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實在是聽不得孩子這樣哭鬧,心一狠從布袋摸出兩文錢,朝陳安心走去,嫌棄的眼神盯著她,“拿一串。”

“好嘞!”

只要能開張陳安心才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呢,興沖沖的從草靶子上取了一串下來遞給那小孩。

小孩拿到糖串後也不哭了,陳安心提醒他,“這個水果糖串可以慢慢舔著吃哦,外面那層糖味道超級棒的哦。”

小孩子疑惑的眼神看著她,然後點了點頭,伸出舌頭輕輕的舔了舔,“嗯,好吃,娘,真的好吃。”

說著小孩子又繼續大口大口的舔著,那婦人看著自已孩子那享受的樣,忍不住也想嚐嚐。但是看到陳安心那得意的笑,她還是忍住了。

兩人離開後,婦人找了個機會嚐了一口那水果糖串,一嘗就被這甜滋滋的味道吸引了。

“兒啊,娘給你十文錢,你再去買五串,帶回去給你哥哥姐姐也嚐嚐。”

其實婦人家中就只有三個孩子,這買五串顯然是將自已和相公的份也算上了。

小孩子大眼眨巴的看著陳安心,“姐姐,我娘讓我再買五串。”

陳安心一聽,樂呵呵的摸著小孩的頭,“好咧,姐姐這就給你拿。”說完陳安心朝不遠處拐角的地方看去,只見那婦人偷偷往這邊看著。

嘿嘿,陳安心心中暗喜,這婦人肯定是認可她們的水果糖串的,只是礙於剛才那樣對自已的態度所以不好意思親自回來買。

街道上的其他人見到一個那麼小的孩子一下子買了那麼多串,很是好奇,於是就有人想嚐嚐這新奇的東西。

“給我來一串嚐嚐。”一個約莫三十歲的大漢說著。

陳安心收了錢,客氣的給他遞了一串。

大漢接過糖串,臉上帶著都是“單純想試試”的表情。可是誰知那水果糖串一入嘴,那大漢頓了一下,“這味道真甜,入口就甜滋滋的,而且沒有甜過頭而膩了的感覺,你們是用什麼做的啊?”

陳安心知道機會來了,就認真的給他講解著,這東西的製作,說到這用的是蜂蜜和冰糖後,大漢連連稱讚,說怪不得味道那麼美妙。

後來大漢也買了五串,說要拿回去給家中的孩子吃。其他人也紛紛好奇的上前購買,很多人都是先買一串嚐嚐,後來又三串五串,甚至十串的購買。

這一百串不一會都被搶購完了,本來陳安心她們還打算要將街道轉完呢。

就這樣第一天出攤,算是完美的結束了,算了一下賬,

今日帶了一百串來,除去陳安心吃了一串,就是賣了九十九串,一串掙一文錢,就掙了九十九文。

回家路上呂梅和陳安心兩人想到了倉庫裡的三百斤蘋果,想著現在正是個機會可以拿出來。

一會到家後就說是她們在鎮上買的,買來做水果糖串的。

“娘,我總感覺這還缺少點什麼?”陳安心看著自已手上那糖串,想像著上面一個山楂上摞著一塊梨,一塊梨上摞著一塊蘋果,然後又是山楂,梨蘋果。一串六個,想著也沒毛病啊,可是總覺得確少什麼。

呂梅也在想,“以前在街道的時候,那水果串上是不是還撒著白芝麻?”

“對,就是白芝麻。”陳安心恍如大悟,“娘我們再弄些白芝麻,到時候顏值也上去了,價格我們也可以適當的提高了。”

兩人擊掌,意見再次達成一致,很快陳安心又從商城買了兩斤白芝麻。

她們回到了家中後,家裡人就急忙迎了過來,問她們買的怎麼樣,陳安心將草靶子放到他們面前,只見草靶子上只有被木籤插過的洞印,而上面一串水果糖串也沒有。

“賣完了?”大家都有點不敢相信。

“恩,買完了。掙了一百文。”陳安心說著將銅錢擺在他們面前,他們見到後高興的蹦了起來。

看來待會他們幹活就更有動力了,陳安心打算今天下午總共要做三百串,而且要做跟之前那不一樣的。

他們要在水果糖串上多加一種水果,蘋果。

一串還是六個,兩個山楂兩塊梨,兩塊蘋果。而且還要撒上芝麻。成本高了,味道顏值也高了,所以陳安心價格自然得跟著提了。

經過商量最後他們一致決定賣三文錢一串。

但又考慮到有的人經濟有限,或者比較摳搜,所以她們還是會做一點三個山楂,三塊梨或者三塊蘋果的。跟之前一樣不加芝麻還是買兩文錢一串。

“平安鎮就那麼大,所以三百串應該是一天的極限了,咱明天賣三百串總數不變,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做兩百串三文錢的,然後再做一百串兩文錢的,那一百串就做成山楂梨子五十串,山楂頻婆五十串。”陳安心建議道。

“恩,行,就這樣。”所有人都一致認可。

商量好事情飯點也到了,一家人簡單的吃過飯後,就開始忙碌起來。

這時他們家來了個“稀客”,李桃花的閨女,李丫。她模樣也怪清秀的,但也是面黃肌瘦的,年齡個頭和小吉祥差不多。

她一雙眼睛黝黑,看上去也是水靈靈的,若不是長期營養不良導致面板暗黃,估計她也是個小美人胚子吧。

她雙手放在肚子前摩梭著,一雙眸子忽閃不停,看到陳安心朝她看去,她竟有些慌張的低頭,一張小嘴抿得緊緊著。

“李丫?你過來是有事嗎?”

“沒,沒事。”李丫聽到陳安心跟她說話,眸子偷偷的掃向院子,最後目光落在了依靠在堂屋門前的草靶子上。

陳安心順著她的目光看了過去,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李丫肯定是想來吃水果糖串的。

李丫也是個苦命的孩子,三歲死了爹,然後和李桃花回了李家村,卻又被李家人虐待,李桃花也不管不問。

也就這兩年李桃花跟了陳四貴啊,李丫也被帶了過來。在老院那邊經濟雖然不是很好,人也不是很大方,但是也幹不出虐待兒童的事。

可是李丫卻早在李家養成了膽小怕事的性格,有什麼事有什麼想法都不敢說出來,飯點時,李桃花給她吃什麼她就吃什麼,從不敢多言,而且飯後總會主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