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點頭:“夫子說,我們學的字,日常生活中看個書信,契書什麼的,已經夠用了。”

“其他的,我們學來也沒什麼用。如果還想學,不如學門技藝。”

“我想了許久,我想去繡坊學刺繡。”

莊戶人家的姑娘,能讀書認字已是不易,詩詞歌賦於她們而言,確實也沒什麼用。

倒不如,學一門可以傍身的手藝。

“倒是有想法的,想去哪個繡坊。”

小蘭搖頭:“我也不知道,我二哥說,等他忙完這陣子,就去給我尋繡坊。”

在一旁打下手的周敏芝聞言,道:“去繡坊拜師,是要考基本功的,而且,越是有名的繡娘,挑徒弟越是嚴格。一般不是天賦極好的,她們是不會收的。”

“不能被名繡娘收做徒弟,就算進了繡坊嗎,也只能學一些基本陣法,大部分時間都是做雜活。”

小蘭聞言,不確定的問道:“真的嗎?”

周敏芝點頭:“以前在府裡,教我們繡活的西席親口說的。”

見小蘭難過,周敏芝主動請纓:“要不,我先教你們一些基礎陣法,萬一到時候被有名的繡娘看上了呢?”

她平時見小蘭和小糖總在一起,以為小糖也是想學的刺繡的,才有了這樣的提議。

顯然,小蘭聽懂了周敏芝的言外之意。

她扯了扯嘴角,尷尬道:“小糖不想學刺繡,您還教我嗎?”

在兩人的注視下,小蘭解釋道:“小糖說,她想學管家,學做生意。”

聞言,謝薇不禁感慨:這裡的孩子真的太早熟了。

這麼小,就知道自已以後想做什麼了。

想當初,她......

算了,還是別想了。

不管她再怎麼想,和小糖,小蘭一比,也是個渣渣。

說著,小蘭目光灼灼的看著周敏芝。

周敏芝笑道:“當然可以。”

小蘭臉上笑出花:“小伯孃,您可真好!”

小糖拎著籃子走了進來:“你們說什麼呢?這麼開心?”

說著,小糖皺眉,努嘴,假裝生氣道:“小娘,你是不是給小蘭留好吃的?”

周敏芝笑道:“反正你沒有......”

聞言,小糖把裝著大白菜的籃子放在地上。

委屈的看著謝薇:“姐~,你看啊,她們兩個排擠我。”

謝薇看她那副故意裝出來的模樣,忍不住笑出了聲。

“好啊!姐姐也不跟我一夥了。”

不服氣的小糖“惡狠狠”的對著小蘭道:“還不快招!”

“不然,你就等著吃我的癢癢爪吧。”

說著,小糖伸出兩隻小手,作勢就要去撓小蘭的癢癢肉。

小蘭立即投降:“我說,我說,還不行嗎?”

“小伯孃說,要教我刺繡呢。”

小糖聞言,立即沒了興趣:“沒勁。”

說著,對謝薇道:“姐,我要吃白灼菜心。”

謝薇看著籃子裡,至少三四斤重的大白菜。

對周敏芝道:“外面的白菜,明兒包點兒餃子吧。”

周敏芝道:“好啊,明兒早,讓你爹去鎮上買塊豬肉。”

帶著狗遛彎回來的謝平安,聽到廚房裡幾人的說話聲,始終有種如在夢中的感覺......

很快,興文下學了,來接小蘭一起回家。

卻被留下來一同用了晚飯。

或許是,因為過了年就要下場考試,謝興文太過用功。

才幾天不見,謝薇總覺得這小子又瘦了。

心疼道:“看看,這小臉兒都快成錐子了。不要給自已太大壓力了,盡力就好。你年紀還小,機會多的是。”

興文無奈的看著謝薇:“大姐,你也太誇張了,我沒瘦,我只是長個了。”

謝薇看看仍舊比自已矮了半頭的興文,用手比了比:“這也叫長了?”

“大姐,有沒有可能你自已也長個了?!”

謝薇看看自已:“是嗎?我又長個了?”

抬起腳,看了看裙襬到腳踝的長度:“好像是長了些。”

周敏芝笑道:“是我大意了,回頭把衣裙拿來,我給你放一放。”

因為,她和小糖都還在長身體的時候,周敏芝給她們姊妹做的衣裳,都在下襬處壓了一寸左右,要是短了放一截,下來就可以了。

小糖難過的看看自已的裙襬:“我怎麼好像沒長呢?”

周敏芝安撫小糖道:“這個子有早長的,有晚長的,咱們小糖只要好好吃飯,肯定能長高的。”

小糖也是聽勸的,立即端著碗溜下桌子,又給自已添了半碗飯。

“姐,我也給你添點兒吧,這樣能長大高個。”

謝薇搖頭:“不了,我多吃點兒菜也是一樣的。”

小糖看著碗裡的飯,又看看滿桌的菜......

謝平安知道小閨女的糾結:“吃不完就給我。”

聞言,小糖笑的眉眼彎彎:“還是爹爹好。”

謝薇給興文夾了一筷子魚片:“多吃點兒,吃魚聰明。”

“大姐,我自已來......”

-------------------------------------

杏花村。

聽到門口的聲音,謝興武走了出來,看著謝興文和謝蘭:“怎麼才回來。”

謝興文把食盒遞給他:“大姐,給你帶的。”

“好啊,你們又去大姐家吃飯了。”

說著,他把食盒開啟,用鼻子嗅了嗅:“酸菜魚!我就知道,大姐還是疼我的。”

說笑著,兄妹三人進了屋子。

謝興武開心道:“爹,娘,大姐給咱們做了酸菜魚。”

“今晚,我可要多吃一碗飯。”

李三妮本想說,給大兒子留著明兒早吃的。

但看了看謝二貴,又看了看謝興武,到底什麼都沒說。

自家男人早就發話了,她要是實在看不慣老二,再欺負老二,就要把老二分出去單過。

大禹朝的皇帝,以仁孝治天下。

講究的就是個“父母在,不分家”,“家和萬事興”。

而且,要是因為自已,把老二分出去,她還不得被別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現在老二能賺錢了,哪怕交一半做家用,那也是很大一筆錢了。

她可不能把老二放出去。以後老大要考科舉,用錢的時候還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