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珠回到單位,就盤算玉謙開店的事情。她想,在車站、醫院、學校這幾個地方都可以開店。她原來做的是童裝生意,所以,她還是喜歡在學校旁邊開店。

開什麼啥店呢?她想,還是文具店比較適合玉謙幹。

因此,上班之餘,她便到街上,在學校附近,找空閒的門店,或轉讓的門店。

一天,正當李玉珠在街上徘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快步追上去。一看,是原來的同行白英麗,白英麗感慨地說:“玉珠姐,聽說你上班了,多讓人羨慕,再不怕風吹日曬了。”

李玉珠笑著說:“但掙得錢少了。我覺得各有利弊。你今天沒趕集?”

“我弟也要上班,他把店要轉讓出去。我去看看。”

“在哪裡?多大的店面?現在轉讓出去了沒有?”李玉珠急忙問。

“在城關小學旁邊,有十幾平。你不開店吧?!”

“實話告訴你,我就是給我弟找門店的。”

“找到了嗎?”

“還沒有”

“那我問問我弟,要是沒轉的話,就給你。”

“那太好了,太謝謝你了。”

李玉珠和白英麗拉著話,一塊來到白英麗弟弟白英敏的店裡,有人正在向外搬貨。

白英麗急忙問弟弟“店盤出去了?!”

“沒有,我夥計要我的貨。剩下個空店也好處理。”

“英敏,我的朋友想要個店面,你看,你能不能給?”

“姐,行,給誰都是給。那就先給你朋友吧。”

“房租多錢?”

“周圍的房價都是一年六千,我的也一樣。”白英敏笑著說。

李玉珠跑了兩週多的時間,根據她瞭解到的行情,也是這個價。

“六就六千。我們能不能一個月交一次房租?”

“人家都是半年交一次,還沒有一個月交一次的。”李玉珠有點不好意思。

“哦,那你的貨為啥不和房子一起轉讓呢?”

“我的貨,進貨渠道不一樣。”

“英敏兄弟,能不能給我說一說,你的貨是從哪裡進的?”

白英敏面露難色,一想是姐姐的朋友,再就是,他也不做生意了,說說也無妨,於是說:“姐,你是我姐的朋友,我就給你說實話,我是從山西侯馬親次進的貨,比其他人的便宜好多。”

“哦,這樣好,中間的利潤肯定多。生意做得這麼好,為啥要上班?”

“上班,臉上肯定有光彩吧,另外我是去工商局上班的。”

“哦,我明白了,工商局可是個好單位呀!”白英敏笑著,不說話。

“英敏兄弟,你能不能給我把貨架子留下?”

“行吧,我便宜給你,給別人的話,至少一千五百元,你給一千吧。”

“謝謝兄弟!我媽和我弟還要在這裡住,你這個單人床,我就不要了,我想要個架子床。”

“姐,行。南大街的李家巷裡,有家賣舊傢俱的。姐,你去看看,那裡的傢俱非常便宜,有的還不錯。說不定還能淘幾件實用的東西。”

“謝謝兄弟了!你的神通真廣大!”李玉珠把店裡面再環視了一遍,說:“兄弟,我給你一百元的定錢,你看,還要辦啥手續,還有啥要注意的地方,把經驗給我說一說,以免我走彎路。將來,你到工商局上班,多關照關照姐,姐決不虧待你的!”

“姐,看你說的,沒問題。明天,我的店就騰出來了。明天下午,你來交接一下吧。”李玉珠謝過白英麗姐弟倆,就回單位了。

李玉珠走在回單位的路上,特別高興,跑了將近兩週的時間,都沒辦成。今天,碰見白英麗一下子把問題解決了。真是,驚喜來的太突然了,叫人都不敢相信了。

第二天下午,李玉珠來到白英敏的店裡,一切都收拾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就等著交接手續了。

白英敏把《食品許可證》和《營業證》都交給了李玉珠,說:“這兩個證件要一年審一次,這個很重要,必須記住。”

“房租我也帶來了,你的房租交到啥時候?”

