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天聽後說道:“這件事情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你我幾個一個也活不了,我在這裡,娘娘庇護,你們說的話就傳不出去,我要不在,就洩露天機這一條,就夠咱們幾個死上好幾次了。”
龜丞相聽後,也不再偽裝,直接吐出一口鮮血,然後說道:“龍王,我算到了一些天機,但是卻也看不真切,只知道你或許是真的死了,而且九公子雖然落得了一些好處,但是卻也只是一顆棋子,其餘各位公子的下場,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啊。”
涇河龍王不信齊小天,但是對於龜丞相卻是十分信任的,畢竟他與龜丞相一同長大,而且龜丞相修的乃是從龍的功法,涇河龍王如今掌握大唐境內最大的河流,四個兒子更是都在與五嶽並稱的四瀆當差,可以說是一人佔據了天下內陸的水運,龜丞相用他的龍氣算卦都遭到了這樣的反噬,恐怕這件事情不只是能要了自已腦袋這麼簡單的。
涇河龍王此時徹底信了齊小天的話,連忙說道:“還請齊小兄弟指教,若是能夠救我涇河龍族一命,小龍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齊小天見狀開口說道:“不知涇河龍族一脈,佔據天下內陸接近四分之一的水運,每年給人族行雲布雨,得到不少功德,每年給天庭繳納多少?”
涇河龍王扭頭看向龜丞相,龜丞相娓娓道來:“十分之一是給昊天上帝私人的,十分之一給玄門。
十分之一是天庭明面上照常的上供,但是天庭會發二十分之的功德作為涇河水族的俸祿,所以每年之交二十分之一。
佛門不敢向龍族討要,各地宗門分潤一些,大概也有十分之一,不過都是互利互惠的事,降水有了問題,他們全都要擔責任,所以龍宮也不吃虧。
四海是本家,也是最硬靠山,送上五分之二給祖地,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最後落下的我們涇河水族也就是個不到三分,甚至有時候出了事故,我們龍宮連兩分都沒有,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齊小天聽後沉默了一下,開口說道:“龍族那邊就不能少給一些?或者天庭那裡就不能多勻出一些?上頭分不到錢,這題無解,龍王恐怕唯有一死。”
西遊怎麼開始,何時開始,都是有講究的,涇河龍王一死,唐王地府一日遊,觀音現身解難,召開水陸法會,唐僧揚名天下,然後西遊才能順理成章的開始。
可是唐王乃是南澹部洲最大的人王,涇河龍王身份也不見得比他高貴,憑什麼能夠讓唐王賣人情,憑什麼能夠嚇死有唐朝氣運護身的唐王?
西遊大劫,本質上也還是量劫,身處量劫中的人,失去心智,不復往日聰慧,都是正常的,涇河龍王作為第一個受劫難的,即丟了性命,又沒有功德,就算天庭和佛門最後給龍族面子,讓小鼉龍分潤了一部分功德,但比起涇河龍王這邊長年累月加起的進賬來說,也不過是螢火與皓月爭輝。
所以齊小天想到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花點錢,找個靠譜的靠山,但是這話又不能直接說,所以齊小天故弄玄虛的開口道:“身在劫中,唯有自救。”
涇河龍王剛想再說些什麼,就聽到了周圍似乎有雷聲響動,仔細看了看齊小天,發現他確實是遭了天譴,瞬間就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
齊小天也沒有想到,自已不過是說了一句話,就遭到了天譴,要不是自已一向謹慎小心,身上披著人皇甲冑,恐怕這一下,就要打掉自已百年修為,將自已活活打落到人仙境界。
涇河龍王本來就經常和雷部正神打交道,自然知道剛才的動靜不是人為,此時也只是呆呆的看著齊小天,希望他能夠再給一個主意。
齊小天剛剛吃虧,所以只好說道:“當前的場景,龍王您也看到了,不是小子不幫,就算是聖人來了,也不一定有什麼好辦法。”
遭到天譴以後,齊小天瞬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西遊雖然牽扯的勢力範圍都不如封神那麼多,但是也是量劫,既然是量劫,就沒有不死人的,可是縱觀西遊也沒有死了幾個人,天地不滿,竟然放了無天那個邪魔出來,導致後來西遊之後,馬上又有一劫,而且佛門作為始作俑者,死傷慘重,過去佛一脈的道統都差點斷了。
齊小天想明白了其中關鍵,只能在心中祈禱涇河龍王的運氣,但還是開口說道:“龍王性子雖然急躁,但是卻喜歡讀人間之書,這是好事,若是能夠以後一切行事,上能依據天庭法令做事,下能不犯王朝律法,做事不要著急,多加思慮一二,或許能夠避免一些事情。”
涇河龍王聽後扭頭看向龜丞相,然後開口說道:“傳令下去,就說我摸到了大羅的道路,從今天開始涇河水族多修善果,廣積功德,若是讓我發現有誰膽敢陽奉陰違,直接逐出水族,死後不得入三善道,都給我去畜生道,不怕今生難道還不怕來世不成?”
涇河龍王看龜丞相就要下去下令,又補充道:“本來這話是不還該在齊小兄弟跟前說的,不過既然齊小兄弟前來救我一命,那我也不好隱瞞。
龜丞相,以後每年的功德,給玉帝再多送一分吧,祖地那邊減一點,咱們自已少拿點就是。”
龜丞相猶豫道:“祖地那邊恐怕不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