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號悄無聲息的來到,此時依然是暑假期間,有錢有閒的年輕人和帶著孩子的大人紛紛走進電影院。

今天是真人版四驅兄弟的首映日。

白頌本來想去電影院看一下觀眾反應的,但從鵬城趕來的楊耀和周朝先一起到了。

白頌又不能真的請他們去看電影,只好老老實實的在辦公室招待這兩位老闆。

楊耀和周朝先雖然不是白手起家,但也是從底層摸打滾爬上來的創業成功人士,沒有因為白頌年輕就小看他。

一見面,兩人就誇起了白頌年輕有為。

白頌也不客氣,張口就笑說自已明明少年時也有為的。

一個小小的玩笑瞬間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來到會客室,三人隨意的落座,王曼妮在一旁端茶倒水客串秘書工作。

“麻煩兩位老哥千里迢迢的跑一趟,我這也沒什麼好東西招待的,老哥別見怪啊。”

白頌不走尋常路,開口閉口就是老哥,差點給楊耀和周朝先兩位商業大佬整不會了。

白頌可以一口一個老哥的叫,但楊耀和周朝先卻不能不懂事。

白頌手上可是掌握著電腦手機最為核心的技術,說是手上握著兩家公司的命脈也沒有問題。

這種情況下,真應了白頌老哥的叫法,管白頌叫老弟,那兩人也沒本事把公司做這麼大了。

楊耀說道:“白總說笑了,什麼招待不招待的,我們未來還要仰仗白總呢。”

周朝先也說道:“我和老楊都是做產品的,好的晶片對我們來說就像是神兵利器一樣。

白總看得上我們,願意和我們合作,那是我們的榮幸啊。”

雖然還沒見過正式的晶片,但兩人直到現在才來海城,也是提前收集過了資訊的。

鵬城作為經濟開發特區,對企業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很多高新科技企業都落戶在鵬城。

王曼妮在鵬城聯絡了那些企業,達成了什麼合作,楊耀周朝先兩人打聽一下就清楚了。

到底有沒有領先白頭鷹巨石集團兩代的晶片,楊耀和周朝先還無法確定,但鵬城工業園區裡的上百家企業都開始做新生產線的訊息,兩人還是打聽的到的。

企業運作的好好的,突然更新生產線,除了技術得到突破,產業進行升級,還能有什麼別的理由?

總不能是企業日子過不下去,準備以新換舊了吧?

確認了王曼妮帶來的技術清單不是畫餅,楊耀周朝先才決定過來海城和白頌親自詳談。

“我覺得電腦和手機是一種偉大的發明,它們的出現大大加速了資訊的流通。

兩位老哥都知道,我是混娛樂圈的,娛樂圈的人嘛,最重要的就是熱度,熱度越高,知名度就越高,賺錢自然也越容易。”

楊耀說道:“白總話糙理不糙,我始終相信隨著計算機的興起,網路媒體會逐步取代紙媒體,成為輿論宣傳的主要戰場。”

這個話題周朝先就沒話說了,他的眼光還看不到未來的智慧手機能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周朝先看來,通靈手機想要發展,一個是提高手機質量,一個是降低生產成本。

在手機功能上,最多就是最佳化下貪吃蛇之類的小遊戲,連給手機加個攝像頭都沒想過。

不過周朝先也不著急,聽楊耀和白頌討論網際網路未來的方向,對他來說也不是沒有幫助的。

白頌給楊耀比了個大拇指,“楊哥有眼光,我的看法和你一樣,但我覺得現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太慢了,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給這個行業稍微提提速。”

“想要加速行業發展可沒那麼容易,現在的電腦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奢侈品,而且電腦對他們的作用也不大,不可能有人花幾個月大半年的工資去買一臺只能用來打遊戲的電腦。”

周朝先說道:“是啊,就算白總的技術能把電腦的生產成本降下來,但也不可能降到和手機一個價吧。”

“為什麼不行?”

白頌反問道:“一部好一點的手機只要五六千,有我的技術支援,電腦價格降到這個位置並不困難。”

“白總的技術清單我們都看過了,如果銳角電腦放棄在晶片,顯示卡等領域的投資研發的話,確實能夠大大的降低生產成本。

但我們不可能放棄自研,白總應該明白我的顧慮吧?”

楊耀的目標是成為和巨石集團一樣的網際網路巨頭,而不是一個電腦組裝工廠,所以銳角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有專門的實驗室研發晶片,顯示卡等零件。

為了保證晶片,顯示卡等技術不落後其他友商,特別是國外的友商,銳角電腦每年大部分的利潤都投入到了研發中。

因為要計算研發成本,所以電腦的價格根本降不下來。

至少在各國電腦相關企業分出勝負,或者出現什麼決定性的技術前,電腦價格是下不來的。

只要有統一電腦市場想法的網際網路企業,就不會放棄自已研發晶片,顯示卡等核心技術。

因為一旦把這種命脈交到別人手上,企業隨時就有可能因為晶片斷貨而被瞬間擊潰。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東煌隔壁的宇宙國的本土計算機企業,就因為和白頭鷹合作放棄了晶片研發,轉頭就被巨石集團吞了整個市場。

有宇宙國的倒黴蛋給大家做了榜樣,稍微有些志氣的企業就不會放棄自研這條路。

白頌當然清楚楊耀的顧慮,大家又不是連體嬰兒,誰會放心把自已的命脈交到別人手裡啊。

前世某國就是利用自家遙遙領先的晶片技術不斷吸血全世界,還動不動卡人家脖子。

放棄了自研的相關下游行業,只能選擇給別人做狗,因為一旦失去晶片工藝,巨大商業帝國就會迅速停轉。

要不是前世的祖國還有無數具備真知灼見的人,肯不計代價的埋頭猛幹,後果如何還猶未可知呢。

可楊耀的顧慮雖然可以體諒,卻不代表白頌就要順著楊耀的思路做事。

“我自然明白楊哥的顧慮,但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發展,一個企業要實現五項全能是一個相當浪費的錯誤選擇。

均衡成長不如突出一點,如果外功可以幫我們提前搶奪市場,那麼等遙遙領先之後,再補修內功也並無不可對吧?”

楊耀和周朝先都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