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裡,鎮西侯韓世忠與張大富等人圍坐一桌品嚐著三河玉液酒,酒過三巡,氣氛原本熱烈,但韓世忠開始借酒唉聲嘆氣。

“張老闆,不瞞你說,我近日有一事發愁。”韓世忠放下酒杯,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

張大富見狀,關切地問道:“侯爺,有何難事?不妨直言。”

韓世忠嘆了口氣:“鐵廠製造鐵矛矛頭的產量一直上不去,而且朝廷撥付的弓箭和箭矢也不足數,這前線的戰事吃緊,我怎能不憂心。”

張大富聞言,微微一笑,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自信:“侯爺,這有何難?我們可以用機床來製造矛頭和箭頭,採用流水線法來製造弓身。”

韓世忠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機床?流水線法?這是何物?”

張大富站起身,走回臥室的暗閣中取出一張圖紙,上面畫著他設計的車床草圖。

“侯爺,您請看,這是我想出的車床設計圖。用這車床,我們能夠快速製造出矛頭和箭頭。”

韓世忠接過圖紙,仔細端詳,雖然不甚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他卻能感受到張大富的誠意和決心。

“張老闆,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解了本侯的燃眉之急。”韓世忠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

張大富點了點頭,隨即又道:“侯爺,給我一些時間,我將研造出水力驅動的車床,屆時生產效率將大幅提升。”

當夜,張大富便連夜開始畫詳細零件圖紙,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創新的光芒。

韓秉義見狀,也加入了張大富的研發工作中,兩人開始共同研發、製造水力驅動的車床。

在張家莊的鐵匠作坊內,工匠們在張大富和韓秉義的指導下,開始了車床的製造工作。

他們首先鑄造出車床的底座,然後是齒輪、軸杆等關鍵部件。

每一件部件都經過精心打磨,確保其精確性和耐用性。

隨著部件的逐漸完工,一臺水力驅動的車床開始展現出它的雛形。

張大富親自除錯車床,確保每一個部件都能正常工作。

他還在車床上安裝了一個特製的夾具,用於固定鑄造出的矛頭和箭頭的粗坯。

“侯爺,您看,這車床已經制成,我們可以用它來大量製造矛頭和箭頭了。”張大富對韓世忠說。

韓世忠走上前,親自試用了車床,只見他用力轉動車床的手柄,矛頭在車床上快速旋轉,不一會兒,一個尖銳的矛頭便成形了。

“張老闆,你真是本侯的福星。”韓世忠激動地說,他對張大富的創新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張家莊的木工工坊內,張大富站在一條新搭建的流水線前,鎮西侯韓世忠和韓秉義也在一旁,好奇地觀察著這個新奇的裝置。

“侯爺,秉義師傅,這就是我設計的流水線。”張大富指著流水線,向兩人介紹道。

流水線上,工匠們分工明確,有的站在水力木材切割機旁,負責將木料按鐵模板切割成弓身的粗型;有的坐在打磨臺前,細心地打磨著弓身;還有的在組裝區,熟練地刷膠組裝。

整個流程井然有序,每個工匠都專注於自已的工作,動作迅速而熟練。

與傳統的製作方式相比,流水線上的生產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韓世忠看著流水線上忙碌的工匠們,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張老闆,這流水線法確實高明,效率比傳統的師傅高了不少。”

張大富點了點頭,他解釋道:“流水線法的妙處在於,它將複雜的工藝分解成簡單的步驟,即使普通工人也能在工匠的指導下掌握負責的工序要領。”

“隨著熟練度的提高,他們的效率甚至能超過傳統的工匠,用技術工人替代師徒制的工匠。”

韓秉義也不禁讚歎:“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很快培養出更多的技術工人。”

張大富微笑著點頭,他轉向韓世忠:“侯爺,您看,這位工人負責的是弓身的打磨工作。他只需要掌握打磨的技巧,不需要了解弓身的其他製作環節。”

韓世忠走上前,仔細觀察著那位工人的操作。

只見工人手中的弓身在砂紙上快速滑動,木屑紛飛,不一會兒,弓身便變得光滑平整。

“這流水線法,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韓世忠感慨道。

張大富又指向另一位工人:“侯爺,這位工人負責的是弓身的組裝。他只需要將打磨好的幾件弓身組裝,再刷上特製的膠水貼合,就能完成弓身的製作。”

韓世忠看著那位工人熟練地將零件檢查一遍,然後均勻地塗上膠水組裝好上,他的眼中露出了讚賞:“張老闆,你這流水線法,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簡化了工藝,讓生產變得更加簡單。”

張大富笑了笑:“侯爺,這只是開始。我相信,隨著流水線法的推廣,我們的生產效率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半個月後,隨著最後一臺水力車床的安裝完成,張家莊的車床加工車間和弓箭流水線車間正式建成。

張大富站在車間內,目光掃過那些鋥亮的一座座車床,心中湧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大富,這車間真是壯觀啊!”韓秉義走進車間,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禁讚歎道。

張大富轉過身,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韓前輩,這都多虧了您的支援和工匠們的辛勤工作。”

韓秉義之前跟張大富聊過,喊大人顯得生份,既然都熱愛機械一道,就喊喊前輩吧

韓秉義走到一臺車床前,仔細觀察著工匠們的操作。

“這車床的效率真是高,比以前我們手工打磨快了不知多少倍。”韓秉義感慨道。

張大富笑著解釋:“是的,水力車床利用自然之力,既能節省人力,又能提高精度,是我們張家莊技術創新的一大步。”

眾人又來到流水線木工車間,此時流水線上的工人們也在忙碌著。

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弓身的粗加工,有的負責精細打磨,還有的負責最後的組裝。

一張張弓身在他們手中逐漸成形,有專門負責搬運的工人,將一張張弓從組裝工人的手上接過,送去院子裡晾曬,整個流程有條不紊。

韓世忠也來到了車間,看著流水線上的工匠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張老闆,你這流水線法真是妙極了。”

張大富謙虛地回應:“侯爺過獎了,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支援前線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