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玉城的發展就很一般,跟不夜城完全沒法比。

但發展一般就代表著百廢待興。

所以有些商人在產業飽和的不夜城難以發展,就會來到嵐玉城碰運氣。

如果開闢出一條新的商路,那麼就會立刻在嵐玉城內爆火。

嵐玉城的發展一般主要跟它所處地勢有很大關係。

它所處的位置極遠,再加之被高山環繞,只有一條官道通向城內。

所以很難做到四通八達,不過還好由於山的原因礦業較為發達。

而且城內居民也非常努力,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允王一行人吃了上次不夜城的虧,就直接從北門正大光明的來到城內。

他更是命令周榮他們直奔城主府而去。

畢竟城主是他親舅舅,來到門口,看著緊閉的大門,允王讓悲情歡叫門。

允王則在馬車上組織語言,看看一會見到舅舅後,他怎麼問舅舅鬼煞之事。

一刻鐘過去後,門才緩緩開啟,但出來迎接允王的並非允王舅舅。

而是另外一人,允王掀開簾子皺著眉頭問道:“你是?”

“鄙人張智秉參見四皇子,老夫是這嵐玉城新上任的知府。”

“什麼?你是知府?那我舅舅人?”

“哦,原來您問趙老知府,他人在城北,不過再過兩日估計就要告老了。”

“你一個人跟著我們來!”

允王指著張智秉說道。

這是皇子下令,張智秉自然不敢反抗。

然後一行人上馬,允王,悲情歡和周榮帶著張智秉前往城北尋找允王舅舅。

途中,允王問張智秉。

“張知府,您可以說說是誰下的命令嗎?”

“稟殿下,自然是大帝下的令,不然知府這種朝中重臣,哪有人敢隨便冒充。”

“哦?是嘛?那我怎麼不知道?”

允王盯著張智秉一字一句的說道。

這些問話在張智秉耳中聽來就好似行刑前劊子手問他問題般。

不由讓張智秉冷汗直冒,雖然是大帝親自下令。

但任命書則是宰相親自送給他,他本來只是邊陲小城的一介小官。

他覺得自已懷才不遇一輩子,如今已邁入花甲之年。

這輩子將再無晉升空間,欲躲在一隅小城內苟延殘喘,安享晚年。

可一紙任命書突然而來,張智秉看到嵐玉城知府這幾個字。

好像久逢甘露,瞬間整個人都變得精神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就背起行囊,帶著一家人來到嵐玉城接替了原先城主趙慶華的位置。

趙慶華聽到這訊息後,並沒有大驚失色,而是乖乖的朝著城北一處故居走去。

準備告老還鄉,打算跑到度州城找允王。

可不曾想,他還沒去找允王,允王反倒是找上門來了。

允王倒是沒著急問關於鬼煞的資訊,等到舅舅那邊,問清楚情況之後。

他再問張智秉鬼煞的具體資訊。

來到趙府,他能看到趙府如今的情況並不是很好。

一眼望去,入目之處盡是一幅荒蕪的景象。

這整座房子彷彿失去了生機與活力,呈現出一種死寂般的氛圍。

原本四周應該鬱鬱蔥蔥的草木如今也變得枯黃凋零,彷彿被抽走了生命力一般無力地低垂著。

看這個樣子,趙慶華應該還就沒有在這座老宅居住。

如今被毫無徵兆的趕出知縣府,還未來得及進行修繕。

允王上去輕輕的扣動趙府的門,開門的是一位老人。

對方看到允王的瞬間,一眼便將允王認出來,立即跪下說道:“見過四少爺!”

允王讓家裡最信任的家奴都稱自已為少爺,這樣稍微親切一些。

而不是畢恭畢敬的去喊殿下。

“龍叔好久不見,上次咱們相見還是在兩年前,您怎麼老了這麼多。”

“害,時間催人老,半點不由人啊!老奴今年已過古稀,您說我能不老嗎?咳咳!”

兩人在門口敘舊一番後,龍叔將他們一行人請進了趙府之中。

在他們進入趙府,坐在正殿之中後,龍叔就前去請趙慶華出來。

雖然府外看著沒有那麼如意,府內倒是收拾的有模有樣。

不一會,趙慶華便在龍叔的陪同下來到了正殿之上。

趙慶華看到允王的一瞬間立即熱淚盈眶。

他已經很久沒見到自已的侄子了,由於他們關係特殊,導致見面非常困難。

幾年可能才能見到一次,他在這裡孤立無援,受到湘王擠壓。

自已的侄子又遠在度州城,壓根幫不上自已。

如今自已還莫名其妙的被撤職,讓其告老還鄉。

他其實也明白,這是必然的一步路。

因為嵐玉城雖然經濟各方面不大方,但地勢易守難攻。

如果到時候奪帝之戰真開始。

允王可以靠著他的關係,在最後躲在嵐玉城內養精蓄銳。

然後等修養的差不多了,再出城與他們一起參加奪帝。

那麼這就導致其餘兩人會非常麻煩。

所以肯定是湘王在暗中做手腳奪了趙慶華的位置。

既然兩任知府都到齊了,允王簡單寒暄過後,就問道。

“舅舅,還有張知府,你們可知道鬼煞?”

張智秉搖了搖頭表示並不清楚,也正常,如果不是他養的。

以他的閱歷和眼界估計從沒見過這種東西。

趙慶華則是知道一些鬼煞的基本資訊。

這時,允王斬釘截鐵的說道:“有人看到從知府內鑽出了一隻鬼煞,不知你們可知情。”

兩人卻同時搖了搖頭,允王在兩輪問話後,心中已經有了個基本答案。

便轉過頭問張智秉:“張知府,您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

“啊?我真不知道啊!殿下,我這才上任幾天,怎麼敢養這玩意。”

允王聽到張智秉的話也感覺有些道理。

不過既然自已舅舅不說,那大機率就是張智秉的原因。

而且根據當時陳姓商人所言的時間,也是張智秉上任不久後才出現的情況。

“那你們可知最近城中發生了多起吃人事件?”

趙慶華和張智秉同時點頭,表示兩人都聽過。

如果連這都沒聽過,那允王當即便打算拿人了。

一個知府城內接連死人都不知道的話,那坐在這個位置上豈不是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