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

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

正在進行的是國際奧委會第八十九次全體會議。

會場裡除了約90名國際奧委會委員之外,還有更多的不同身份的列席人員。

此次會議的議題就是確定1988年奧運會的主辦國家。

季宇寧坐在會場的主席臺上,他正在做最後陳述發言的第二段。

這次代表華夏京城在此次會議上做申辦奧運的最終陳述的,有何老爺子和他兩個人。他們兩個人都將用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語言法語進行陳述發言。

何老爺子先行發言,他的時間是30分鐘。他主要是代表官方進行承諾。

之後發言的就是季宇寧,他的發言時間是25分鐘。他的發言更多的是渲染和烘托氣氛。

其中有一段近10分鐘的宣傳片,介紹京城和申辦的情況。

當主席臺上的大螢幕播出那首大氣磅礴的帶有濃重的華夏風的申奧歌曲——永遠的朋友(foreverfriends)時,全場的人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又是季宇寧的一個新的創舉,之前的申辦城市最後陳述可是沒有這麼多花樣,更沒有什麼所謂的申奧歌曲這個概念。

這次申奧,即便作為唯一的申辦城市,獲得主辦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華夏京城的申奧團隊仍然準備的非常認真細緻。

用季宇寧的話來講,那就是整個京城奧運會的申辦過程,都要不留遺憾。

華夏,京城時間,12月19日晚。

這天是除夕。

華夏電視臺大演播室正在直播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

22:40,此時正在臺上表演的節目是楊萌萌小朋友領唱的歌曲七子之歌。

這首歌的歌詞正是70年前著名的詩人聞一多寫的組詩七子之歌中的第一首濠鏡。

前世這首歌的誕生,是在1999年。華夏電視臺在濠鏡正式迴歸的時候,要拍一個系列片濠鏡歲月。

系列片的主題曲就是使用七子之歌的這首詩進行譜曲。

當時的演唱者是找的濠鏡的一個8歲的小女孩。

而此時在臺上演唱的楊萌萌,現在還不滿8歲。

楊萌萌的童音,感染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所有華夏人。

此前季宇寧為這首詩譜曲,也獲得了內地許多高層的稱讚。

用很多老爺子們的話說,就是季宇寧這個小傢伙的覺悟真高。比起宣傳口的很多人都要更主動,而且更有前瞻性。

現在香江已經塵埃落定,那接下來肯定就是濠鏡了。

所以這首歌是非常及時的。

這首歌唱完。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華夏電視臺的趙老師登上舞臺。

“當地時間15:30結束的國際奧委會第八十九次全體會議中,國際奧委會作出決定,批准了華夏京城申辦1988年奧運會的請求。

華夏京城獲得了198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趙老師的話,迎來了全場的掌聲雷動。

這個訊息也透過電視熒屏瞬間就傳遍了整個華夏。

在除夕之夜,又傳來這個喜訊,可算是喜上加喜。

整個春節期間,華夏京城獲得198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成為所有華人的拜年的話題。

2月20日,圓滿完成了申奧任務的京城奧運申辦委員會的成員登機返京。

不過季宇寧卻要繼續留在洛桑。

他將和國際奧委會商討已經制定完成的那個計劃的合作。

計劃,theolypicpartnershipprogra,即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計劃。這個計劃也叫奧林匹克頂級計劃。

從70年代以來,出售奧運會電視轉播權已經成為國際奧委會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最高的時候達到總收入的95%。在奧運會電視轉播權銷售的全部收入中,有83%來自北美的電視網。

為了改變經濟上過分依賴電視轉播權銷售的狀況,使贊助商的贊助成為同樣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國際奧委會一直在研究完善這個計劃。

計劃把國際奧委會、奧運會組委會和各國奧委會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招標單位,由國際奧委會在世界範圍內選擇各行業最聞名、最頂級的大公司作為其正式贊助商。

計劃一般四年一簽,每四年為一期,也可以提前續約下一期。一旦協議簽訂,各國奧委會就不能同那些與計劃中贊助商的產品有衝突的廠商簽約。

通常在每四年為一期的計劃中,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組委會大約可以分到計劃總收入的50%以及其他各種產品、技術和服務,各國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分到的份額分別為40%和10%。

