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慕辰微微轉頭,目光投向旁邊製造局的官員,輕聲詢問道:“此處手藝最為精湛的工匠,給我找個過來。”

沒過多久,官員便迅速找來了一名工匠,恭恭敬敬地說道:“殿下,這兩位工匠的手藝堪稱最佳。”

慕辰輕聲“嗯”了一聲後,接著開口問道:“你們叫什麼名字?”

其中一名工匠趕忙回答:“回殿下,我叫杜受田。”

慕辰的目光移向官員,手指著他問道:“那麼你呢?”

官員連忙躬身回答:“回殿下,我叫錢北。”

接著,慕辰挺直了身軀,鄭重地說道:“杜受田我任命你製造局管事,和錢北一起負責製造局的大小事務。”

杜受田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能被殿下封為管理人員!在大明,工匠向來只有被管理的份兒,哪曾想過有今日這等殊榮。

杜受田心中激動萬分,他不禁想起自已多年來在工匠生涯中的辛勤努力。無數個日夜,他埋頭鑽研技藝,只為追求更高的工藝水平。如今,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殿下的認可,這是何等的榮耀!

“多謝殿下信任,我一定不負殿下所望”杜受田感激的說道。

慕辰在鄭重地任命了新式製造局的官員之後,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與製造局工匠們共同研發新式火器以及新式鍊鋼技術的工作中。

在寬敞而繁忙的製作局內,慕辰充滿熱情地與工匠們緊密合作。他深入瞭解每一個工匠的技能和專長,與他們共同探討創新的思路和方法。

慕辰與工匠們一同深入研究各種材料和技術,不斷嘗試不同的組合和實驗。他們仔細分析傳統火器的優缺點,尋找改進的空間。

為了實現新式火器的研發,慕辰組織了多次研討會和實驗。在這些會議上,工匠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已的見解和經驗。他們共同探討如何提高火器的射程、精度和殺傷力。

與此同時,慕辰也積極參與到新式鍊鋼技術的研發中。他深知優質的鋼材對於製造高效能火器的重要性。

慕辰與工匠們一起探索新的鍊鋼工藝,嘗試不同的原料和冶煉方法。他們關注每一個細節,從溫度控制到材料配比,力求達到最佳的效能。

在這個過程中,慕辰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有時候,實驗結果並不如預期,他們需要不斷調整方案,重新嘗試。

然而,慕辰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態度。他鼓勵工匠們不要氣餒,相信透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一定能夠取得突破。

在這段時光裡,廣西巡撫瞿式耜迅速地送來了數量眾多的各類物資以及大量的銀兩,以此來協助桂王成功渡過這一次的艱難困境。與此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工匠也被一併送了過來。

公元 1644 年,英勇威猛的闖軍在李自成的統率之下,以銳不可當之勢一舉攻陷了京師。而就在這一年,明朝的崇禎皇帝因走投無路,最終選擇了上吊自殺這一悲慘結局!

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縊身亡後,留都南京的明朝官僚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年號“弘光”。

同年,吳三桂率領著強大的關寧鐵騎和清軍部隊,與闖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成功擊敗了李自成的闖軍,並使其遭遇大敗。此後,清軍順勢佔領了京師。

另一邊慕辰率領工匠們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工匠們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不斷改進設計,最佳化工藝流程。

終於,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新式火器燧發槍和新式鍊鋼坩堝鍊鋼法技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坩堝鍊鋼法是一種鍊鋼技術,它涉及在石墨黏土坩堝中熔化金屬料以產生鋼水。將滲碳鐵料切成小塊,放入封閉的黏土坩堝中,透過外部加熱使鐵料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形成高碳鋼水。隨後,鋼水被澆鑄成小錠並鍛打成所需形狀。在熔鍊過程中,石墨碳還起到還原劑的作用,能夠去除鋼中的氧和其他夾雜物,從而提高了鋼的質量。

新式火器燧發槍在紅毛的幫助下射程和殺傷力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具備了更強的戰鬥力。

就在這時,一個令人痛心的訊息也如暴風驟雨般傳來——崇禎皇帝上吊自殺身亡!這個訊息如同一道驚雷,在整個大明王朝的上空炸響。

當這一驚天動地的訊息傳到桂王府時,引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動。桂王府內的人們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驚愕和絕望。他們無法相信,京師竟然如此輕易地被攻陷,而皇帝也以如此悲慘的方式結束了自已的生命。

而對於桂王朱常瀛來說,這個訊息更是如同一記沉重的打擊,狠狠地砸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體原本就虛弱多病,如今更是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朱常瀛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絕望。他靜靜地坐在王府的書房中,凝視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崇禎皇帝,那個曾經統治著這片廣袤土地的君主。朱常瀛對他充滿了敬意和忠誠,而如今,皇帝的離去讓他感到一種無法言喻的孤獨和無助。

他也想到了自已的責任和使命。作為桂王,他肩負著守護一方土地和人民的重任。然而,面對如此艱難的局勢,他不知道自已是否有能力承擔起這份責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朱常瀛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他常常夜不能寐,沉浸在對過去和未來的憂慮之中。

桂王 朱常瀛感到自已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似乎時日已經所剩無多。在內心深處的一股強烈衝動驅使下,他喚來了自已的三子朱由楥和四子朱由榔。

慕辰默默地注視著時日無多的這位便宜父王,心中仍舊五味雜陳,情感交織。他知曉朱常瀛的病情已經無法挽回,一股無法言喻的沉重感籠罩著他。

在那個靜謐而莊重的時刻,朱常瀛用盡全身力氣,艱難地開口說道:“今日喚你們前來,乃是我深感自已大限將至,不得不向你們交代一下後事。老三朱由楥自幼便多病纏身,我深知他的身體狀況不佳。而在我離去之後,府中大小事務便需由榔兒負責。”他的聲音低沉而顫抖,透露出對兒子們的深深關切和對未來的擔憂。

慕辰靜靜地站在一旁,心中思緒如潮水般湧動。他想起了與朱常瀛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歡笑和溫暖瞬間在他的腦海中閃現。然而,如今面對這位即將離去的父王,他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無奈。

朱由楥的臉色蒼白,眼中透露出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父親的眷戀。他深知自已的身體狀況,也明白父親的決定是出於對家族和府中事務的考慮。

朱由榔則默默地聆聽著父親的遺言,他的眼神堅定而沉穩。他知道自已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他也決心不辜負父親的期望,盡力守護大明和府中的安寧。

朱常瀛接著說道:“榔兒,這段時間你聰慧果乾,把永州和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我相信你有能力承擔起這副重擔。府中眾人的生計、家族的聲譽都將依賴於你的決策和管理。我希望你能以公正、仁慈之心對待每一個人,維護家族的團結和繁榮。”

慕辰看著朱常瀛,心中湧起一股敬意。他意識到這位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牽掛著大明,王府的未來,為兒子們著想。

朱常瀛的目光緩緩掃過兒子們的臉龐,彷彿要將他們的模樣深深印刻在心底。他喘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希望你們兄弟二人能夠相互扶持,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守大明的尊嚴和榮譽。”

在這一刻,整個房間都瀰漫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兒子們默默地聆聽著父親的遺言,心中充滿了悲痛和堅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