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寨的滅亡在石城引起了軒然大波,而三大布商馬德財、趙三和周富貴在得知這一訊息後,更是震驚不已。

他們聚集在馬德財的布店後堂,面色凝重。

“這張大富真是手段通天,連黑風寨都能滅掉。”馬德財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趙三皺著眉頭,憂慮地說:“這樣下去,我們的計劃遲早要泡湯。”

周富貴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不能讓張大富再這麼囂張下去了,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三人商議了許久,最終決定採取一種更為隱蔽的手段——控制棉花市場。

他們開始大量收購石城附近所有村子的棉花,將一匹布所用棉花的價格抬到了150文,這一舉動無疑增加了張大富的生產成本,甚至斷了棉花的供應。

張大富很快就得知了這一情況,他坐在書房中,面前擺著一張石城周邊的地圖,眉頭緊鎖。

“這三大布商真是無孔不入,竟然想出了這種辦法。”張大富嘆了口氣,但眼中並無慌亂。

李翠蘭在一旁安慰道:“大富,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會有辦法的。”

張大富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在地圖上游移,最終定格在了三河村的位置。

“翠蘭,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三河村碼頭嗎?”張大富突然問道。

張大富帶著張逸和一隊護衛,踏上了前往石城的路途。

他們的目的是拜訪鎮西侯韓世忠,希望藉助他的力量解決棉花斷供的危機。

然而到達石城後,他們才得知韓世忠已經前往利州前線,暫時不在城中。

張大富並不氣餒,他向韓府的管家說明了來意。

“棉花斷供之事,確實令人頭疼。”

韓府的管家思索片刻,然後說道,“張老闆,我建議您去找醉仙居的掌櫃錢有財,他在這方面的門路很廣。”

張大富聽從了管家的建議,帶著張逸來到了醉仙居。

在醉仙居的雅間內,張大富與錢有財相對而坐,桌上擺滿了精緻的菜餚。

“錢掌櫃,實不相瞞,我們張家莊的紡織廠正面臨著棉花供應的問題。”張大富直接說明了來意。

錢有財捻著鬍鬚,沉思了一會兒,然後開口:“張老闆,我和韓世忠侯爺的夫人錢氏,都是出身江南富商錢家。按我們的關係,讓錢家賣點棉花給你們,倒不是難事。”

張大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那真是太好了,錢掌櫃,您能幫忙牽線搭橋嗎?”

錢有財點了點頭,但又話鋒一轉:“不過,張老闆,錢家也做布匹生意,如果你們在江南也賣800文一匹的布,那就會干擾那邊的市場,這恐怕就不好辦了。”

張大富心中一沉,他知道錢有財說的是實情。

他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錢掌櫃,我理解您的難處。我希望能與錢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錢有財眼睛一亮:“哦?張老闆有何高見?”

張大富微微一笑:“我想請錢家的話事人來張家莊,我們坐下來詳談具體的合作事宜,你就說我有辦法讓布匹的生產成本下降一節,大家一起吃下這大宋的布匹生意。”

錢有財聽後眼睛一亮,點了點頭:“這個提議聽起來不錯,我可以幫你聯絡錢家的話事人,安排一次會面。”

張大富站起身,向錢有財拱手道謝:“錢掌櫃,大恩不言謝,您的幫助張某銘記在心。”

錢有財也站起身,回禮道:“張老闆客氣了,生意上的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數天後,醉仙居的一間幽靜雅室內,張大富與錢氏二公子錢逸塵相對而坐,兩人面前的桌上擺放著精緻的茶點,但氣氛卻略顯緊張。

張大富首先打破了沉默:“錢二公子,我們張家莊紡織園生產的布,一匹成本才400文。大宋大部分佈商從農民手中收布至少也要500文。我希望能按450文一匹的價格長期向錢家供貨,錢家可以降價薄利多銷,吃下大宋更多的布匹份額。”

錢逸塵年輕英俊,一雙眼睛透露著商人的精明。他輕輕放下茶杯,微笑著說:“張老闆,您的提議很有吸引力。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親自去您的莊子看看。”

張大富點頭同意,隨即帶領錢逸塵來到了張家莊。

在莊子裡,錢逸塵看到了正在運轉的水力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

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儘管機器的關鍵部位都被巧妙地隱藏在木板外殼中,但他還是很快就根據女工們的織布速度在心中估算出了成本。

“張老闆,據我觀察,這成本應該在300文左右。”錢逸塵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玩味與驚喜。

張大富心中一驚,沒想到錢逸塵僅憑几眼就估算出了成本。

張大富無奈地笑了笑:“錢二公子好眼力,但我也要賺一點,350文吧。”

之後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

【按350文一匹的價格長期供貨錢家。錢家保障棉花的供應充足,且不高於100文一匹布的棉花成本。此外,錢家只售賣江浙四路,京城以後的市場將由雙方合資開店,利潤五五分成。】

張大富問:“錢二公子,您準備在市場賣多少一匹?”

錢逸塵哈哈一笑,回答道:“你們不是在石城賣800文一匹嗎?我也準備這麼賣。”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

錢逸塵的目光在張家莊的紡織機上流連,他的心思顯然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布匹交易。

他再次向張大富提出一個問題:“張老闆,您這紡紗機和織布機賣不賣?”

張大富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錢二公子,這機器是我們張家莊的寶貝,不賣的。”

錢逸塵微微一笑,他心中快速計算著。

“這一套機器,織一匹布能省16個工,按一個工20文算,也能省下320文左右。如果按100天回本計算,那可就是30兩銀子的純利潤。”

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對張大富說:“張老闆,我願意出50兩銀子買一套機器,您看如何?”

張大富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反應,但心中卻是竊喜。

他知道這機器的製造成本遠不用這個數,但他也清楚,一旦賣出,可能就是一錘子買賣,而且這機器仿製起來並不難。

“錢二公子,要賣就賣五千套起售,要先付一半定金,且半年後陸續交貨。”張大富緩緩說道,“而且三年內錢家的布匹銷售範圍還是限定在江浙四路和京城。”

錢逸塵沒想到張大富會提出這樣的條件,但他很快便明白了張大富的用意。

他點了點頭,滿口答應:“好,就依張老闆所說。有了這機器,300文一匹的成本,足以將江浙所有的布商殺個片甲不留。”

張大富站起身哈哈大笑道:“錢二公子,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