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的時間眨眼就過了,炎熱的夏天卻有一絲涼意縈繞在王母心頭。道別了母親,王元足足用了半個月才趕到戰地。
小兵將王元一行人引到為他們準備的帳篷裡,飛沙走石,漫天遍野,環境的惡劣程度超乎想象。
休息一晚,王元叫人引路去看了那些在戰場上受傷計程車兵。肋骨摔斷,手臂被砍,眼睛戳瞎,腿腳還有半截箭槓,刀傷、劍傷、撞傷。觸目驚心,王元當即命人去準備飛機草,豬油,公分石,和粗布之類的物品,他準備即刻醫治這些士兵。
整整一年,王元整日奔波在帳篷和後勤部之間,每天除了睡覺,一直都在當醫生。他可差點忘了自已來幹啥的。
祖權,祖英的孫子,生的高大威猛。這個人從小就不愛讀書,他爺爺希望自已的孫子和自已一樣,透過科舉考試做官,給他請的是京城最好的老師之一。結果呢? 上課時候,他不是睡覺就是捉弄老師。祖英對自已這個孫子真是頭疼不已,又拿他沒辦法,畢竟自已的血脈,總不能綁起來掛樹上,用藤條抽吧,這恐怕不妥,畢竟祖英是國防部部長,這樣做有損名譽。
偶然在京城看見那些將軍身著戰袍,腰別寶劍,手持長鞭,和身後整齊有序計程車兵凱旋榮歸。人群為他們歡呼、為他們自豪。這個時候就連將軍胯下的駿馬也是威風凜凜。這一幕深刻的印在了祖全腦海中。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馳騁疆場才是祖全心中的抱負。
祖全平日活潑好動,只在教堂上死氣沉沉給人感覺快死了似的,一出教堂,整個人生機煥發,神采奕奕。迫不及待的奔赴“戰場”,和玩伴們玩起了扮演戰爭的遊戲,而他總熱衷於將軍一角,只要祖全在,他的朋友們就只能當“士兵”了。
看著孫子這副樣子,祖英也只能撤了那些教授經書的書生,找到兩位好友: 海、陸軍軍長,讓祖全趁他們有空就去身邊學習。這才在後來出了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將軍。
而現在的祖全,還只是個統領一萬人的校尉,此刻他正面對著滔滔不絕的王元,他知道這個人是爺爺安排進自已部隊的,他讓人去打聽了一下王元。聽士兵報告說王元是個神醫的時候,祖全有些漫不經心,醫生來戰場上有什麼用?祖全的部隊裡不缺醫生,每一個部隊都不缺。再聽到是翰林院庶吉士的時候,祖全滿臉疑惑,書生來戰場上有什麼用?書生不就只會在皇帝面前詆譭人嗎?庶吉士又如何?只不過是背後蛐蛐人的能力更強而已。
王元是庶吉士,祖全是校尉,從品級上來說,校尉更高,但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文官基本在皇帝身邊,比較得皇帝青睞,所以他們倆客觀來說是上下級,而主觀上來說是平級。
王元: 校尉大人,兵士的醫療救治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能否給我二百士兵,讓我組織一個突襲小隊協助大部隊?
祖全: 王大人身為庶吉士,衝鋒陷陣要是被敵人擒住,或者死在了戰場上,我如何向皇上交代? 再者以王大人的才學,不說入閣拜相,早晚會任職巡撫尚書。何須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來獲得高官厚祿?
王元: 不瞞大人,王某平日素愛研究些新奇小玩意,前些日子在家閒來無事,便發明出了一種傷殺力巨大的彈藥,所以才向尚書大人請求來邊境,想試試新發明的威力。
祖全: 哦? 你可知我們大明朝的軍隊裡的神機營有火銃,有紅衣大炮。你的什麼新發明,即便能傷人,威力也絕對大不過這兩樣武器。
王元: 此言差矣,大人還沒見到就妄想結論未免有些草率了,正好王某備了兩個來試試效果,祖大人可否隨我出帳一觀?
祖全是不想去的,可又不好得罪這個庶吉士,不然被他記仇以後老去皇帝面前蛐蛐他,他也受不了。
祖全: 王大人相邀,怎能拒絕? 祖某心裡倒是有幾分好奇升起,走吧,看看去。
王元早就命人把手榴彈備好,在帳篷外等候。
他們找了一處空曠的地方,只見王元用手輕輕一拉安全繩,用力向前方投去,五秒後,一朵兩三層樓高的蘑菇雲拔地而起,伴隨巨大的轟炸聲,沙石被震的到處亂飛,煙霧過後地上出現了一個大坑。
祖全看著眼前的場景目瞪口呆,他震驚的不是手榴彈的威力,因為這樣的威力和紅衣大炮差不多。可是紅衣大炮需要五六個士兵才能抬的動,而且一分鐘才能發一次,特別容易炸膛,每發一次彈,士兵都得躲得遠遠的,怕炸膛被傷到。而王元發明的武器,一隻手就能握住,輕便威力還大,這簡直是任何戰鬥都可以完美適配的武器。
祖全: 王大人,這個武器叫什麼?
王元: 這玩意叫手榴彈,怎麼樣,還可以吧?
