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11點45分落地龍洞堡機場,龍洞堡是個小機場,李也他們也不需要等行李。走到航站樓的出口才剛剛12點半,陶金還沒有到,於是李也一行人先去航站樓吃飯。

這一次,本來準備先去廣西,然後再去貴州的,結果排排行程,如果先去廣西,時間就太趕了。而且廣西的事情沒有那麼急,於是李也臨時決定先去貴州,廣西估計也不是一兩天能搞定的,這次知道李也要去,幾個市長已經把臺灣佬約到了賓州,那是一場艱難的談判,李也親親自給黃市長和謝市長打電話,給陶金請假,黃市長和謝市長期待已久,也想李也這次去再多轉幾個地方。

下午2多點,陶金跟李也匯合,簡單的吃了碗螺螄粉,就出發了。

這次出差,李也把能帶上的人都帶上來,一來給新人洗禮,二來也是一次實戰演練。李也帶著黃文君、陳發科、宓客宏、陶金、楊麗麗五個人,戲稱這次是五虎上將全出動,一定要凱旋而歸。

下午6點,李也一行到達凱里賓館,這是一家政府賓館,三星級,也是凱里最好的賓館。凱里的駐地顧問老張和一個嬌小玲瓏的女人,從賓館出來迎接。

胖胖的老張操著一口方言普通話,給李也介紹,“李總好,這是黔東南州旅遊局張局長,跟我是本家。”“歡迎李總,辛苦辛苦。”“張局長幸會,久等了。”

李也他們辦好入住,然後是晚宴。

晚宴是張局長安排的,去一個侗寨樓吃酸湯魚和牛肉。

侗寨樓並不是侗寨鼓樓,而是一個飯店的名字,其實是一個融入了多個少數民族元素的建築,正大門是一個牛角的造型,這種造型在李也看來,更多的是苗族的元素。頂上則採用了侗寨鼓樓的元素,疊立尖頂。走進去,正對著大門是一個照壁功能的木板,上面掛著一個大型的牛角銀飾,繞過照壁,正中是大廳,散座和一些裝飾佈置,正對著大門的一方有一個小型的舞臺,侗族大哥在表演蘆笙等樂器,還有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少女載歌載舞。周圍是一圈包廂,包廂的門上掛著木牌,上面是貴州的地名,也是包廂的名字。

李也一路細細的觀察,整個建築很有特色。 造型設計中遵循均衡、對稱、和諧的規律,並且注意運用直線、斜線、曲線、折線進行多重的組合構圖,構成了比例協調、均衡對稱、規整完美的建築造型藝術,充溢著樸實自然、穩定規範的形式美感。

黃文君、陳發科和宓客宏都是第一次來貴州,第一次接觸少數民族文化,李也在前世多次來貴州,對貴州的旅遊、地產和文化都很瞭解,曾經做為貴州省首屆非遺論壇的嘉賓做過主題演講。這一路上,李也很不厭其煩的給三人普及侗族的文化和建築知識,還考究他們貴州的世界級非遺,陶金和楊麗麗,雖然多次來凱里,但都不深入,當然回答不上來,聽了李也的講解,也是面露慚愧之色。張局長從賓館開始,貌似禮貌,其實疏遠,不主動也不多話。李也當然知道人家對老張不滿,連累著自已也受氣,但是自已卻不能以眼還眼,必須抓住一切機會緩解矛盾。

李也給自已的團隊講解侗族的文化,不僅僅是讓他們儘快瞭解這些,其實也是炫耀,也是在傳遞一個訊號,那就是,自已這次來,是有準備的,自已不僅不是打醬油的,而且比你們更瞭解貴州。特別是說到侗族的建築知識和非遺文化,李也雖然問的是自已的團隊,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貴州人,而且是旅遊行業的領導,張局當即也面露赧然之色。

張局長的心態也在這一路的旁聽中,開始有了轉變,這時候也開始主動起來,“李總以前來過貴州?對我們貴州很熟悉啊?”“張局長,貴州我可是來過很多次了,有很多好朋友,今天晚上,一會兒還有幾個朋友過,都是我們錢塘商會的。”“李總是錢塘人啊?我還以為是京城人呢。”“錢塘商會在我們貴州很厲害的啊。”“是嗎?”“嗯,錢塘人做生意很厲害,我們黔東南很多專案都是錢塘人投資的。”“是的,我們錢塘在貴州做生意的朋友很多。”

“那,今天我給大家安排的是吃酸湯魚和牛肉,不知道您還習慣?”

“張局長費心了,非常滿意。”“凱里的飲食文化裡,酸湯魚和牛肉是代表啊”“李總對我們凱里的美食也這麼瞭解啊。”

“嗯,我說說看啊,說錯了,張局長糾正。”

“先說酸湯,是用新鮮紅辣椒、西紅柿等醃製發酵的,色澤鮮紅、粘稠適中,味道鮮美。具有開胃,健脾,增強食慾和降脂減肥的獨特作用,黔東南有句俗話,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這句話,李也模仿當地方言,其實李也分不太清楚,就學著四川話說了。)不知道,對不對?”“嗯,嗯,是的,李總。”這個張局長聽到李也說方言,高興的拍起手來,黃文君他們也一起跟著拍起手來。

“這酸湯魚,就是用酸湯做底料的魚火鍋嘛,魚呢,最好是稻花鯉或鯰魚、草魚。”

“而且,我覺得“凱里紅酸湯”,建議你們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酸湯魚也可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局長,你認為呢?”“對,對,太對了,媽呀,李總啊,你太厲害了,我怎麼沒想到啊。”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之前的漠然氣氛至此一掃而空,這是一堂生動的破敗課程,黃文君暗自點頭,眼睛裡藏著說清道不明的意味。陳發科心想,今天真是受益匪淺,自已的身份已經變了,這行事作風也要變,看來要學的東西還不少。

宓客宏和楊麗麗是個專業人才,對李也的知識儲備和把握時機的能力那是佩服的很,但對,李也破冰的技巧卻還領悟不到,這從他們兩個的表情上都能看到,李也一邊觀察一邊心想,這兩個傢伙以後就走專業路線吧。

今天最受啟發的是陶金,在常年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過程中,他總是覺得力不從心,學也不知道去哪裡學,今天他才知道,你要想跟政府搞好關係,對人家的文化,人家的好東西一定要了解,誰不說俺家鄉好啊,這好話一說好處自然來啊。李總的高帽子送的多好,這是給人家送政績啊。嗯,以後要多跟李總出差啊,每次都是現場公開課。

這個時候,陶金的馬屁來了,“李總,跟你在一起的時間越多,越覺得高山仰止啊”

李也笑道,“高山仰止可以有,不過,一會兒還會有高山流水,不知道你行不行哦?”

這高山流水,陶金和楊麗麗都見過,老張見的就更多,這個時候該自已表現一下了吧,“高山流水啊,”“停”李也打斷了老張的話,“先保密,可以告訴你們的就是,也是少數民族的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