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對於周斌成為學生會主席一事只是單純的覺得驚訝,帶著一些看熱鬧的心態。

而學生會本來的成員卻不一樣,不少人對此心存疑慮,不明白程建華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表面上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內心深處對周斌卻並不認可,也不認為他能當好這個主席,都在背地裡等著看他笑話。

對於他們的心理,周斌多少能夠猜到一些,不過卻並沒有過多解釋,他知道,即便現在說的再多,也不會有人相信,只能用事實讓他們閉嘴。

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周斌對於學生會的事表現的十分積極,再加上學生會其他人心裡即便對他有些輕視,但作為京大學生的素養還在,對於他擔任學生會主席之後搞得一些動作也給予了配合。

而在這種情況下,周斌根據前世記憶,在學生會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重生前瞭解到的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結合學生會的實際情況,改頭換面之後拿了出來。

這些方法都經過了時間的驗證已經變得十分完善,放在十幾年後那個人心難測的時代都有效果,更不用說現在這個年代了。

一開始,很少有人認為周斌進行的一些所謂改革會有多大的作用,暗地裡嘲笑不已,等著他失敗了看笑話,甚至就連陳康、陳玲他們都心裡沒譜,不知道他這次能不能成功,只有周斌自己一如既往的自信。

和高中時相比,大學學生會組織管理雖然更嚴格一些,但本質上都是一樣,只是學生組織而已,權利同樣來自於學校。

即便他這個新鮮出爐的主席只是大二的學弟,只不過有程建華當靠山,其他人就算心裡再不滿,也只能乖乖聽話。

這樣的情況其實和在重點高中時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只是要做的事情多了很多,在大學不能像在高中時那樣當一個甩手掌櫃了。

事實也正如他所想。

周斌上位之後,直接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計劃對學生會進行改革,並沒有因為自己初來乍到,又或者學弟的身份而有任何怯場。

他很清楚,京大的學生不說個個都是精英,但能從各個省份打敗這麼多競爭對手考進京大,本身就不容易,沒有兩把刷子根本不可能。

要說傲氣,恐怕誰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點。

就是因為明白這一點,周斌才知道而越是如此他越不能在這群人面前露怯,只要他表現的稍有不好,以後在他們面前說話可能就不好使了。

因此,當週斌第一次以學生會主席的身份參加學生會大會的時候,直接扯虎皮拉大旗,藉著程建華的勢,開場就鎮住了其他人。

再加上一年時間過去,他自己也拉攏了不少人跟隨他,有這些人捧場,氛圍倒是慢慢熱烈起來。

萬事開頭難,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開始之後,周斌在學生會慢慢立住了腳跟,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學生會進行改革。

整個大二這一年,周斌過得那是相當充足,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了學生會事務上,也幸虧陳玲也在,兩人幾乎和之前一樣天天在一起,不然的話戀愛都沒功夫談。

而一年努力收穫也很大,學生會面貌煥然一新,再沒有了一開始兩大陣營互相較勁的混亂,做事效率直線提高。

學生老師們對於學生會的印象也越來越好,周斌也因此入了不少學校領導的眼,越發受到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