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宇一行人穿越至古希臘的雅典城邦,正值民主制度的萌芽期,公民大會的熱烈討論聲迴盪在衛城之下。他們沉浸在這座城市的繁榮景象之中,見證著人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法律、教育、藝術各領域蓬勃發展,民主理念如同初升的朝陽,照亮了雅典人的生活。然而,他們敏銳地覺察到一股異樣的氣息正在暗中湧動,那是亞瑟干預歷史的痕跡。
他們發現,原本歷史上本應和平解決的一場政治危機,此刻卻被激化成一場關乎城邦存亡的殘酷內戰。一方是以保守貴族為主的勢力,主張維護傳統的貴族特權,另一方則是以平民領袖為首的改革派,力主擴大公民權利,縮小貧富差距。兩派矛盾日益激化,街頭巷尾瀰漫著緊張與對立的情緒,彷彿只需要一根引信,就能引爆全面衝突。
盧明宇與夥伴們決定,必須採取行動,防止這場內戰的發生,讓民主程序迴歸正軌。他們首先深入民間,傾聽民眾的聲音,瞭解各方訴求的本質。盧子軒利用高科技裝置分析當時的社會輿情,艾琳娜則透過解讀古希臘的占卜文獻,試圖找到化解危機的關鍵線索。他們發現,儘管兩派立場尖銳對立,但大多數民眾內心深處都渴望和平共處,只是被極端言論所煽動,失去了理性思考的空間。
盧明宇提議:“我們必須引導民眾迴歸理性,讓他們看到,透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才是實現長遠利益的最佳途徑。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契機,讓雙方領袖能夠坐下來平心靜氣地交流。”
艾琳娜點頭贊同:“我們可以利用符文的力量,舉辦一場公開辯論會,邀請兩派代表及全體公民參加。同時,我可以在會場周圍佈置符文結界,營造一種平和、理智的氛圍,抑制衝動與暴力。”
盧子軒則負責技術支援:“我會利用隱形通訊裝置,向關鍵人物傳遞資訊,促使他們接受辯論邀請。同時,我們可以透過社交媒體的古代版本——公告板和口頭傳播,廣泛宣傳辯論會,激發民眾參與的熱情。”
在他們的精心策劃下,一場名為“雅典和諧論壇”的公開辯論會在衛城腳下召開。辯論會現場被艾琳娜的符文結界環繞,空氣中瀰漫著寧靜與理智的氣息。兩派領袖在民眾的注視下,就城邦的未來展開激烈但有序的辯論。盧明宇、盧子軒和艾琳娜隱身幕後,適時引導話題,強調共識與合作的重要性。
辯論會上,保守貴族的代表西蒙尼斯慷慨陳詞:“我們的傳統與秩序是雅典繁榮的基石,任何劇烈的變革都可能導致混亂。我們應該尊重既有權力結構,漸進式地調整,以保持社會穩定。”
改革派領袖狄奧多羅斯則反駁道:“我們並非否定傳統,而是尋求更公平、更包容的民主。公民的權利不應取決於出身,而應由個人貢獻與品德決定。只有這樣,雅典才能真正實現全體公民的福祉。”
在雙方激烈交鋒的過程中,盧明宇等人巧妙地引導民眾聚焦於共同目標——雅典的繁榮與和平,而非無休止的爭鬥。他們透過提問和評論,引導辯論轉向尋找兼顧傳統與改革的折中方案,以及如何透過對話與妥協達成共識。
經過數輪激烈的辯論,民眾逐漸意識到,無論是保守還是激進,他們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雅典的長遠利益。在盧明宇等人的引導下,兩派領袖開始嘗試尋找共同點,探討可能的妥協方案。最終,他們達成一致,決定設立一個由貴族和平民共同參與的立法委員會,負責審議並協調各項改革措施,確保決策過程兼顧各方利益。
辯論會結束後,民眾掌聲雷動,他們為領袖們的智慧與勇氣喝彩,更為和平解決分歧的方式感到欣慰。這場危機在沒有引發內戰的情況下得到妥善處理,民主程序得以在理性和對話的基礎上繼續推進。
盧明宇一行人欣慰地看著這一切,他們知道,透過巧妙佈局與引導,他們成功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衝突,讓雅典的民主程序迴歸正軌。他們的行動不僅挽救了這個時代的雅典,也為後世樹立了透過理性對話解決分歧的典範,對人類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繼續隱秘地在歷史長河中穿梭,尋找並修復亞瑟留下的其他破壞,守護著時間的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