“姐,房租我交到年底了,電費是一個月交一次,月底交。今天早上,我正好碰見房東,給房東說了,你是我姐,讓她關照你。年底,你再給她交下一年房租。房東就住在上面的2單元201室,姓謝。”

“好,謝謝兄弟!我把房租給你,你數一下。”李玉珠把錢遞過去。

“姐,我給你打個收條。這是房門上的鑰匙,你試一下。”白英敏打收條,李玉珠試鑰匙。

李玉珠和白英敏都感覺很滿意,握手告別。

這個店,就成了李玉珠家的店了,她心裡踏實了許多。她想,再過兩天,就是星期天了。她先要把這件事跟堂叔說一下;再買個架子床,鋪上被褥就能睡了;叫媽媽把家裡安排一下,就可以進貨了。

李玉珠給堂叔說了這事,堂叔感慨地說:“玉珠,你想得很周到!你這個老大也當得很好!還要幫啥忙,你就開口。”堂叔覺得李玉珠也替他完成了堂哥之託,他也省心了。

李玉珠得到堂叔的表揚,心裡非常高興。

下班後,李玉珠來到舊傢俱店,選了一個架子床,買下後,還挑了一個很滿意的碗櫃。找了個三輪車拉倒商店。隨後,在街上買一個案板、一把菜刀。她想,這就能住宿、做飯了。

星期天,李玉珠興奮地回到孃家,欣喜地分享了她租店面的整個過程,一家人都沉浸在歡樂中。

二丫最後說,“姐,你把開店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隨你到城裡看一下店面,下次回來,就知道地方了。你把這兩千元先拿上,後面需要的話,我再給些。媽,姐,明天,我就去蘇州了。”

李玉珠不捨地望著妹妹說:“二丫,你跟咱媽說好了?”

二丫也很不捨對姐姐說,“姐,我給咱媽說好了。”

李玉珠媽媽眼圈紅紅的,也表現出很不捨的樣子,看著李玉珠說:“我們說好了,就讓二丫走吧,二丫那裡還有事哩。”李玉珠媽媽強忍著心裡的難過,接著說,“這星期裡,我把家裡的事安排一下,到了星期五,我和玉謙就去城裡。星期天,你也閒著,我們就能進貨了。”

李玉珠想,媽媽安排地很周到,就按媽媽說的辦。

這一週裡,李玉珠下班後,見文具店就進了,看看貨,問問價。遇到有人買東西,也跟著瞅瞅,看到有的東西,小朋友特別喜歡,就跟著小朋友問,為啥小朋友都喜歡買這個東西?這東西哪裡好?怎樣用?等等。

星期天,李玉珠和玉謙、媽媽一起來到文具批發店,這裡李玉珠來過多次了,李玉珠和批發店的老闆也熟了,老闆給她介紹什麼東西賣地快,什麼東西學生喜歡。哪個東西耐用,哪個東西新奇。

半天時間,李玉珠把貨基本上進全了。

回家擺貨時,她把熱賣的貨,新奇的貨,擺在位置顯眼的地方,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其他的貨也就是配貨,放在不太顯眼的地方,就捎著買了。

貨擺好後,李玉珠給媽媽和弟弟說:“有人要的貨,咱家沒有,你就記在本子上,順便問一下價錢,以便我們進貨時有準備。”

一切收拾停當,吃飯時,李玉珠媽媽問:“玉兒,這些貨,總共能花了多少錢?”

李玉珠想,我不能給媽媽和玉謙說,我已經花了兩萬多元,他們知道了,會有壓力的。尤其是弟弟,有了壓力,就抑鬱,身體剛好了,再犯了病,就麻煩了。

所以,李玉珠把思慮了好久的話說了出來:“媽,你就別問了,剛開始,你和玉謙就算是給我打工,我給你們發工資。我一個月的工資不到二百元。我給你們兩人五百元。媽、玉謙你們看行不行?”

李玉珠媽媽一聽五百元,高興地說:“行、行、行。”

玉謙聽了姐姐說五百元,眼睛也亮了,放著光,隨即說:“姐,那你要給我二百元,我不要咱媽給我管。”

“行,玉謙,我給咱媽三百元,給你二百元,你可要保管好了,給你攢起來,千萬不要亂花錢哦!”

