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皇城內。

長樂宮。

“啟奏陛下,丞相大人求見。”

一名傳喚太監,躬身入殿,小聲稟報。

“哦?”

“文和來了,快請。”

劉越面帶笑意,看著同樣滿是喜色,躬身而來的賈詡,不由笑道。

“文和,朕可是很少看你露出這副表情,莫非是有何大喜之事?”

“...陛下,臣恭賀陛下,四位娘娘身懷龍脈,我大漢國祚綿長。”

賈詡邁步向前,叩首恭賀。

這個訊息,自從宮內傳出之後。

當屬是普天同慶,尤其是百官們心中懸著的巨石,也是徹底放下了。

陛下英明神武、聖明燭照不錯。

但是身為大漢天子,若是沒有太子。

那問題,可就大了。

“文和有心了。”

“這大喜事,怕不只是如此吧?”

劉越嘴角上揚。

“陛下聖明。”

“經西廠上下嚴密調查,各州各郡各縣之地,皆有開設粥鋪,賑濟貧苦,如有作亂、貪心,不足施救條件,前來冒領賑濟糧、寒衣者,皆視情況罰銀、監禁。”

“更有各地富商、世家響應陛下之策,廣濟百姓,今年寒冬,我大漢百姓幾無凍死、餓死之人。”

“百姓們感念陛下仁德,各地百姓,俱是為陛下打造了萬民傘、長生傘、明君傘等物,以謝陛下。”

賈詡深施一禮,從袖內取出一封西廠秘奏,呈給了天子。

“因為人數實在太多,百姓聚集不下十萬之眾,谷公公已經是親自前往接待,收下百姓們的一片感念陛下仁德之心。”

“...”

“天下百姓,何其質樸、善良。”

“朕只是做了一些身為天子,善待子民的分內之事,又何須百姓們如此勞師動眾。”

劉越接過秘奏,翻閱了一下。

不由,面色有些沉重。

更是輕輕一嘆。

天下百姓,所求無非是能活命、能飽腹,有一田可耕。

可歷朝歷代,又能有多少皇帝做到。

至於那些萬民傘...

西廠秘奏之上,所記的數量,竟是高達三萬多把。

而且還是未完全統計。

“陛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愛民如子,恩德四海,臣代天下百姓,叩謝天恩。”

賈詡心中也是深深一嘆,明白了天子的心中所想,也是真心實意的再次叩首行禮。

他雖一心只想著苟活於世,但是若能造福天下,讓百姓都能有個活路。

這也是他心中所願。

而眼前的這位大漢天子,從初次相見至今,屢屢給他帶來不可思議的驚喜。

輔佐這樣的天子,何嘗不是他的榮幸。

“叮,恭喜宿主,在位時獲得大漢百姓,真心送上的萬民傘、長生傘、明君傘突破三萬把,獲得唯一成就,一代明君,獲得帝王天賦獎勵,歸心【大漢百姓忠誠度,額外加十,並且在大漢境內,發起募兵、籌糧等號召百姓之事時,大幅提升募兵當中出現人才機率,籌集糧草時,有額外機率,獲得意外糧草收穫】”

“獎勵八千虎豹騎,統兵將軍為夏侯惇。”

“叮,恭喜宿主,大漢百姓忠誠度平均值達到百分之八十,獲得特殊成就,一代明君,獲得獎勵,六千鐵鷹銳士。”

“...”

正在此時,系統提示音悄然響起。

歸心。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個天賦不錯。

劉越揹著手,面上帶著三分笑意。

“傳朕旨意,大漢各州郡內,一應稅賦三年內,皆額外減免兩成,百姓不負大漢,朕又豈能負了百姓。”

“另外,虞姬、郭照、甄宓、圖雅四位妃子相繼懷有身孕,此乃我大漢大喜之事,朕有意大赦天下。”

“文和啊,此事交由你去安排了。”

“...”

“陛下聖明,臣遵旨。”

賈詡叩首領旨,聲音滿是喜意。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不當講。”

遲疑了一下,賈詡還是拱手一禮,小心翼翼的開口了。

“文和有事只管明言。”

劉越點了點頭,他現在心情不錯,當即笑著示意。

“謝陛下。”

“陛下,如今我大漢國祚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可謂是一代盛世,但是唯獨我大漢皇后之尊位,尚未定下, 長此以往,只怕非是大漢之福...”

“還望陛下三思。”

賈詡低著頭,小聲勸諫。

先帝在上,他可是沒有收後宮任何一位妃子的好處,只是單純的為大漢天下著想。

群龍不能無首,後宮若無皇后,母儀天下。

只會讓後宮的妃子們,心生邪念,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劉越眯著眼,沒有開口。

此事,他也是一直在思量。

但是因為海外之事,他卻是一直將此事擱置了。

要知道,甄姬、郭照這些妃子,那可是有著國運的天賦。

但是必須要有皇后之職,也就是後宮之主的身份,才可以發揮出天賦。

“嗯。”

“文和此諫,朕知道了。”

“待到明日早朝時,朕自會宣佈此事。”

劉越點了點頭,心中已是有了決定。

雖然大漢皇后的位置,只有一個。

可並不代表,他不能多定下幾個後宮之主的位置,哪怕有些投機取巧的意思。

但為了大漢國運,不妨一試。

“陛下聖明。”

“臣還有一要事,請陛下親閱此密奏。”

賈詡面色凝重,從袖內再度取出一份密信,呈於天子。

此封秘奏,黑皮紅漆,仍是西廠所有。

而且,屬於最高等級秘奏。

唯有天子才可開啟。

否則皆以造反之罪論處。

一般出現此等密信,那都是天大的事情。

劉越的表情,也是不由一滯。

接過秘奏,開啟翻閱。

“李二!”

劉越只掃了一眼,便是眉頭一陣狂跳。

這訊息,竟然是關於李世民的情報。

自從昔日李淵被生擒,李二率領秦瓊、李元霸、徐懋功等將,以及一萬餘玄甲軍逃遁。

結果是去了高句麗。

不知憑藉了何等手段,李二竟然被閔中王極度賞識,並且將其最疼愛的公主,嫁給了李二,同時加封其為天合大將軍。

最重要是,約莫半月之前,閔中王突然駕崩,王子爭權,朝政混亂。

李世民兵發尉那巖城,誅殺亂臣,鎮住了局勢,並扶持高解憂上位,號稱慕本王。

這分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短短時間內,李世民竟是佔據了高句麗的絕對政權。

不愧是天可汗,天策大將軍!

在哪裡都是一代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