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中的人們無從知曉,此刻在大明帝國遼闊的疆域內,從遙遠的北冰洋沿岸到南部的馬六甲海峽,從西部的巍峨崑崙山巔到東部的琉球群島,一望無際的雲潮突如其來,如同遮天蔽日的巨幕,將陽光徹底掩蓋。

人們還未從五嶽四湖驚天動地的變化中回過神來,就被這天空中的無邊雲海所震撼。儘管心中充滿憂慮,但回想建文祖所引發的一系列天變,人們還是焦急地等待著,想看看這無垠的雲海中是否還隱藏著其他的異變。

不久,風雲突變。雲層未經雷聲和閃電的序曲,便化作無數雨滴,一顆顆地灑落人間。

當雨滴觸及他們身軀的瞬間,大明子民驚喜地發現,那些原本的創傷與疾病,在這雨滴的撫慰下,竟不治而愈。連他們吸入的空氣,也變得如同深山幽谷中的清新。難道這就是建文祖所預言的靈氣?

在大明皇宮的深處,張皇后、朱皇后的嫂子、天皇后等後宮佳麗,都被一群宮廷侍女和太監環繞在開闊的後花園中,沐浴在從天而降的甘露之中。

“這難道就是靈氣?感覺如此清新宜人。啊,我昨天還有些微恙,經此雨浴,便徹底痊癒了!”周皇后興奮地伸出手掌,去接那些飄落的雨珠,張皇后也愉快地仰望蒼穹,看著雨滴逐漸凝聚成簾,宛如天空撒落的串串珍珠。她忍不住伸出雙手,接住那些珍貴的雨水,輕柔地送至唇邊,品味著這來自天意的恩賜。

細雨如絲縷般縷縷垂落,它們帶著一種令人陶醉的甘甜,緩緩地滑過舌尖,而後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看到這一幕,張皇后欣喜若狂,她的歡叫聲在靜謐的空氣中迴盪。

周皇后和其他人也迅速地效仿張皇后的行為,將這來自天空的恩賜送往唇邊。這雨水帶來的舒適感讓她們忘卻了平日的端莊,她們在雨中歡快地跳躍,盡情地享受著這上天的恩惠。

在皇宮的每個角落,太監與宮女們也紛紛奔向空曠的地方,爭相接收這來自天空的禮物。在大明帝國,無論是平民還是士兵,都體驗到了雨水帶來的神奇效果,他們紛紛走出家門和營房,用手接捧這清甜的雨水,或是直接飲用。

一些機敏的人迅速拿出了桶、碗和壺,站在雨中直接承接這珍貴的液體。然而,他們的臉上很快露出了失望的神色。那些只是簡單地用手接雨水或直接飲用的民眾,他們的身體很快感受到了雨水帶來的巨大益處。但那些用工具承接雨水的人,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雨水滴入工具,然後迅速地消失。

在這片被雨水充分滋潤的大明土地上,山川河流都沉浸在一片清新之中。樹木變得更加翠綠,花朵和草叢也更加生機勃勃,它們在雨水的滋養下迅速地生長。連動物們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生命的活力,它們變得更加靈動有神。

這快速的生長不僅體現在植物上,連動物們也似乎獲得了新的生機。

知名的黃山與廬山,在細雨的輕撫與滋養下,展現出了更加迷人的風采,山間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靈動氣息。在這樣的景色中,朱允炆成功啟用了陣法,他目睹了一切執行如常,便引導著崇禎皇帝及其他人穿越正在消散的雲霧,平穩地降落在了首都。直到此刻,崇禎皇帝及其隨從才意識到他們險些與靈雨的淨化失之交臂。

抵達首都後,朱允炆沒有片刻停留,他帶著朱微池公主與門下弟子們直接返回了太極殿。此時,九名弟子已被妥善安排,分別前往五嶽五行陣和四象陣的九個關鍵節點進行守護。而剩下三名弟子,尚未被指派任務。

朱允炆沉思良久,考慮到長江與黃河的兩個關鍵節點已有弟子守護,他決定剩下的三名弟子將前往其他地區。

鑑於朱允炆已經允許弟子們創立自已的宗派,顯然,剩下的三名弟子也應該被派遣到那些充滿靈氣的地方,去建立新的宗派,佔領靈土,以此來守護大明江山。

隨即,朱允炆運用神識仔細掃描了大明國土,他發現除了那十一處靈氣充沛的聖地,還有不少地方同樣適合修煉,例如南海的一片區域和千島群島,這些地方都極適合朱微池公主的仙宮和劉福的南海龍宮。

最後,還有四個位置以待弟子們去填充,其中一個位置特意設在了帝國首都附近,另外三個位置則分別位於崑崙山、四川和蒙古的陰山。

這個決策並不難。朱允炆立刻指示剩下的三位皇室後代各自創立他們的宗派。一位前往陰山,在那裡建立了陰山宮,並建立了陰山派;另一位前往四川,建立了四川山宮,並建立了四川山派;最後一位前往崑崙山,建立了崑崙宮,並建立了崑崙派。

加上朱微池公主的仙宮和劉福的南海龍宮,朱允炆的十四位弟子都在大明境內建立了他們的宗派,開創了修煉的道路。

這時,在大明境內,靈雨已經下了一個小時後才終於重新化為靈氣,遍佈全國。靈氣最集中的地方無疑是那突然出現的五座巍峨的山峰,以及那四個廣闊的湖泊和帝國首都。

作為廣闊聚靈陣法的焦點,原本被稱為大明東南西北中五嶽的五大名山,現在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大明,不,整個地球和整個世界上最高的五座山。每座山都超過10,000米高,有的雄偉壯觀,有的險峻崎嶇,有的獨特美麗,引來無盡的讚美。

然而,這些五座山已經被佔據,山頂上已經建起了廟宇,使得外人無法再攀登。作為陣法焦點的四個湖泊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它們的面積不僅擴大了,而且整個湖面都被濃密的靈氣霧氣所籠罩,對普通人來說太危險了,無法進入。

最大的洞庭湖已經被改回了它的古代名字:雲夢澤。湖中的景山成為了雲夢仙宮的居所。

最顯著的變化是黃河。

在明朝末年,崇禎皇帝指派皇室成員朱書桂擔任黃河監管大臣,旨在引導牧民北遷並沿河植樹造林。然而,儘管歲月流逝,這些努力並未帶來預期的成效。

如今,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這一時代獲得了全新的意義。黃河不再是一條普通的河流,而是真正源自天空的溪流。站在洛陽城牆之上,甚至能夠俯瞰到河中的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