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豈敢高攀
美人清冷,王爺日日相思 竹西處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沈雲林受了李貴妃的大恩,自然不能拒絕:“是,不知娘娘有沒有什麼想看的歌舞?”
翠煙笑道:“沈姑娘無需準備,明兒去陪著娘娘說說話即可。”
“是。”沈雲林應下。
李貴妃的吩咐,沈雲林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早便起了床。
青柳拿出一件茜紅色繡海棠花留仙裙:“姑娘,奴婢瞧著這顏色,也能襯得您的氣色好些。”
沈雲林卻搖頭道:“還是穿那件淺碧色的杭稠月華裙吧。”
將頭髮挽了一個單髻,插上白玉如意簪便出了門。
裝扮妥當後,由小太監帶領著,一路往玉堂宮去,只見碧瓦朱簷,雕欄玉砌。
走進玉堂宮之後,有一段高闊的廊道,穿過長廊,便來到了玉堂宮的正殿長明殿。
殿內放置了不少的冰盆,沒有外面的炎熱,只覺涼意襲人。
李貴妃身著一襲金枝綠葉雲錦石榴裙,裙襬上石榴花的刺繡精緻又華美。
梳了一個牡丹頭,頭戴金絞絲點翠鑲嵌紅寶石的頭面,耳下也是一對顏色極為通透的紅寶石墜子。
眉眼生得極為明媚嬌豔,瓊鼻朱唇,豔若桃李。
她端坐主位,手邊放著一杯清茶,正徐徐散發著淺淡的茶香。
沈雲林上前兩步,按規矩行禮道:“民女沈雲林,給李貴妃娘娘請安,貴妃娘娘萬福金安。”
李貴妃抬抬手:“起來吧,走近些,讓本宮好好瞧瞧。”
沈雲林依言走近,李貴妃點頭笑道:“果然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就算是穿得這樣簡單,還是賞心悅目啊。”
“民女蒲柳之姿,娘娘謬讚了。”沈雲林垂首道。
李貴妃話鋒一轉,問道:“你可知道,本宮為何要救你?”
“臣女愚鈍......”
“你可知道昭王?”李貴妃轉而問道。
沈雲林微微蹙眉:“略有耳聞,民女聽說昭王曾經在常駐邊關,在戰場上十分驍勇,屢立奇功。”
“後來因受傷,一直在京中休養。”
李貴妃笑道:“是了,昭王的事蹟,閨閣中的小姐們也都知道。”
“傳聞中昭王可是不可多得的美男子,不知是多少女子的‘春閨夢裡人’呢。”
“你長得這樣美貌,讓你去伺候昭王可好?如此倒也不算辜負了。”
這位昭王趙承璋,是先皇的六皇子,當今聖上的六弟。
從前可以說是驍勇善戰,也立下過幾回功勞,被封為武昭王。
可是自從受傷之後,便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整日裡和京城裡的紈絝子弟混作一團。
京城裡的秦樓楚館,賭坊茶樓,沒有這位王爺不去的。
沈雲林聽到這裡,終於明白李貴妃為何要救下自已了。
“昭王殿下乃是天潢貴胄,民女不過是罪臣之女,豈敢高攀?”
“罪臣之女?是了,如今你的家人已經被流放至嶺南,想必還在吃苦受罪。”李貴妃居高臨下,好整以暇的看著沈雲林。
“不過......也不是毫無辦法,就看沈姑娘願不願意了。”
沈雲林心下猜到了幾分,面上仍然是不動聲色:“還請娘娘明示。”
李貴妃氣定神閒:“只要你肯去伺候昭王,本宮便可以稟明皇上,好好查一查你們沈家的事情,如何?”
既然能找到自已,那李貴妃自然也能找到自已的家人。
這件事輪不到自已選擇,若是不答應,只怕父親弟妹很快就會出事。
在皇宮裡,宮禁森嚴,自已沒有家族沒有權勢,也找不到旁的法子。
若是能出宮,說不定還能打聽到外面的情況,或許還能想到辦法。
沈雲林秀眉微蹙,雙手微微握成拳,又緩緩鬆開,回道:“民女但憑娘娘吩咐。”
李貴妃嫣然一笑:“不愧是沈學士的女兒,果然識時務。”
“既如此,這兩日本宮會安排熟知王府規矩的嬤嬤來,你便好好學學。”
“對了,入了昭王府,你也該憑著你的本事替本宮探聽些訊息回來才是。”
“否則,豈不是辜負了本宮對你的栽培。”
“若是辦得好了,你家人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沈雲林叩首道:“民女必當盡力而為。”
李貴妃滿意的笑了,笑容明豔:“本宮那個不爭氣的妹妹,也在昭王府,可是一點訊息都探不到。”
“終究太張揚了些,還是要你這般柔順的美人,才能讓男子放下戒心啊。”
“好了,說了這會子話兒,本宮也乏了,你便退下吧。”
沈雲林恭敬行禮:“民女告退。”
走出長明殿,沈雲林只覺得腳步虛浮,青柳趕緊上前扶住了她:“沈姑娘,你沒事吧?”
感覺到沈雲林掌心一片濡溼:“怎麼出了這一手的汗?奴婢扶您回去休息。”
回去的路上沒有了小太監,只有青柳陪著她。
走在熾烈的陽光下,沈雲林才慢慢回過神來。
事已至此,不管那昭王府是龍潭還是虎穴,自已都是要闖一闖的。
既然要入王府,總要想辦法先了解。
沈雲林問道:“青柳,你在宮裡可曾見到過昭王?”
“姑娘怎麼想起問這個?”說著,青柳搖搖頭:“昭王十五歲便出宮建府,如今已經二十有二。”
“奴婢才入宮三年,並沒有機會見到。”
“而昭王出宮建府之後,就去了邊關,後來又受了傷,除了皇上召見,平日是不會進宮的。”
沈雲林想了想,又道:“剛才貴妃娘娘的意思是要我去伺候昭王。”
青柳吃了一驚:“姑娘這話可是真的?您可以拒絕,京城裡哪家的公子不比如今的昭王府好?”
話剛出口,又覺得失言,連忙捂住了嘴:“奴婢失言,不是詆譭昭王,只是......”
沈雲林道:“我知道,你但說無妨。”
“只是昭王從前還能說是個不可多得的良配,可是如今他流連於京城的秦樓楚館,府裡的姬妾也不少,實在是......”
“聽說還有從青樓裡贖回來的.......他的名聲早就敗壞。”
“姑娘要去伺候昭王,豈不是一朵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