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關閉這扇血門
詩詞有詭:李白帶來的隱秘冒險 香雪三弄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土腥味讓我對這一客人更加保持警惕,一手拿著明樓盾,一手牽著犛牛帶著客人,向遠方的永寧鎮而去。
一路無話,我能感覺到身後之人的目光,但經驗告訴我,此時沉默才是上策。
按他之前的話所說,他極有可能是血門教派的狂熱信徒,這一路恐怕不僅路途,身邊的人都是危險。
翻過一個小山坡,隔著一個山樑,永寧鎮已映入眼簾。
我回頭看向客人,示意他可以下犛牛,讓犛牛休息一天了。
犛牛休息後,再有半天就可以到永寧鎮了。然而,就在這時,我看到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身上的土腥味越發濃郁。
我心中一緊,直覺告訴我事情可能不妙。
還沒等我做出反應,客人突然發力,將我推下山崖。
我看到那濃郁的土腥味正是他力量的源泉,一條黑色的大蛇。
幸好我早有準備,用手抓住了崖壁,延緩了下落,但身體還是不斷下滑著。
幸運的是,在我下滑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落點,發現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並最終落在上面,只是受了些輕傷。
我抬頭望去,只見客人站在山崖邊,冷冷地看著我。
接著牽起犛牛,向另一個方向走去。
原來,他一直在等待機會搶奪犛牛,現在終於露出了真面目。
也罷,就讓我偷偷尾隨這人,找到血門所在,儘早關閉血門吧!
我強忍著身上的傷痛,用術法翻上懸崖悄悄地跟在他的後面。
客人似乎並沒有察覺到我的存在,他一心只想趕快離開這裡。
走了將近一個晚上,我跟著他穿過了茂密的樹林,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山谷。
在山谷的盡頭,我看到了一座隱藏在山石之間的建築,透過上面明顯的血門符號可以看出,那便是血門教派的所在地。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建築,試圖尋找進入的方法。
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陣嘈雜的聲音,似乎有人在爭吵。我定睛一看,發現客人正與幾個血門教徒激烈地爭論著什麼。
趁他們不注意,我繞到了建築的側面,找到了一扇半掩著的窗戶。
我探頭往裡看去,只見房間裡堆滿了各種奇怪的儀器和書籍,還有一些散發著詭異氣息的血色液體。
最重要的是在房間的盡頭,屹立著一扇開啟的血色大門,上面的骷髏頭正散發著黑暗的氣息。
這一詩詞空間的血門找到了。
看來,這裡就是血門教派的秘密基地。我必須進去,關閉這扇血門。
於是,我拖著受傷的身體吃力的向窗戶上翻去。
正當我準備進入房間時,一聲怒喝傳來。
“誰在那裡?”我心裡一驚,趕緊縮回身子躲起來。
糟糕,被發現了!
腳步聲逐漸逼近,我緊張得手心出汗。
怎麼辦?如果被抓住,後果不堪設想……
突然,我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一塊石頭扔到遠處。
“那邊!快去看看!”腳步聲朝著石頭落地的方向跑去。
我趁機再次翻進窗戶,潛入房間。
血門近在咫尺,我一步步走向它……
然而,就在我即將觸控到血門時,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我彈開。
我摔倒在地,口吐鮮血。
怎麼回事?
難道這血門設有結界?
“哈哈哈,你還真跟來了。”門口,那個詭異的騎犛牛客人牽著犛牛帶著一眾血門教徒居高臨下的看著我。
我掙扎著爬起來,瞪著那個客人,“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客人冷笑著說:“你以為你能輕易關掉血門?這可是我們教派費盡千辛萬苦才開啟的通往異世界的通道。只要透過這扇門,我們就能獲得無窮的力量和財富。”
“你們這是在自取滅亡!”我怒斥道。
“哼,少說廢話。你這個不速之客,既然來了,就別想活著回去。”客人一揮手中的鞭子,示意手下們攻擊我。
我握緊拳頭,準備迎接一場惡戰。突然,我感到一股奇異的能量湧上全身。低頭一看,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把閃爍著神秘光芒的匕首。
“這是……”我心中一陣驚喜,用匕首向血門的結界劃去,隨著教徒們的驚聲尖叫,血門結界轟然崩塌,只留下一地金光。
見此,我急忙拿出懷中的一小瓶鳳凰血,潑灑在血門之上
就在這時,血門發出耀眼的紅光,骷髏發出尖叫,整個房間開始劇烈搖晃起來。
“不好,血門要關上了!”客人驚恐地叫道。
我毫不猶豫地衝向血門,舉起匕首刺向結界。瞬間,結界破碎,血門緩緩關閉。
“不!”客人絕望地呼喊著。
隨著血門的關閉,一切恢復平靜。
客人和其他血門教徒惱羞成怒向我撲來,受傷脫力的我已經無力抵擋,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但想象中的死亡沒有來臨,反而聽到一聲溫柔的牛叫,感受到了臉上溼漉漉的感覺。
看著滿地的血門教徒屍體,和溫柔可愛的犛牛。
我疲憊地癱倒在地,看著手中的匕首逐漸消失,心中充滿了疑惑。
這把神秘的匕首究竟是什麼來歷?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又為什麼會消失?
無數疑問縈繞在我心頭,但此刻我無力思考。我艱難地站起來,牽著犛牛走出房間,離開了這個邪惡的地方。
在附近的山谷裡,美美讓犛牛休息了一天,吃了我從落花村站點帶出的水和食物。
我才準備繼續向永寧鎮進發。
我知道,這場戰鬥並沒有結束。
只要人的貪慾還在,血門內的詭異就還能利用同化人們,最終達到他們將世界徹底侵蝕的目的。
目前我們關閉的血門還是太少,在我們回到現實世界之後,不知道後人能不能關閉所有血門,抵禦血門的入侵。
說實話,我很是擔憂。
但是目下還是先到永寧鎮,完成這三天的犛牛管理者任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