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昆家的宅子是個三進的院子。第一進院子剛一進門西側便是門房,為剛才給穆松筠開門的老者的房間,再往裡走,兩邊是廂房,中間是正房。這間正房被石玉昆當作會客廳。兩邊廂房是丫鬟和小廝的房間。

再往裡走,是第二進院子,東西兩側是廂房,中間是正房。正房現為石玉昆父母所住,兩側廂房為石玉昆夫婦及其兩位公子的房間,

再進入第三進院子,便是家中鬧鬼的宅院。

石玉昆指了指這間院子對穆松筠說道:“三爺,這就是寒舍那間鬧鬼的宅院。我和內人以及兩位犬子就是在這兒聽見夜間女子的哭聲,甚是淒厲。”

穆松筠望著這間宅院,發覺院牆高聳,院內雜草叢生,像是許久沒人居住的樣子。“石老爺,這屋子你們買了多久了?”

“這屋子我們沒買幾天。起初這是吏部張大人的別院,荒廢許久,也無人問津,我才低價把它買下。想著找人好好拾掇拾掇,沒成想第一天搬進去住我就碰上了這事兒,都沒心思收拾了。”

穆松筠心想:原來如此,怪不得這宅院看起來如此陰森恐怖。

這時,穆松筠眼睛一瞥,發現在正房後門有一道鐵門,形似一個月亮,引起了他的興趣,他指著這個月亮門問道:“石老爺,這道門後是什麼?”

石玉昆順著穆松筠的手指望去。

“應該是個後花園吧,還沒來得及收拾,已經荒廢很久了。”

“我能否進去看看。”

“當然,我自打買了這宅院也沒怎麼進去過。”

穆松筠和石玉昆兩個人準備推門進入,也許是年久失修的緣故,這月亮門竟紋絲未動,彷彿有人頂在門後。兩個人又加大了力氣,才將門推開。

進了後院,穆松筠發現這是個早已荒廢的園子。園中還有迴廊、假山和魚池。迴廊雕樑畫棟,園子中間挺立著一個碩大的涼亭,涼亭上擺放著一個八仙桌。穆松筠發覺這雖是破敗的園子,但也能看出這園子的主人以前似乎不是尋常百姓。

望著這高大的院牆和一人多高左右的雜草,穆松筠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到了下午,穆松筠決定會會這個女鬼,便留宿石玉昆家中,就住在第三進院子的廂房之中。

穆松筠住的這間屋子雖是廂房,但所有傢俱設施倒也一應俱全。尤其是這房間的桌凳,頗為講究。廂房桌子上擺放著茶壺和茶杯,裡面泡著茶葉。穆松筠倒了杯茶品了品,不住地點頭。

此時太陽已經落山,穆松筠用火鐮子點燃了桌子上面擺放的蠟燭,微弱的燈光照亮了漆黑一片的房間。

不一會兒,穆松筠感到有些睏倦。他伸了伸懶腰,脫了衣服,爬上了床,倒頭就睡,不久便鼾聲大作。

不知睡了多久,外面忽然颳起了一陣狂風,呼嘯而來的風聲將穆松筠吵醒。他此時迷迷糊糊,正要下床關上窗戶,一聲驚雷將他徹底弄精神了。

穆松筠搖了搖腦袋,下了床,準備將窗戶關上。正在此時,他忽然聽到一聲淒厲的哭聲。那聲音忽遠忽近,忽大忽小,遠遠的從窗戶外邊傳進來。

儘管早已料到會有此等聲響,但穆松筠也沒想到這聲音竟然會如此的淒厲,如此的瘮人,彷彿是一個被關禁閉的女子撕心裂肺地嚎叫,這聲音如同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穆松筠頓時明白了石玉昆這幾日的煩惱,心想但願今晚能一併解決。

就在此時,穆松筠發現月亮門連著的後院亮起了燈火,他心中一喜,看來這次應該是逮到了。

穆松筠連忙穿上衣服,向石宅的後院跑去。果不其然,石玉昆的家丁們將一個男子按到了地上。

這男子穿著一身黑衣,長得尖嘴猴腮的,讓穆松筠想到了《水滸傳》中的鼓上蚤時遷。

這時石玉昆也了趕過來,看到這男子,大為震驚。

“駱老爺,怎麼是您?”

石玉昆叫人把黑衣男子扶起來,他滿臉羞愧,站起來用手抽自己耳光,一邊抽一邊大喊:“石老爺,我不是人,我對不起您。”

石玉昆趕忙攔著他。

“駱老爺,不至於,咱們把話說清楚,這事兒就算了。”

於是穆松筠和石玉昆兩個人陪同黑衣男子來到了一進院子的大廳,石玉昆特意吩咐家丁都離去,大廳裡只留下了穆松筠、石玉昆和黑衣男子三人。

黑衣男子面露愧色。

“您二位是怎麼發現我的。”

穆松筠笑道:“我們沒問您為何在這兒裝神弄鬼,您反倒審問起我們來了。”

石玉昆捋了捋鬍子,說道:“是三爺神機妙算,發現後院的雜草有一處明顯被壓過,才料定有問題。我們撥開了雜草,發現後面有一處狗洞,料想可能半夜有人從此處進來。便決議半夜在涼亭周圍設下埋伏,請君入甕。”

黑衣男子嘆了口氣。

“我料想此事早晚被你們發現,只是沒想到會如此狼狽,石老爺,我對不起您。”說著,黑衣男子又要下跪。

石玉昆又趕忙將他扶起。

“駱老爺,您這樣反倒讓我無所適從,您這到底是為何?”

黑衣男子苦笑了一聲。

“還不那阿堵物(錢)鬧的。”

原來這男子姓駱,叫駱玉璋,本是天橋附近的口技藝人,擅長模仿各種聲音,男女老少,都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石玉昆還未出名時,曾長期混跡於天橋,所以與駱玉璋相識。

早年間石玉昆曾落魄過一陣,而駱玉璋比他出名早上幾年。為了幫助這個後生,駱玉璋經常帶他一起撂地,在石玉昆說書的間隙表演口技,以幫助他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在駱玉璋的幫助下,石玉昆逐漸有了名氣,便投桃報李,在說書的時候經常拿駱玉璋砸掛。直到石玉昆名噪京師,駱玉璋也成為了京中數一數二的口技藝人。

正所謂福兮禍所依,駱玉璋在藉助石玉昆陡然成名後,卻最終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