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安排了一支由百餘人組成的使團,肩負使命,攜帶著豐厚的物資與精美的禮物,渡海前往御圖國。

他們的目標是進行議和談判,並且期待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

然而,御圖國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他們並沒有和平議和的想法,反而扣留了大周的使者,並且派出了使者,提出了條件之苛刻、且無理的議和條件。

彷彿御圖國在故意試探大周的底線,或是根本無意達成和議。

除了要求在大周劃分領地並駐軍外,御圖國還要求大周每年上供,這種事只有附屬國才會做的事情。

他們要求大周每年上供大量的物資和金銀,這些珍寶和財富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都感到肉疼。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御圖國還要求大周進貢大量的鐵礦,甚至是珍貴的大周特有的玄鐵。

更令人髮指的是,御圖國竟然還提出要求,讓大周進貢大量的人口以供驅使。當御圖的使者提出這一要求時,他的臉上竟然還帶著輕蔑的笑意,彷彿在他的眼中,大周的人民只是可以隨意買賣的商品。這種無理的要求和輕蔑的態度,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無比的憤怒和屈辱。

大周的官員們聽到御圖國如此無理的要求,無不氣得臉色鐵青!怒火中燒!

文官們一個個臉漲得通紅,而那些武官,他們本就是性情中人,哪裡受得了這種侮辱?氣的恨不得上去把御圖使者揍一頓。

雲百淨更是氣得臉色鐵青,額頭的青筋暴突,這是在大殿之上,文武百官俱在,此刻一旦選擇忍讓,選擇答應的話只會換來御圖國更多的貪婪與無禮。

御圖國顯然對自已的戰力有著絕對的自信。

雲百塵等人之前歷經千辛萬苦,從危機四伏的禹州雪山中帶回來的東西便是御圖的底氣。

經過演練之後,雲百淨便明白,御圖國的炸藥和大炮的威力巨大,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讓人心驚膽戰。

想想南國那些騎兵,僅僅是騷擾大周邊境,就讓大周軍隊頭疼不已。

早些年,大周與南國邊境時常衝突起摩擦,烽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

而近些年,之所以能夠有所緩解,也不過是因為雙方達成了暫時的議和協議。

面對御圖國這樣獅子大開口的無理要求,雲百淨雖然內心憤怒,但仍試圖保持冷靜,打算與御圖國進行談判,講明利害關係,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御圖的使者們則顯得氣焰囂張,他們憑藉著手中強大的武器,似乎完全不將大周放在眼裡。

他們的臉上掛著輕蔑的笑意,彷彿已經勝券在握,只等大周乖乖就範。

“你們御圖張口就要我大週一座城池!竟還恬不知恥地要求各種兵器,乃至百姓!你們憑什麼如此囂張跋扈?我們大周不是你御圖的附庸國!”一位尚存理智的官員終於忍不住,義憤填膺道。

憑什麼?

對啊,憑什麼?

是因為御圖國武器威力巨大,讓他們有了恃強凌弱的底氣。

雲百淨道:“你們御圖國與其說是想要議和,不如說是在試探我大周的底線。你們妄圖透過這些無理的要求,來看我大周是否能夠妥協退讓。如果你們的要求我大周都能答應,只怕我大週會從此被你們御圖國完全拿捏,變成你們的附屬,任由你們奴役擺佈!”

......

北州邊境終於還是爆發戰爭。

沿海地區的寧靜被來自海上的猛烈炮轟徹底打破,昔日繁華的港口如今已是一片狼藉,硝煙瀰漫,火光沖天。

這場戰役一打就是半年,大周與御圖國在北州的土地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儘管大周軍隊英勇抵抗,但無奈御圖國的武器太過先進,火力兇猛,使得北州的防線節節敗退,幾乎淪陷。

戰火之下,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雲百淨的面色陰沉如水,他深知,即便是現在,大周也絕不能答應御圖國那荒謬的條件,現在更是不能屈服。

這半年來,大週一直在被動防禦,面對御圖國的猛烈攻勢,他們堅守著每一寸土地。

好在,經過楚御器等能工巧匠的不懈努力,終於透過大周的現有資源,完成了炸藥的研製,有了反擊的可能,並且有了談判的籌碼。

......

御圖之前的暗探對大周做過深入的瞭解,所以對於大周的地形瞭如指掌。

所以一開始他們在短短半個月內就迅速攻下了北州沿岸的大片區域,勢如破竹。

並且在一個月內,他們幾乎就佔據了半個北州,大周的防線岌岌可危。

不過幸好,雲百塵和薛墨反應迅速,果斷行動,讓御圖國的軍隊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御圖人本以為可以憑藉著大炮等先進武器,一路勢如破竹地殺入京城,卻沒想到他們竟然被困於北州。

當初聽完御圖國提出的要求,薛墨等人都覺得欺人太甚,簡直令人髮指。

他們雖然不在朝堂之上,但也能想象到御圖使者那囂張的氣焰。

談判最終沒有談攏,大周堅決拒絕了御圖國的無理要求。

果不其然,一月後御圖率領大軍壓境,炮轟北州邊境。

因為武器差威力差距巨大。大週一時無法防守,沿海地區失守。

之前繳獲的大量炸藥,雲百塵帶了部分前往戰場,剩餘的讓楚御器做研究。

御圖之所以如此囂張,無非是因為其強大的戰鬥能力。

戰爭如同猛獸,一旦爆發便會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無盡的苦難。

薛墨深知這一點,因此他打算採取拖延戰術,將御圖國的軍隊困在北州,消耗他們的實力和士氣。

同時,他也在等待楚御器儘快研製出炸藥,以增強大周軍隊的戰鬥力。只有等炸藥製作完成,大周軍隊才能在與御圖國的談判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讓御圖認清大周的實力,認為其有一戰之力,這樣雙方才能對等,才可能和平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