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者名字,其實有一個字是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很簡單,也非常普通,我在此書中就化名“李小二”吧,畢竟我在弟兄三個裡,排行老二。

我出生在1989年,現在也三十五歲了,我小時候住的還是自家燒製而成的那種“大藍磚”蓋成的一個簡陋的二層小房。

房門子也是那種一拉就“吱—吱—”響的實木,我們一家七口人住在一個小街道里,配房是我爺爺奶奶住的,他們住的還是土坯房。

就是那種黃土與麥秸混成的土,然後用模具扣成的大土磚,用手輕輕一抹,泥土就往下落,所以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報紙與塑膠布釘著,非常有年代的感覺。

我爺爺就是《五更》裡李運城的原型。

那時候,“電”這玩意兒還不經常有,家裡有一臺十寸的黑白電視機,後面是紅色的外殼,我記得有電的時候,我們還在圍著看《西遊記》,停電後,就出去瘋跑,與發小們在大街上亂跑做遊戲。

我七歲那年摔傷了腿,所以被禁足家中,無聊的我,沒電視看的時候,沒有小夥伴陪著玩,一天天悶悶不樂,就一個人躺著發呆。

我爺爺看著是十分心疼,就將我抱起,給我講起了他年輕時的詭異故事,為我打發起了無聊的時間。

順便說一聲《五更》這本書已經連載了兩個多月了,已經編輯了二十二萬字。

我覺得時間還挺充足,忽然有感而發,再寫一本自已所見所聞之事,也是作為《五更》的分篇吧,這本書本來想叫《小二說鬼事》,後來覺得還是與五更貼切一點,就取名《三更說鬼》吧。

各位讀者大大,可以認為是虛構的故事,也可以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事蹟,但是千萬莫要對號入座,我是一個普通人。

我寫《五更》的時候,一個讀者給了我差評,說我寫的讓他看了比較氣憤,神明都在保佑壞人,冤死的鬼魂居然無法報仇,他看著是十分的不爽。

我很尊重他的觀點,但我記得我爺爺講的就是這樣的,沒辦法,但我還是很尊重讀者,我向他道了歉,說一定會改正,希望以後提更多的建議。

他接著又回覆我說,你態度良好,給你加一星,然後說出了他的觀點。

他說我們普通老百姓,就是下班後,想看一本非常爽的書,但是你的書卻神明不神明,做鬼也那麼憋屈,那些壞人都做了人神共憤之事,為何不讓神明或者冤死鬼去報仇。

我聽取了意見,積極改正了一下,他說好吧,看你表現了。

但是我也想說一聲。

現在的作者多到什麼程度,一搬磚能拍死十幾個,一個月能有五十元的收益也就不錯了,我們甚至下班後還要抽三個小時來更新4000字,一個月到頭來,收益也剛夠買幾包煙抽抽的,其實也都是一些老百姓,畢竟作者與作家還是天壤之別的。

作者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好成績的,一萬本書,有一本能火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我之因為寫書,就是一個縹緲無期的夢想而已,所幸我的妻子還是非常支援我的。

我希望讀者們不用將作者看的太神聖,其實我們都是朝不保夕的為自已的書而努力。

不進作者群不知道,進去了之後,才發現,大家的書都是撲街撲到了崩潰。

我們也羨慕過那些火起來的書,可是也就只能羨慕而已。

再加一句哦,這本書可能會更得慢些,畢竟《五更》還要繼續更新的,《三更說鬼》我也會用心去經營,但就怕有一天突然忙起來,就有些抓不住時間了,請讀者大大們,多多理解。

嗐,我先嘲笑自已一下,還不知道有沒有人看《三更說鬼》,就先說了一大堆,真是抱歉了。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開始進入《三更說鬼》的世界裡吧,如果哪個讀者大大喜歡看,千萬不用打賞,只點個好評或者差評就行,小二都會虛心接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