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5 年 6 月,清兵的鐵蹄無情地踏入杭州、嘉興、紹興等地,這些地方的人們紛紛向清朝歸附。11 日,多鐸派遣吳兆勝統率軍隊勇猛地攻克了瀘州、和州等地。清兵嚴厲命令江南各州縣實行剃髮令,這一舉動引發了佔領區民眾的強烈反抗。
7 月,嘉定民眾奮起抵抗清兵,但最終無法抵禦強大的敵人,遭遇慘敗,死者數量多得難以計數。3 日,清軍攻克嘉定後,在城破之際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這一事件被稱為“嘉定三屠”。
與此同時,唐王朱律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護下,於福州繼位稱帝,年號龍武,並且得到了南方各個州縣的擁護。然而,此時因清軍的剃髮令遭到南方各省民眾的強烈反抗,而南明龍武政權卻因內部爭鬥激烈,未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被清軍逐個擊破。
8 月,清軍連戰連捷,攻克吉安、撫州、袁州等地,擒獲南明江西巡撫況招。9 月,徽州府向清朝上表歸附,江淮地區已基本被清軍佔領。
1646年 5月清軍決定兵分兩路渡過錢塘江,意圖一舉消滅南明龍武政權。沿江的明軍無法抵擋清兵的強大攻勢,錢塘江防線全面潰退,魯王朱以海只能率領殘部逃往海上。
6 月初一,清軍佔領紹興,並繼續向南圍攻金華,
同月梧州桂王府
新任桂王朱由楥在一場熱鬧非凡的宴客結束後的深夜,身體突然毫無徵兆地出現了異樣。他心中深知自已的病情已經到了極為危險的地步,於是急忙召喚瞿式耜進入王府,準備囑託後事。
瞿式耜匆匆趕到,朱由楥緊緊握住他的手,淚水如泉湧般流淌而下,聲音顫抖著說道:“孤負先生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愧疚和無奈。
緊接著,朱由楥一面注視著站在一旁的慕辰,一面鄭重地對瞿式耜說:“國家的事務,一切都聽從瞿先生的處置安排。”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瞿式耜的信任和期望。
接著,朱由楥又說道:“孤在這一世猶如再生的伽藍,而王則是第一羅漢,先生要好生輔佐他啊。”說完這句話,他的目光再次停留在瞿式耜身上,彷彿想要將自已最後的囑託深深烙印在對方的心中。
瞿式耜聽聞這番話,內心充滿了感動和感慨。他深知朱由楥對自已的知遇之恩重如泰山,這份信任和期望讓他倍感責任重大。
身在一旁的慕辰,靜靜地凝視著那即將燈枯的朱由楥,心中猶如打翻了五味瓶般複雜難言!其中既有深深的不捨,又有難以抑制的激動。
不捨的是三哥朱由楥,自從 1643 年自已來到這裡,已經與三哥朱由楥共同生活了整整三年。在這三年的朝夕相處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朱由楥對自已那份深厚的感情。
朱由楥對自已關懷備至。他們一起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樂。每一個回憶,都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慕辰的心中,閃耀著溫暖的光芒。
而激動的情緒,則源自於他意識到,屬於自已的時代在這一刻就要來臨了!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
慕辰心中湧起一股豪邁之情,他渴望在這個新的時代裡展現自已的才華和能力。他期待著能夠施展自已的抱負,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可能佈滿荊棘,但他毫不畏懼。他相信自已的智慧和勇氣,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慕辰的心情如同澎湃的浪潮,激盪著他的內心。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珍惜這個時代賦予他的機會,不辜負三哥朱由楥的期望。
他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精神,去追求自已的夢想,去創造屬於自已的輝煌。
慕辰深知,未來的路途遙遠而漫長,但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他將懷揣著對三哥的期望和對時代的憧憬,勇敢地踏上征程,去迎接屬於他的挑戰和榮耀。
在這個新的時代裡,慕辰將用自已的雙手書寫屬於他的傳奇篇章。
他相信,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已的理想,成為這個時代的主角。
7 月 16 日清軍攻克金華。城破後,清軍以金華軍民不服為由,再度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死者多得難以計數。
8 月,清軍繼續南下進攻福建。隆武帝聽聞清軍到來,自覺無法長久堅守,便率領部隊逃往贛州。18 日,清軍在汀州追上隆武帝,並將其擊殺,南明隆武政權就此滅亡。
國之大業,須臾不可無主,其繼承製度猶如鋼鐵般堅固,不可撼動。按照彼時的規矩,皇位理應由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後裔來承襲,這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
然而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後裔竟然僅剩下朱由榔一人。
此時,兩廣總督丁魁楚心急如焚,他深知國家需要一個領導者來穩定局勢。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懇請桂王朱由榔監國,以拯救這動盪不安的局面。
與此同時,廣西巡撫瞿式耜也表達了同樣的意願。他言辭懇切,態度堅決,懇請桂王朱由榔承擔起監國的重任,帶領國家走出困境。
不僅如此,巡按(御史)王化澄與呂大器也紛紛發出了懇請桂王朱由榔監國的聲音。
另外,桂王府的張敞以及何騰蛟等人也紛紛嚮慕辰跪下磕頭叩請。他們滿懷虔誠與敬畏,希望已經成為桂王的慕辰能夠監國。
這一刻,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慕辰身上。他感受到了眾人的期望和信任,而他必須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
最終,慕辰決定接受眾人的懇請,擔當起監國的重任。
1646年 十月十四日,慕辰在廣東肇慶稱監國。以丁魁楚為首席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瞿式耜為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同時任命了各部院官員。劉熙祚為湖南總督,何騰蛟為廣州總督,呂大器為廣西總督,楊國威為雲南總督。
王化澄為戶部尚書,王夫之為工部尚書。張敞為刑部尚書,文安之為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