“好,姐,聽你的。”李玉謙爽快地回答著。

正吃著飯,有人來買貨,李玉珠馬上去招呼來人。

“咦,店主人換了。”來人詫異地說。

李玉珠想,看來是個常客,便笑著說:“原來的主人是我弟弟,你要啥?熟人給你算便宜。”

“給我那隻鋼筆。”客人指著鋼筆說。

“來,你選。”李玉珠把鋼筆盒拿到櫃檯上。

“多錢?”

“兩元。”

“原來的老闆一塊八就能買下。”

“是這種筆嗎?”李玉珠試探地問。

“就是。”來人肯定地回答。

“那你就給一塊八吧。”

買鋼筆的人興高采烈地走了。

“姐,明明要買兩塊錢的鋼筆,你為啥只買了一塊八。”

“玉謙,我給你說,她是這個店的老顧客,可能原來的店主就賣的便宜,我們要把原來店主的客戶都穩定下來,你少賺兩毛錢,筆就賣得快了,多進幾次貨,週轉就快些,薄利多銷,也把錢賺了。”

玉謙好像聽懂了。媽媽聽明白了,說:“玉謙,跟你姐學著點。”

李玉珠笑著說:“慢慢來,經商裡面的學問多得很。”

兩個月下來,商店每個月的淨利潤,大概在七百元左右。李玉珠給媽媽和玉謙每人獎勵了五十元,母子兩人更高興了,更有心勁了。

李玉珠家的王菲,中午飯和下午飯都在外婆這裡吃。李玉珠也省心多了。

有一天,工商局的人穿著便衣來店裡檢查,發現有一包麵包,剛好過期了一天,於是開出了五百元的罰單。

玉謙一看罰單,臉上的情緒馬上不對了,李玉珠媽媽心裡也非常難受。但看到兒子情緒的變化,害怕兒子的病犯了,趕快走到工商管理人員的跟前說:“是我們不對,我們認罰。”雙手合著就像雞叨米一樣。

“那你們交錢吧。”工商管理員沒有表情地說。

“好、好,但我們的現錢不夠,我給我女兒打電話要錢。”李玉珠剛給商店裝上座機,這就用上了。

李玉珠媽媽撥通了電話,話筒裡傳來了男子的聲音,“喂,你找誰?”

“找李玉珠。”

“你是誰?”

“我是她媽。”

“嫂子,有啥事?”水利局局長李明剛放下電話,李玉珠媽媽的電話就打進來了,一聽是找李玉珠的,李明局長馬上警覺起來。

李玉珠媽媽也聽出是堂弟的聲音,帶著哭腔說:“明啊,工商局要罰五百元,因為麵包過期了一天。”

“嫂子,你先別急,我去問問。”

李明局長放下電話,急忙給工商局打電話,他的同學楊明超是局長,李明說明了情況。

楊明超局長說:“把你嫂子電話給我,我問一下我們的人。”

李明把嫂子的電話給了楊明超。

一會兒,電話來了,楊明超說:“夥計,這事我給你處理了。以後,可再不能出現這樣的事了,現在查得嚴得很。”

“對,決不能,決不能!我嫂子也是才做生意,不懂!改天請你,謝謝了!”

其實,李明也去嫂子的店裡看了看。看見嫂子和侄兒很高興,也替他們高興,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事。

李玉珠堂叔李明給李玉珠說了這件事,讓她下班後,去看一看。

李玉珠知道後,慚愧得很,覺得自已沒給媽媽和玉謙強調食品安全的事情,是自已的疏忽。害得堂叔找人說話,覺得很對不起堂叔。

李玉珠見了媽媽後,問明瞭情況,玉謙說:“這事都怪咱媽,我說過期了,媽媽不讓扔,說扔了,怪可惜的。”

“媽,下次絕對不能這樣了!一個麵包五毛錢,四個才兩塊錢。就要罰你五百元,你看划得來划不來。叫我叔為這件事,找人說話,丟了我叔的面子,太不值得了。”

“玉珠,我聽你的。以後,我絕對再不賣過期的食品了!”李玉珠媽媽汲取了這次的教訓。

三年以後,李玉謙知道了李玉珠當初開店的投資,給了姐姐一萬元,再打了一萬元的欠條。把店鋪盤了下來,才真正地當上了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