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我不是不想讓妹妹掌家,只是怕妹妹沒掌過家,別出了什麼紕漏讓侯府蒙羞”

梁老夫人點了點頭“遠兒,你的擔憂不無道理,府裡還有個楊月茹,讓雅兒有什麼不懂不明白的去問問月茹好了”

“對了,遠兒明日你出去找個夫子,給明哥兒開蒙,順帶給亮哥兒也開個蒙,都是一樣過繼的,表面上要過得去”

“好的,母親我明日就去給明哥兒找個夫子”

第二天一大早楊月茹還沒來得及用早膳。

梁啟傑就帶著新搬來的兩個弟弟梁啟明,梁永亮過來給母親請安。

“你們都用過早膳了麼?”

三人齊聲道“母親,孩兒用過早膳了”

這時梁永亮的肚子也不爭氣的叫了起來。

“亮哥兒說謊話可不是好孩子”

三個哥兒的早膳都是一起送到,院子裡的。梁啟傑和梁啟明昨天晚上就給梁永亮立下規矩了,在院子裡要等梁啟傑梁啟明吃完,梁永亮才能用膳。

梁永亮當然不同意,梁永亮就被梁啟傑梁啟明兩兄弟聯手教育了一頓。

梁永亮本想和母親告狀,但又知道梁老夫人喜歡傑哥兒和明哥兒,雖然母親挺喜歡自已,萬一鬧得母親和老夫人不和自已罪過就大了。

“母親孩兒早上起晚了,未來得及用膳,欺瞞母親還望母親責罰”

楊月茹看了一眼瘦弱的梁永亮,瞭解梁啟明,梁啟傑兩個人的為人,心裡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好了,亮哥兒這次是初犯母親就不罰你了,既然沒吃飯就一起坐過來吃點吧”

楊月茹說完看也沒看一旁的梁啟傑和梁啟明兩兄弟。

知琴搬來了個椅子,“亮少爺坐下用膳吧”

梁永亮稍微捱了點椅子,恭恭敬敬的坐在楊月茹對面吃了起來。

梁啟明不由得心裡納悶,梁永亮明明欺瞞母親為什麼不會受到懲罰呢!,自已昨日不過在母親面前求了個抱抱,母親就覺得我鋒芒畢露。

梁啟傑看著楊月茹和梁永亮母慈子孝的一幕,不由得怒火中燒,明明之前母親都會讓我和她一起共進早膳的,現在母親卻把這份愛給了族子梁永亮。

楊月茹用完膳,梁啟傑就去族學裡讀書了,梁啟明和梁永亮也一起回到院子裡。

楊月茹也去了慈安堂給梁老夫人請安。

梁老夫人想著被楊月茹打的劉嬤嬤還在床上躺著,臉色就很難看,拉著楊月茹的手時又不動聲色的換了臉色“月茹啊,身體好些了嗎?雅兒初次學著掌家,你可要多幫襯幫襯啊”

“小姑子,一看就是掌家的料,哪怕出嫁了在婆家也一定能掌好家,婆母你就放心吧”

一旁的梁志雅驕傲的抬起頭,“還是嫂嫂有眼光,母親我掌家你就放心吧,不過嫂嫂你看這賬本是不是有些不對啊?”

“哦,哪裡不對,還請小姑子指出來”

“嫂嫂你看,這賬本上寫的結餘我們侯府根本就沒有什麼結餘了,還有最後這一千多兩,可我去庫房這一千多兩卻不見了。”說完這話,梁志雅一臉懷疑的看著楊月茹。

“莫不是小姑子懷疑我偷拿了這一千兩?小姑子要是對庫房有疑可以派人去叫陳管家過來問問。”

梁志雅身旁的丫鬟就去前院請來了陳管家。

“陳管家,賬面上我們侯府還應該有一千多兩的結餘,怎麼庫房卻不見了”梁志雅厲聲質問道。

陳管家一聽這充滿質問的語氣,心中十分不喜,“昨晚,侯爺貼身小廝拿著侯爺的文書過來取走了這一千兩,還沒來得及向夫人彙報,這是侯爺的文書”

說完陳管家從袖口掏出一張梁志遠親筆帶印章的文書,向楊月茹遞了過去。

楊月茹接過文書看了一眼,“確實是侯爺的字跡,印章也都對。”

梁志雅搶過文書看了一眼,不由得目瞪口呆。

“那我們侯府連一百兩都沒有了?嫂嫂莫不是你貪墨了我們侯府的銀錢?”

楊月茹一聽這話笑了,“侯府的進賬就幾個鋪子,城外幾個莊子。鋪子生意不景氣,每個月交上來的也就兩千兩左右,莊子的收益就更少了。諾大的侯府各種開支每個月最低都要三千兩。”

“那還有我大哥的俸祿呢?”

“你去問問你侯爺,自我掌家以來,他的俸祿叫到庫房幾次?本來我不想提,既然你都懷疑我貪墨侯府銀錢了,那我就全說出來好了,其實每次月底府上收支不夠的時候我總是會拿自已私庫去補貼,”

梁老夫人聽到這個話,不由得眉頭一皺,話兒媳婦嫁妝錢要是穿出去侯府可就名聲掃地了。

老太太一巴掌拍在面前的桌子上,“月茹這話可不許亂說,我安康侯府可會動用兒媳婦的嫁妝。”

楊月茹不卑不亢,“賬本都在陳管家和小姑子手裡,老夫人要是不信可以讓他們兩個人一起查查賬,侯府的賬本每個月的開銷進賬都是記得清清楚楚”

“月茹你讓陳管家和雅兒一起查查賬算算,看看這幾年來你貼補了侯府多少銀錢,我都一塊補給你”

“謝謝婆母,這次補上之前貼補侯府的銀錢,下次母親問起的時候,也好直起腰板回答母親”

“那是,那是不能讓你母親知道你揹著所有人偷偷補貼侯府。”

不一會陳管家就和梁志雅一起把楊月茹拿嫁妝貼補侯府的錢算了出來。

“夫人您一共貼補侯府一共是兩萬四千八百兩”

梁老夫人一聽兩萬多兩頓時吃了一驚。

扼腕嘆息道“兩萬多兩這麼多嗎?月茹你貼補了侯府這麼多,以後不用你貼補了,我會把我私庫的幾個旺街的鋪子的收益都交到府庫”

說完梁老夫人無力的擺了擺手擺了擺手,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樣。

身後一個嬤嬤轉身去拿出一沓銀票交到楊月茹的手上。

楊月茹接過銀票,不由得自嘲一笑。

前世的她以為安康侯府落魄了,沒多少銀錢,賬面上也確實沒有銀錢,所以自願貼補,為了落魄侯府最後的自尊就從未提過這件事。

可是老太太私庫還有幾個旺街的鋪子,能一口氣拿出兩萬四千八百兩,足以說明安康侯府還是有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