這天上午,陽光明媚,張大富帶著幾壇精心釀製的白酒,與張逸一同前往韓府。

他們到達時,正巧遇到鎮西侯韓世忠與韓秉義在討論公事。

兩人正談及吐蕃和西戎的異動,以及鎮西軍急需的軍械交付問題。

張大富和張逸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兩位大人討論完畢。

張逸的目光在韓世忠和韓秉義之間遊移,他注意到韓世忠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而韓秉義則顯得更為從容淡定。

終於,韓世忠和韓秉義的談話告一段落。

張逸趕緊上前,恭敬地向韓秉義和韓世忠問好:“老師,三師兄,你們好。”

韓秉義微笑著點了點頭,韓世忠也對張逸報以和煦的微笑。

隨後韓秉義好奇地問:“張逸,你今天帶你父親來韓府有何貴幹?”

張逸嘿嘿一笑,轉身從張大富手中接過幾壇白酒:“老師,這是我父親新釀的白酒,特意帶來請您品嚐。”

韓秉義是個愛酒之人,聽說有新釀的酒,立刻來了興趣。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罈名為“燒刀子”的酒,倒在茶碗裡,然後喝了一大口。

酒液剛一入口,韓秉義就感覺到一股烈辣直衝喉嚨,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眼睛也瞪得大大的。

不過這種辣並非不適,而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感,讓人精神一振。

“哇,過癮!”韓秉義大呼過癮,他用手扇了扇嘴,試圖緩解那股辣意。

韓世忠見狀,也忍不住嚐了一口,結果同樣被辣得直咳嗽。

但他的眼中卻露出了讚賞的神色:“張大富,這酒真是不錯,辣得有勁!”

張大富見兩位大人喜歡,心中也感到非常高興:“韓廠主,鎮西侯,這酒名為‘燒刀子’,是我用特殊工藝釀製而成。它的口感烈辣,不適合豪飲。”

韓秉義點了點頭,他對張大富的釀酒技藝讚不絕口:“張大富,你的手藝真是了不起,這‘燒刀子’堪稱酒中極品。”

中午四人在韓府的飯廳中圍坐一桌,桌上擺放著幾種張大富釀製的美酒,以及韓府廚師精心準備的佳餚。

他們邊吃邊聊,話題逐漸轉到了最近大宋與吐蕃邊境的局勢。

“金國在北部邊境的威脅日益增加,而吐蕃的西戎蠻子也在蠢蠢欲動,形勢不容樂觀。”韓世忠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

韓秉義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是啊,世忠,我們鎮西軍必須加強防備,以防不測。”

張大富和張逸雖然不是軍事中人,但也能感受到邊境局勢的緊張。

張大富笑著舉起酒杯:“鎮西侯,韓廠主,嚐嚐這玉液酒,它的口感回甘濃厚,與燒刀子的烈辣截然不同。”

韓世忠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即讚歎道:“這玉液酒果然名不虛傳,口感綿柔,回味無窮。”

韓秉義也品嚐了一口,點頭稱讚:“張大富,你的釀酒技藝真是高超,這兩種酒各有特色,都是難得一見的佳品。”

韓世忠本是嗜酒之人對這白酒非常滿意,希望能購買一些帶回軍中享用,於是問道:“張大富,這酒的價錢幾何,產量如何?”

張大富回答:“鎮西侯,目前產量有限,至於價錢,其實沒多少,說實話是拿地瓜燒之類蒸餾而得。”

韓世忠建議:“張大富,你建個酒坊肯定可以暢銷全國,你的酒品質上乘,定能受到歡迎。”

張大富面露難色:“鎮西侯,我現在還是帶罪之身,無法購地辦契。”

韓秉義擺了擺手,說:“無妨,我可以代你在黑石鎮附近的三河村買塊地建酒坊,3年役滿之後交還給你。”

張大富聽後,非常感激:“謝過韓廠主,您真是我的大恩人。”

韓秉義笑著擺了擺手:“張大富,你太客氣了,這塊地和酒坊是老夫送給乖徒兒張逸的禮物。”

張逸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感動地說:“師傅,謝謝您。”

韓世忠也向張大富訂購了100罈美酒,要燒刀子和玉液各50壇,然後給了張大富2千兩銀票。

韓秉義也訂購了50壇,說:“張大富,這20壇酒就當我拿地契和酒坊的換得,我就不給錢了哈哈。”

午飯結束後,張大富和張逸帶著滿意的心情離開了韓府。

他們的心情格外激動,今天的會面不僅解決了酒坊的問題,還為張大富的未來鋪平了道路。

數天後,韓府的錢管家親自帶著張大富和張逸來到了幾里路外三河村。

他們穿過一片沿河的荒地,來到了一個院子前。

院子裡有幾間倉房,顯得有些破舊,但結構穩固。

“張大富,這裡本是我們韓府在這裡的一座糧倉,現在閒置就交給你用作酒坊。”錢管家將一串鑰匙交給張大富,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

張大富接過鑰匙,感激地說:“錢管家,真是太感謝您了。”

管家擺了擺手:“張大富,你為韓府釀製的美酒,我們韓府自然要全力支援你。”

隨後錢管家帶著張大富去村裡介紹認識了錢村長。

錢村長是個熱情的中年人,聽說張大富要在這裡建酒坊,立刻表示會全力協助。

“張老闆,你放心,我們三河村的人都很能幹,你需要多少人手,我都能幫你找到。”錢村長拍著胸脯保證。

張大富對錢村長的承諾感到非常滿意:“錢村長,那我就先謝過您了。”

在錢村長的幫助下,張大富很快就僱到了足夠的人手。

張大富直接找錢村長買到了各種糧食和土酒地瓜燒,準備在這個新的酒坊裡釀製美酒。

“爸,這裡的環境真不錯,有山有水,釀出來的酒一定更加香醇。”張逸站在院子裡,望著周圍的景色,心情愉悅地說。

張大富點了點頭:“逸兒,這裡的確是個釀酒的好地方。我們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釀出最好的酒。”

他們開始對倉房進行改造,張大富親自指導工人搭建從黑石鎮帶來得蒸餾器,準備釀酒所需的各種器具,確保每一個細節都符合要求。

在張大富的嚴格監督下,酒坊的準備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他們開始釀製第一批酒,整個過程中,張大富都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懈怠。

幾天之後,酒坊中逐漸開始飄出了陣陣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