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夫人是過來人,怎會聽不出劉備言中之意?她有些竊喜,又有些侷促。趙雲雖為義子,但終究多了一個“義”字。如果義子變女婿,豈不變成了真兒子?她孤苦半生,豈能不願?加之趙雲前途無量,自家兒子又在趙雲手下做事,真是天大好事。
“刺史大人的意思我明白,卻不知子龍何意?”樊夫人言道。
“此事何必問子龍?樊夫人是長輩,我是子龍兄長,此事只看你我。”劉備索性端起了架子。
“刺史大人美意,老婦人一百個願意。”說罷,高興的流下淚來。
劉備一揮手,親兵快步跑到大門處,“趙校尉,事成了。”
只聽一陣大笑,隨即十餘個親兵抬著幾個大箱子走入趙雲府邸。
“趙成見過主公、主母,見過老夫人。”趙成拱了拱手,隨即大聲道:“恭喜將軍喜得佳偶。”
趙雲有些發愣,不知如何應對。
“樊夫人,這是子龍定親之禮。四年後,我當來喝喜酒。”劉備起身行禮,慌得樊夫人連忙還禮,“怎好讓刺史大人破費。”
“子龍,還不拜見岳母?”劉備笑道。
趙雲如夢方醒,不禁看向樊綵衣。小妮子早就害羞的了不得,卻露出甜甜笑意。子龍會心一笑,他本是大丈夫,起初的驚慌漸漸平復,恢復了往日沉穩。
與樊綵衣第一次見面時,趙雲就感覺心有所動。隨相處日久,對樊綵衣生出了憐愛之情。如果樊綵衣年長,這份憐愛之情自然會轉化為男女之情。
趙雲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對樊夫人行了一禮,“小婿拜見母親。”
“子龍快起來。”樊夫人喜極而泣,“真是天可憐見,讓我們母子得遇刺史大人與子龍。”
經此一事,趙雲更加感佩劉備。他有種感覺,劉備能夠知曉他心中所想、所求。
眾人歡宴,一派喜氣。
正在這時,一親兵急急奔來。
“主公,從高邑傳來急信,乃是洛陽送來。”親兵將錦盒遞給劉備。
劉備也不避諱,開啟木盒,拿出帛書,見是王允手書,趕緊讓貂蟬同看。
只見信中寫道:“玄德、嬋兒,前次之信,父已讀,知曉冀州已定,心中甚安。最近朝堂僅有西涼兵事,司空張溫已入涼州。至於何進構陷玄德縱寇之事,已被聖上駁回。父本想月底同劉夫人同去冀州,奈溫縣司馬防全家被屠,傳言乃白波所為。聖上震怒,決定御駕親征,並令西園八校與北軍五校共同剿賊。父隨侍聖上左右,不知幾時方回。玄德、嬋兒勿念,如遷延時日,自有汝等母親主持。”看罷書信,劉備與貂蟬不禁對望一眼,心中震驚至極。
劉備起身與樊夫人告辭。
“主公,去何處?”趙成在馬車外問道。
“速回高邑。”劉備言道。
趙雲與樊蕤一直送出十里,方返回束鹿。
馬車之上,貂蟬與劉備點起蠟燭,又看了一遍王允之信。
“嬋兒,岳父告知數件大事。何進構陷我縱寇,被聖上駁回,心中必然怨恨。我怕他暗中害岳父。等回到高邑,我想讓叔至趕去河東,貼身保護岳父。”
“此事難辦。”正所謂關心則亂,貂蟬露出一絲慌亂。
“無妨,讓叔至先去找老師,老師自有辦法。”劉備看向窗外,“嬋兒,你說司馬一家是白波所害嗎?”
“決然不會,想來是曹阿瞞所為。”有陳到保護老父,貂蟬心中稍安,慌亂的神情漸漸平復。
“一定是曹阿瞞,我要快些去徐州。除我外,曹操第一痛恨之人是司馬懿,第二痛恨之人定是諸葛丞相。司馬懿不過幼童,曹阿瞞都不放過,豈能放過諸葛丞相?”劉備此時並不知曉,陶謙也去了涼州。
“也好,將丞相接到冀州,養在府中,隨元皓讀書就是。”貂蟬言道。
“我正有此意。”劉備一拳砸在馬車上,慌得趙成連聲詢問。
劉備告之無事,隨後對貂蟬言道:“我恨不能引本部兵馬入河東,幫老師與岳父蕩平白波。”
“玄德,你有此心,我心甚慰。”貂蟬將王允書信放在木盒中,卻發現木盒有些古怪。她細細把玩,突然驚呼道:“玄德,此盒有機關。”
劉備也是一驚,看向木盒。
貂蟬在木盒內壁推了一推,露出一狹小空間,裡面還有一信。
二人連忙觀看,上面是北軍五校、西園八校的名單及兵力配屬。最後還有王允囑託,讓劉備與貂蟬小心何進黨羽。並說明此次出征,乃是靈帝與何進的明爭暗鬥。
“岳父果然精明。”北軍五校名單並沒令劉備與貂蟬感到意外,但西園八校的名單著實令人振奮。
張楊、黃忠、成廉、董承,這些在歷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居然成了西園校尉,可見盧植眼光之毒辣,手段之高明。
“有成廉、張揚、黃漢升在,白波必滅。但禍起蕭牆,以袁家二傻心胸,難免行不軌之事。”劉備的手有些顫抖,西園八校歸盧植統領,將來呢?如張揚、馮芳、黃忠、成廉四人,必是他劉備的大將。
“玄德,老師又為你招攬數名大將。有他們在洛陽,哪怕靈帝薨逝,也能支撐一時。”貂蟬言道。
“嬋兒,不要憂心,有叔至與老師在,岳父定然無事。“劉備見貂蟬還有憂容,不禁勸慰。
“希望如此。”貂蟬不願說話,看著車窗外的黑夜發呆。
第二日,劉備趕回高邑,陳到帶兩名親兵離開高邑。前次他沒有保護好劉備,以致劉備被賊人所害。這一次,他一定要保護好王允。如有差錯,他當自裁。
劉備將郡中之事委託田豐,決定去徐州尋諸葛亮。
貂蟬心緒不寧,沒有同行。
由於路遠,田豐令太史慈同行,“主公勿憂高邑,有趙成、魏勇、呂威璜三位將軍在,又有夫人坐鎮,定然無虞。如子義不去,我當阻止主公遠行。”
劉備見田豐堅決,只好同意。
為趕時間,劉備與太史慈,及五十名親兵騎馬而行。
卻說陳到急急趕路,風馳電掣一般趕向河東郡。等進入河東,臨近臨汾,就見漢軍大營一座連著一座。他看見一座飄著“黃”字將旗的大營,不由大喜。
“想必是主公提及的黃忠黃漢升。”陳到不多想,來到軍營前拱手行禮,“煩勞軍爺通傳,就說驃騎將軍家書到,望黃將軍通融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