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禹州雪山4
今天又是為神君飛昇發愁的一天 石小小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你們到底找什麼山貨?這在往上就是雪女娘孃的地盤了,上不去了。”
“老許,我們想去靠海的一端,地圖顯示,需要翻過雪山,可以有捷徑?”
據地圖所繪,唯有穿越這座雪山,若是想要在茫茫雪山中尋找御圖存放炸藥之地必然十分艱難。
但既然御圖從海上運送炸藥,想必沿途必有痕跡。
“說到靠海那邊,確實存在一條繞行的路徑,但那路程怕是要比直穿雪山多出不止一倍。我們這些人所攜帶的乾糧,若選擇繞行,恐怕難以支撐往返所需。”
老許的眉頭微微蹙起:“而且,你們所求的山貨,這裡已經算是深入腹地,種類繁多,品質上乘。再往深處去,不僅山路更加崎嶇難行,風雪無常,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性命之憂。”
雲百塵:“為何說在往上便是雪女娘孃的地盤?”
常風楊:“莫非這雪山深處真的藏著一位神秘莫測的雪女娘娘,你親眼見過?”
老許搖了搖頭:“那可是雪女娘娘,我自然是未曾親眼見過娘娘的真容,但村裡的老人們口口相傳,那些膽敢踏入她禁地的人,無一例外都遭受了可怕的懲罰。”
“就拿我隔壁的劉瞎子來說吧,他年輕不小心去了趟禁地,結果回來後就徹底失明,眼睛瞎了。都說,這是因為他冒犯了雪女娘娘,被施予神罰,作為對他不敬之舉的懲罰。”
“不少人不信邪,去了以後都瞎了,不過時間不長有些後來不知怎的好了,但以後就再也不敢去了。”
佟小小:“是不是也是幻覺啊?薛大人不是解釋了雪女娘孃的傳說麼?這也是有原因的對吧?”
薛墨:“我們決定穿越雪山,放心,雪女娘娘並不存在,這次不會出現雪女娘孃的懲罰的。”
他從包裡翻出一件黑色的衣衫,只見他雙手指尖用力,如同剪刀般鋒利,利落的將那件黑色衣衫一條條地撕成細長的布條。
佟小小:“哎呀薛大人,這麼好的衣衫撕了作甚?”
身邊眾人也是頗為不解。
他一遍動作,一遍給眾人解釋:“老許提到的,應當是是雪盲症,這是一種由於長時間直接暴露在強烈的雪地反射光線下,導致眼睛受損的疾病。”
“當我們繼續向上攀登,樹木和植被將逐漸減少,海拔不斷升高,眼前所見幾乎全是白茫茫一片,這種環境極易引發雪盲症。\"
“不過,雪盲症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逆的。只要及時採取措施,比如佩戴護目鏡減少光線刺激,並給予眼睛充分的休息,大多數患者都能夠逐漸恢復視力。當然,這也取決於個體的身體狀況和受損程度。”
“至於老許提到的劉瞎子,或許他本身眼睛就存在一些問題,再加上雪盲症,才導致了不可逆的損傷。”
“出發前,大家可以將這些撕好的黑色布條纏繞在眼睛周圍,利用它們來過濾掉部分刺眼的雪地反射光線。”
他繼續叮囑道:“如果在行進過程中,有人感到眼睛不適,閉上眼睛,讓眼睛得到休息。切記,千萬不要長時間直視雪山。”
老許:“嗯......你這樣解釋,倒也合情合理,看來你對雪山的瞭解不少呢。”老許之前覺得幾人有意冒犯雪女,沒有仔細想薛墨的話,但這次卻聽了個全須全尾,覺得是有幾分道理。
“既然你這麼厲害,我再補充一點,看看你是否也能解釋的通。”
老許故意賣了個關子:\"除了你說的雪盲症之外,雪山之上還隱藏著許多其他潛在的危險。我且考考你,據說雪女娘娘她守護著這片雪山,對任何打擾她安寧的行為都會給予嚴厲的懲罰。因此,我們要保持安靜,避免大聲說話或高聲呼喊,以免驚擾了她的沉睡,若是驚擾了雪女娘娘會被漫山的雪活埋!”
“老許所說的,其實是雪崩吧。” 薛墨接過話茬,目光凝重地望向遠方那片銀裝素裹的雪山,“雪山之上,常年積雪堆積,形成了複雜的應力結構。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微小的擾動都可能成為觸發雪崩的導火索。因此,我們不要大聲說話、動靜不可太大。”
薛墨:“當我們高聲呼喊或製造過大的聲響時,聲波會在積雪中傳播,並可能引發積雪內部的共振。這種共振會破壞積雪的穩定性,導致積雪層之間的黏結力減弱,最終可能引發大面積的雪崩。”
老許說要考考他,薛墨用了一些專業名詞,果然,聽不懂的最為高深。
老許雖沒全聽明白,但大概能知道其意。
佟小小率先拍了拍手,覺得薛墨說的太精彩了,又擔心聲響太大,引發了他們口中說的雪崩,趕忙住手。
“哎呀,你這小子,莫不是雪山走出去娃娃?” 老許驚訝道。
薛墨還真不是,薛墨其實是南方長大的,雪景都少見,冬日下雪了也都只是薄薄一層,只是後世祖國強盛,科技發達,即使不在雪山,也可觀雪景了,且天南海北的知識都有所涉獵。
薛墨聞言,輕輕一笑,搖了搖頭,用了之前的老藉口:“我不過是個喜歡四處遊歷的人,平日裡愛看些雜七雜八的書籍,其中不乏關於雪山的記載與描述。許是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對這些瞭解了。”
“嗯,聽你這麼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 老許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緩和了許多。
他仔細打量了薛墨一番,似乎在重新評估薛墨的可信度:“既然你對雪山有所研究,又如此篤定這黑布保護我們不會瞎眼,那我老許便信你一回!”
他揮了揮手,示意大家按照薛墨的建議行動起來:“大家聽好了,都按照他說的做,把黑布裹在眼睛上,我們繼續趕路,天黑之前,看看能不能找到躲避的地方,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
一行接近二十來人,在雪山上留下了一串長長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