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點自已的得意之處,這得意的地方,或許是工作上的成就,或許是學業上的進步,或許是家庭的和睦,又或許是某方面的特長。

總之,這些都是人家心裡的一塊寶,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地方,我們要是能在交談中巧妙地提及這些,那就等於是給對方送去了一個甜頭,讓他們心裡美滋滋的。

自尊心這東西,人人得有,誰不希望自已被人看得起、被人尊重呢?

當我們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時,實際上就是在肯定對方的價值和能力,滿足了對方的自尊心。這種滿足會讓對方覺得被重視、被關注,從而對你產生好感。

在電視劇《太平洋戰爭》中,約翰·巴斯隆和羅伯特·萊基兩位士兵的友情,正是透過聊對方驕傲的事情,迅速建立起來的。

約翰·巴斯隆是一位來自紐約的義大利裔士兵,他性格豪爽、勇猛善戰。

在戰場上,他憑藉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瓜島之獅”的美譽。

而羅伯特·萊基則是一位來自加州的書生士兵,他性格內向、善於思考。

兩人在一次戰鬥中相遇,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一次休息時,羅伯特主動向約翰請教起戰鬥技巧。

在交談中,他注意到約翰對家鄉家庭的熱愛,以及他對家庭的責任感。

“約翰,我聽說你家裡有很多兄弟姐妹,你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一定很辛苦吧?”羅伯特問道。

約翰聽後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溫柔:“是啊,我家裡有很多人要照顧。但我很驕傲能夠為他們撐起一片天。”

羅伯特聽後深感敬佩:“你真是個了不起的人!能夠在戰場上勇猛殺敵,還能在家裡承擔起如此重任。我真的很佩服你。”

約翰聽後感到十分開心,他沒想到羅伯特會如此讚賞他,他感到自已與羅伯特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兩人開始聊起了各自的家庭和夢想。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兩人攜手並進、互相支援。他們共同面對生死考驗,在戰場上建立起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最終,他們一起回到了家鄉,與家人團聚並開始了新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獨特的故事,當我們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時,往往可以引發對方的共鳴。

這種共鳴會讓對方覺得我們之間有共同點、有相似之處,從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當我們談及對方所熱衷的、所自豪的領域時,我們實際上是在走進對方的心靈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這種共鳴,如同琴絃上的和諧音符,讓我們的心靈緊緊相連。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說:“當個體體驗到被另一個人深深地理解時,就可能會產生治療性的改變。”

當我們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向對方傳遞一種深深的關懷,這種關懷能夠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善意。

聊對方驕傲的事情時,對方的情緒往往都是積極的、愉悅的。這種積極情緒會傳遞給咱,讓咱也感到輕鬆和愉快。

這種積極情緒的傳遞,能增強人際關係的積極氛圍,讓我們在交談中更加融洽。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我們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時,對方就會變得更加健談,更加自信。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在無意中,觸碰到了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份自豪。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我們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實際上是在幫助對方強化這份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已的價值。

透過交流對方引以為傲的事情,能夠迅速獲得對方的好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實用的情商技巧,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

那麼,該怎樣做,才能運用好這個技巧呢?

在與人交談時,我們得時刻保持警覺,留意對方的言談舉止和表情變化。

透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對方的得意之處,從而找到切入點。

當我們發現對方的驕傲之處時,得找準時機、用恰當的方式提及。

比如,當對方談到自已的工作成就時,我們可以表示欽佩;當對方談到自已的家庭時,我們可以表示羨慕。總之,得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關注。

聊起對方驕傲的事情時,我們還可以適當地分享自已的經歷。這樣不僅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親近感,還能讓交談更加深入有趣。

當然,在運用這一招時,也得注意一些分寸。

我們要根據對方的性格和喜好,來選擇合適的聊天內容。

比如有些人不喜歡被人過多地關注,那我們就得注意適可而止;有些人更喜歡聊些輕鬆有趣的話題,那我們就得及時調整聊天內容。

總之,你得學會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