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個月,溫知梔一個人坐在周宴戈的書房裡,她每隔幾日都會親自來書房打掃一面,這裡的每一件物品彷彿都有周宴戈的氣息,溫知坐在太師椅上,雙手搭在桌案上,把頭埋了下去,她感覺快撐不下去。

“王妃,你快看誰回來了。”屋外傳來長風聲音,接著阿年走了進來。

溫知梔似乎在做夢一樣,有些恍惚站了起來,心情複雜得有些站不穩,用手撐著桌案邊緣。

阿年開口道:“溫姐姐。”

“你們去哪裡了?為何我們怎麼都找不到?王爺呢?”溫知梔有些撐不住流下淚。

阿年開口道:“王爺一切都好,那日我們一行人出了京都,開始的時候還算安全,後來有一波人一直追殺我們,同時也有一波人在保護我們,可是王爺一直處於昏迷中,在我們快要到鎮北時,王爺失血過多,一苗疆大夫救了王爺,他把我們帶進了苗疆,王爺昏迷了一個月才醒來,為了不引起莊家人注意,我們並沒有先去鎮北,不過王爺現在在鎮北,一切安好,怕你們擔心所有讓我回來。”

溫知梔聽了阿年的描述,她也知道了事情的所有,阿年也把所有發生的事跟溫知梔都說了一遍。

溫知梔開口道:“長風,你現在派人去通知姜以珩,說王爺一切安好。”

長風拱手後退了出去。

阿年從懷裡掏出一封信箋遞給溫知梔,“這是王爺讓我交給你的。”

溫知梔顫抖接過信箋,“活著就好。”

阿年退出去後,屋子裡只剩下溫知梔一個人,她緩緩開啟信件,上面寫著:

睽違日久,拳念殊殷。

一切安好,請勿掛念。

月不盡,花無窮,兩心同。

……

短短几句話,溫知梔的眼淚還是滴在了信件上,溫知梔得知周宴戈平安無事,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對於她而言,活著就好,他們總會相見。

…………………………

幾日後,京都城內一片大亂,老百姓們嚇得屯糧買藥,緊閉門戶,平日裡熱鬧的京都大街廖廖幾人。

京都城外幾千裡處黑鴉鴉一片大戎國軍隊,將整個京都城外圍住。

京都大營留守京中的將領速速將城內關得死死地,城牆上都站滿了手持弓箭的軍士,莊大人帶著少數御林軍站在城樓之上。

永壽宮內。

太后緊緊拽著佛珠坐在寶座上,不敢置信看著幾位大臣。

下面站著丞相李大人,

大理寺卿趙大人,

太傅姜大人。

太后捏緊著佛珠,“各位大人你們說現在怎麼辦?”

李大人上前,“回太后,大戎軍隊現在就駐紮在城外幾千裡,周圍每個路口都被圍得水洩不通,京都大營派出去求援的精兵都被斬落在城外,頭顱還送了回來,大戎軍小部分軍隊已經駐紮在城樓外,此刻 攻城車和器械都再往城樓下推,恐怕是有攻城的準備,如果沒有援軍,這京都大營的軍隊恐怕是撐不了多少時日。”

太后聽聞嚇得佛珠掉落在地,“此時該如何?”

趙大人上前拱手道:“太后,御林軍都是精兵,讓莊大人火速派一支隊伍前往邊關求援,這才是上策呀,不然京都大營的軍隊肯定抵不過多少時日的。”

“大戎軍隊如何到京都的?十幾萬的大部隊,如何不聲不響入得了景國?”太后有些不解,馬上整個景國都要掌握在她莊家人手裡,怎麼突然冒出來這麼多大戎軍隊。

趙大人繼續說道:“這肯定是景國出現了內奸,之前大戎國公主來和親時,送了三座城池,想必就是這裡出了問題。”

“究竟誰是內奸?哀家定要揪出來。”

趙大人聽後跪下下去,“太后!現在不是追究大戎軍隊為何在京都外,更不是去追究誰是內奸的時候,京都大營兵力本身就不足,大戎要是強攻撐不了多少時日的,破城那是早晚的事,太后眼下要做的就是讓莊大人快快去邊關求援才對呀。”趙大人看著坐上面猶豫不決的太后,心裡就無比惱火,心想要是七王爺在就好了,景國這是要敗在這莊家人手裡呀。

太后握著一旁嬤嬤的手,一時間方寸大亂,她從未打過仗,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原本只想著皇帝臥病不起,她就能垂簾聽政,壓根沒想過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大人和姜大人跪了下去,“太后,快快拿主意吧。”

太后定了定神,“京都大營有多少兵力?”

趙大人回道:“京都大營整個整個駐軍不過兩萬,御林軍有一萬,巡防營、京兆府、各衙門衙役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多,四萬多如何對抗十幾萬大軍?何況除了京都大營的兵力,其他的都沒有行軍打仗過,這樣壓根沒有勝算的,讓莊大人帶著精銳的御林軍往外衝定能有希望,只要衝出去,邊關情報專線,戚老將軍定能趕回來,太后不要再猶豫了。”趙大人整個臉色都變得沉重起來,他再怎麼急,太后不下懿旨也沒有辦法。

四萬對十幾萬大戎軍隊,任誰看都是都是一場毫無勝算的戰役。

太后心如死灰,心想就算莊淮謙能衝出去,那等到援軍趕來,那也得多少時日,御林軍抽走了,誰來保護這皇宮呢,誰來保護她,御林軍是萬萬動不得的,那是她最後的依仗呀。

李大人開口道:“太后,趙大人所言極是,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呀,城中都是普通百姓,等大戎軍隊攻打進來,必定會血流成河呀。”

姜大人也附和道:“百姓都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對抗這大戎軍隊,太后快快下決定吧。”

太后突然開口道:“先派使臣去和大戎商量,能不能講和再說吧。”

幾位大臣聽後都十分失落,相互對視一眼,別人都到了腳下了,別人怎麼會講和,這不是開玩笑的嗎,

幾位大臣拱手道:“太后,三思。”

太后擺擺手,“等莊大人回來再議吧,哀家也乏了。”說著在嬤嬤攙扶下往內殿走去,她大概算了下,所有軍隊加上百姓也能有個十萬人,還能撐些日子,邊關自會發現,只要她太后在,皇宮在,景國就不會亡。

幾位大臣搖搖頭嘆了口氣走出了永壽宮,這會想去養心殿,可養心殿他們壓根進不去,都由御林軍把守著。

趙大人嘆了口氣甩袖道:“天要亡我景國呀……真是虛偽之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