國際奧委會ioc對入選企業實行嚴格的精英主義。每期的贊助商總數控制在10~12名之間。

該計劃作為奧運會的重要贏利模式,在遴選企業合作伙伴時十分挑剔並設定排他原則,國際奧委會在同一行業中只能挑選一家企業。

成為計劃的合作伙伴必須滿足如下條件,即入選企業及其產品具有高尚品質和良好形象,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另外能夠協助推行奧林匹克營銷計劃,保證奧運會的順利進行。

奧運計劃就像一場充滿無窮誘惑的超級遊戲,要加入這場超級遊戲,贊助企業不但需要有錢,還必須具備優秀的產品品質,卓越的服務能力和相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季宇寧記得,前世這個高高的門檻,使得華夏企業一直普遍不敢問津奧運計劃。

自這場遊戲開展20年來,不乏真正的遊戲贏家,如全世界知名的企業可口可樂、三星、柯達等。

當然也有不少失意者,他們在這場遊戲中投入大量的金錢與精力,結果卻未能如願,得不償失。還有一些玩家,可能取得過階段性的勝利,卻未能將遊戲繼續下去,最終半途而廢。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遊戲中,不斷有人加入進來,也不斷有人悄然引退。

自四年一期的計劃實施以來,到季雨林穿越的時候為止,一共有24家頂級企業參與這場超級遊戲。

不少企業自參與一直堅持下來,期間也有ib、博士倫、施樂、ups等13家企業合約期滿後離開,快餐巨頭麥當勞則在一度打算退出後繼續前行。

這種進進出出本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有句話所說的,“有的人走了,有的人還要來”,由於計劃的名額限制,一些企業的退出等於給了其他期待參與者一個機會,也使得計劃能經常保持新鮮血液。

季宇寧旗下的企業,他預計有4~6家企業,可以達到這個計劃的要求,要參與到這個計劃中。

同時他不僅要參與成為奧林匹克計劃的合作伙伴,而且他也要在一開始就成為這個計劃的代理商。

前世國際奧委會在1985年初制定完成了這個計劃後,於同年的3月28日,和瑞士國際體育文化與娛樂營銷公司isl簽訂協議,委託該公司代理執行。

5月份這家公司開始簽訂並執行第一個贊助商協議。

從1985年開始,每四年為一個週期。但isl公司僅僅執行了三個週期。從第四期,也就是1997—2000這個週期,開始改由麥利第安管理公司承辦。

isl也於2001年由瑞士法院宣佈破產。

isl同時也是國際足聯的合作商。他的創始人是阿迪達斯的創始人,阿道夫阿迪戴斯樂的小兒子。

前世這兩大國際組織的無數黑幕,也都和這家公司有關。所以這家公司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長不了。

去年在洛杉磯奧運會期間,季宇寧私下和薩馬蘭先生探討這個合作商計劃的時候,他指著一個黑白相間的足球,對薩馬蘭主席說:“黑和白這兩個顏色就構成了阿迪做生意的態度和方式。也許對於阿維蘭先生來講,這就是足球,這就是國際足聯。”

當時,那位來自巴塞羅那的老人瞬間就秒懂了他話中的意思。

此時比國際奧委會提前了10年進行商業化改革的國際足聯已經出現了許多問題。

所以最終國際奧委會並沒有選擇阿迪背景的瑞士isl公司,作為計劃的代理商。

而是選擇了季宇寧推出的代理公司。

季宇寧推出的代理公司,就是在瑞士註冊的鳳凰體育和娛樂公司(funghangsportsaertai,fhse)。

季宇寧使用funghang這兩個詞作為公司商號的,還有他目前在北美的鳳凰經紀公司funghangagency,fha。fha也是現在好萊塢最大的經紀公司。

funghang是鳳凰中文的音譯,即便這個詞有些歐洲的詞典有收入,但也和phoenix無關。

兩者的關聯就是譯成中文,都是鳳凰兩個字。

這家公司表面上跟季宇寧也無關,它的創始人是關芝琳,就是目前瑞士最大的奢侈品集團,也可能是歐洲最大的奢侈品集團的女掌舵人。

雖然像薩馬蘭這樣層次的人,知道這家公司的真實背景。但至少比isl這樣的,創始人是阿迪創始人小兒子這樣的公司,可能要少人詬病的多。

因為兒子的公司是代理人,而父親的公司卻是代理的贊助協議中的贊助一方。

2月22日,國際奧委會在洛桑與fhse簽訂正式代理協議。

fhse成為國際奧委會計劃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