祖全: 何止可以,簡直是神器,此物威力和紅衣大炮不相上下,卻小巧輕便。如此精細之物,製作出來,恐怕需要花費不少錢。
王元: 我這裡有手榴彈製作過程詳細的開支,你拿去看看,和紅衣大炮的費用對比一下看看?我感覺應該差不多。
祖全接過賬單一看,又命人去後勤部把紅衣大炮的製作開支拿了過來,對比之後驚呆了祖全。
祖全: 王大人真乃天人也!紅衣大炮的費用竟然可以製作十個手榴彈!而紅衣大炮還有養護費用。既然如此,我立刻寫封信給爺爺,請他向皇帝上奏摺,立刻停止大炮的製作,轉而大量生產手榴彈!
祖全對於文官的偏見依然存在,但眼前發生的一切,讓他再有沒有小看王元。
王元: 為什麼你自已不上奏摺,要你爺爺上奏摺?這樣的威力皇帝怎麼著也不會置之不理啊,何須麻煩尚書大人?
祖全: 王大人有所不知,朝廷裡不少人貪功好名卻無真才實學,為了升官無所不用其極,而王大人這次的功勞很大,必定會被那些人所染指,最後落到大人身的就沒多少了。
王元: 害!就這呀。
祖全: 王大人你......
王元: 別誤會大人,王某現在對功名倒是不敢有什麼追求,畢竟人怕出名豬怕壯,我現在沒有什麼能自保能力,可不想被一眾大臣盯上。這樣好了,這個功名你來背,你有尚書大人庇護,那些人再怎麼喪心病狂也不至於敢搶你的功勞。只希望日後我若是遭小人陷害,只希望大人能替我說句公道話,拿功名換取一張保命符,王某覺得倒是很值得。
祖全: 王大人之才,果然名不虛傳。我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王大人不要拒絕在下
王元: 大人請說
祖全: 在下觀王大人才學、謀略、格局、心氣和為人都甚是出彩,想和大人結為異姓兄弟,不知大人如何是想?
王元: 甚好!甚好!祖大人氣宇非凡,高大威猛,舉手投足間盡顯英雄豪氣,未來必定不凡。能與你結拜王某甚為榮幸啊!不知祖兄是何年歲?
祖全: 無需以年歲論輩,既是在下提出的結拜,自然是稱王大人為兄長了!
王元: 如此也好,那今後你我二人便以兄弟相稱吧!
祖全: 嗯,對了,我還得給爺爺寫信呢,我們的手榴彈得儘快製成。
雖說一年的時間王元都在後勤部醫治傷員,不過對於祖全這個校尉的事還是聽說了不少,比如有一次祖全率領五千人被五萬蒙古軍襲擊,他不退反進,蒙古軍隊的將領已經發現了祖全的意圖,但是蒙古士兵們卻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搞昏了頭,看著一直在逃跑的明軍突然氣勢滔天的衝向自已,他們還以為明軍的援軍到了,方寸大亂。祖全趁著他們沒有反應過來,率領剩下一千名兵士從側邊突進,直衝中軍,把在中軍的將領嚇出一身冷汗,不過蒙古軍的將領有著優秀的戰事素養,立馬就鎮定了下來,指揮騎軍前去阻攔祖全。祖全連戰數名蒙古軍的校尉,一路殺進蒙古軍的將軍帳前,蒙古將軍一看抵擋不住祖全的進攻,只得親自上陣與祖全對拼,二人相持不下,連戰數十回合,最終蒙古軍的將軍被祖全斬於馬下!蒙古將軍被斬殺,蒙古士兵軍心打亂,四散奔逃。此站明軍斬首五千餘人,降兵一萬人,剩下的人全逃走了。畢竟蒙古士兵來打仗只是為了搶些生活用品,犯不上以命相博,這是蒙古軍輸了的主要原因。
蒙古將軍帶領五萬人圍剿一千人,在他眼裡這次軍事活動是不需要認真就可以取得勝利的,對於有著豐富戰事經驗的蒙古將軍來說,親自上陣無異於是最鼓舞人心的手段,屢試不爽,他計程車兵也一定會士氣大振,碾碎祖全和明軍。可惜他忘了考慮敵人的處境,忘了祖全和他計程車兵們處在死亡的邊緣,他們心中已經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有的只是拼死戰鬥,殺盡敵軍的無畏。困獸之鬥,置之死地而後生大概就是如此吧。
五千人對陣五萬人,死傷四千餘人,打的蒙古軍四散奔逃,斬殺敵軍五千,俘獲降卒一萬餘,這就是祖全最出彩的戰績。這件事曾轟動全國,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明軍計程車氣,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下令讓祖全當個五品武官。但祖英為了避嫌又怕引起同僚嫉妒,上了封奏摺極力勸阻,表示過於年輕就身居要職,容易傲慢狂妄,目中無人,讓祖全當個七品官曆練歷練,等日後心性沉穩再慢慢提攜,否則會埋沒將才,讓他永遠待在五品的位子上。皇帝看了祖英的奏摺後,深以為然,便讓他當了個校尉。
所以王元對於這個校尉還是比較佩服的,而且他的背景也足夠強大,現在人家要和自已結交,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