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軍令狀
偷聽心聲,我娘造反成功了 從小我就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眼看著事情一步一步的向著他們原先所設想的方向發展,石煜的眼角眉梢都帶著些許得意。
相比之下,葉無雙的表情管理就要好得多,至少趙惟青沒有從他的臉上看出太多參與痕跡,有的只是憂國憂民,是對國家大事的關心。
“陛下,建立騎兵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在邊關,擁有騎兵的隊伍,能夠發揮更大的戰鬥力,所以我認為,僅僅五千匹戰馬,只能作為初期使用,後續還要繼續增加騎兵的數量,以確保每一個大營,都至少能夠擁有騎兵。”
“但三個月的時間還是太長了,突厥一直對咱們大楚朝虎視眈眈,這先期的五千匹戰馬,至少要在一個月內徵集完畢並投入訓練,保證半年後就能上戰場,而之後,每三個月增加兩千匹以上戰馬投入訓練和使用,在三年內,讓咱們大楚朝的騎兵數量增加至五萬人,才能真正達到震懾鄰國霄小的目的。”
石煜安排的官員立即對這個意見表示同意。
看著一群群附和的官員,趙惟青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至大楚朝第六任帝王楚文帝時期,出現藩王擁兵叛亂的事情後,整個大楚朝的風氣就由重武輕文轉為重文輕武,除了必要的投入,已經很久沒有在軍事上進行大的投入了。
平心而論,趙惟青覺得建立騎兵是一件好事情,突厥之所以敢如此頻繁的騷擾邊關,就是因為他們擁有騎兵。
但是一個長久沒有進行軍事投入的國家財政,如今突然要增加對於騎兵的投入,需要更改的事情有許多。
至少在未來三年,戶部的財政計劃也要加上這一部分的內容。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水草豐美,適合養馬的地方基本都在域外,大楚朝境內並沒有適合大規模養馬的地方,再加上之前朝廷不重視,大楚朝內養馬的極少,短期內要湊齊這麼多的馬匹,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都是小問題。
現如今趙惟青最擔心的問題是,騎兵的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期追加投入的事情,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戶部,兵部財政資金的投入,這個騎兵營也發揮不了他應有的作用。
可大楚朝長期以來實行的重文輕武的策略。
如今突然轉向,真的能夠堅持下去嗎?
他對石煜持懷疑態度。
兵部尚書鍾源家中世代從軍,是從軍隊中一路摸爬滾打上來了,說話很有分量。
此刻他主動站出來。
“陛下,此舉為國為民,善莫大焉,臣保證,等到戶部將戰馬徵集到位,便立即投入訓練,保證在半年內,拉出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為此,臣可以立下軍令狀。”
趙惟青無語的看著多年的好友,內心腹誹。
老林啊,我知道你們兵部多年不受重視,已經好久沒有像樣的政策了,可你也要考慮考慮我的感受啊。
林源回了他一個歉意的眼神。
老趙啊,對不住了,如今兵部好不容易天時地利爭取到這麼大的一個政策,那可是五萬騎兵,誰不眼饞。
至於人和。
你先受罪徵集戰馬,到時候我也跟著一起想辦法。
鍾源突然跳出來,石煜是十分開心的。
最重要的是。
“趙尚書,既然鍾尚書都敢立下軍令狀,那一個月內交付五千匹戰馬,你可敢立下軍令狀?”
周長明不甘寂寞的再次跳出來。
“我記得趙尚書夫人孃家,就是西北之地,那邊擁有草場,肯定也有上好的良馬,一個月五千匹戰馬,對於趙尚書而言,不過是易如反掌之事,這個軍令狀,趙尚書當立。”
嘿嘿,立了軍令狀,完不成難逃一刀;不立軍令狀,我看這趙惟青怎麼丟的下這個臉。
狗皇帝期待的看向趙惟青,“趙尚書意下如何?”
看著石煜得意洋洋的模樣,趙惟青滿腦子想的都是狗皇帝設計趙家滿門,你以為一切都在你的計劃當中,又何知我們不是將計就計呢?
“承蒙陛下厚愛,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付於臣,雖然此事艱難曲折,但臣與戶部官員必定竭盡全力,為大楚的騎兵建設,為大楚的繁榮昌盛出力。”
“但騎兵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臣懇請陛下恩准,將此事作為軍事大事,釋出聖旨,保證之後大楚朝對騎兵的穩定財政投入,以期發揚騎兵之威力,揚我大楚之雄風!”
石煜有點傻眼,這個聖旨一發布,以後每年國庫都會撥出一大筆銀子用於騎兵的建設,這邊的支出多了,別的地方的支出自然也就少了。
可轉念一想,一個月五千良馬,這個事情,放在大楚武德充沛,國力強盛之時尚且還能做到。
可如今……
他不再疑慮。
“趙尚書若真能按照葉大人所說,在一個月內徵集五千良馬,並在三年內徵集不少於五萬匹良馬,這是大功一件,每年穩定的軍費支出,本也是朝廷之責,準了。”
“但趙尚書也要知曉,軍國大事無兒戲,這個軍令狀一旦簽署,如果你沒有完成,律法無情,連朕也保不住你。”
看著石煜假惺惺的嘴角,趙惟青輕蔑一笑。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全力以赴。”
這一場朝會,好幾方都挺滿意。
石煜覺得給趙惟青挖了一個大坑。
鍾源得到了能持續投入騎兵軍費的聖旨。
就是趙惟青這邊……
下了朝,鍾源就帶著禮物來尚書府道歉,雖然他有點不明白,為什麼談這樣的大事兒,趙惟青要讓尚書府的全家人一起來參與。
特別是那個看起來只有一個多月的嬰兒,他能聽得懂嗎?
但這事兒本來就是他對不住好友,好友的性子他也知道,不是完全信得過的人,他不會冒然讓他們瞭解這些事情的。
這其中,還有好友的兒子和侄子,兩位少年都是青年才俊,正是應該建功立業的時候,多瞭解這些國家大事挺好。
“惟青兄,一個月徵集五千匹戰馬,這個事情,你有什麼頭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