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六日。

天氣陰沉,氣溫悶熱。

但這一天,華國電影市場卻異常火爆。

因為暑期檔大戰將在這一天打響。

林康和葉秋。

一南一北兩位頂級導演將在這天刺刀見紅,票房冠軍爭奪戰就此打響。

雖然還有三部電影也會在這一天上映,但所有人都明白,這三部影片就是陪跑的,和兩位大導演的鉅製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林導,你對這次暑期檔打敗葉導有沒有信心?”

當林康帶著主創人員出現在首映禮現場的時候,一堆記者瞬間就圍了過來。

“你這個問題有挑事兒的嫌疑啊!”

林康指著發問的記者笑道:“電影是一門藝術,怎麼能用打敗誰這種字眼呢?”

“葉導也是一位很優秀的導演,我很尊重他,但這次,我就當仁不讓了,因為在我看來,《香積寺》比《天怒》要更勝一籌,至少在歷史厚重感這方面,《香積寺》完勝。”

“安史之亂是整個華夏民族的災難,而《香積寺》就是要把這場災難毫不保留地展現給觀眾,讓人們看到戰爭的殘酷。”

“可我聽說,在內部觀影會之後,很多業內人士對《香積寺》的評價並不高,覺得遠比不上《天怒》,甚至還有一位影評人預測,一同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會從您這兒搶走不少票房。”

林康話音剛落,就有記者現場打臉。

這是娛記的基本操作,挑撥矛盾,製造話題,這樣才能提高收視率。

林康當然明白這個套路。

但他忍不住。

真的忍不了。

你說我不如葉秋也就算了,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層面的人物。

但這部《那些年》是個什麼鬼?

它也配?

現在什麼阿貓阿狗都敢上來碰瓷了嗎?

“你哪家媒體的?居然說出這麼不負責任的話,一個從未拍過電影的小屁孩兒,一群少男少女談談戀愛,就這種東西也配叫電影?拿這個來和我的家國情懷相提並論?”

“但年輕人就喜歡這種小清新的風格。”

“清新?清新啥?……”

“好了,首映禮馬上就要開始,大家有什麼問題,等觀影完後再問。”

作為投資方代表,單文旭見林康發火,立刻轉移話題。

單文旭非常瞭解林康的性格,這人如果不是有些才華的話,就是一個移動的噴子,什麼得罪人的話都敢說。

這次盛唐傳媒在《香積寺》這部戲的投入非常巨大,單文旭不想在電影上映期間節外生枝。

“世風日下,真不知道這種題材的電影是怎麼過審的?教壞小孩子!”

林康一邊走,一邊罵罵咧咧。

嚇得挽著他胳膊的小花蘇舞影直吐舌頭。

另一邊,葉秋的表現就要淡然得多。

內部觀影后,《天怒》的口碑已經穩穩壓過《香積寺》,再加上《天怒》的題材更加討喜,節奏也更快,在這場票房爭奪戰中,葉秋相信自已絕對是最後的贏家。

當記者採訪問到對《那些年》的看法時,葉秋的回答盡顯前輩風範。

“我覺得,我們對年輕人應該寬容,長江後浪推前浪嘛!要是整個電影界都是我們幾個老傢伙,那華國電影就真的完了。”

葉秋這話一經報道,林、葉兩位導演的粉絲就掐了起來。

葉秋粉絲攻擊林康沒格局,打壓新人!

林康粉絲則反擊說葉秋虛偽。

兩位頂級導演掐架,卻把周奕和《那些年》給推上熱搜。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但《那些年》能夠挑起兩位導演之間的矛盾,也是自身實力的體現。

首先《那些年》主題曲的爆火,就自帶熱度。

周奕回到京城之後,只用了兩天就完成了剪輯和後期製作。

然後就發動劇組成員在各大高校網站上釋出《那些年》的片花。

同時又帶著主創人員參加了大學生音樂節。

這一波操作,讓《那》這部電影在大學生群體中徹底開啟了知名度。

同時,以陳胖胖為首的主創人員還攻陷了各大高校論壇和校友群,在裡邊瘋狂安利這部劇。

這就是精準營銷,暑期檔誰是消費主力?

當然是學生嘛!

學生裡邊誰最願意去電影院?

當然是情侶咯!

情侶結伴看電影,最好的題材是什麼?

答案很明顯。

愛情片才是首選!

尤其是學生黨們看過片花後,幾乎都被男女主的顏值圈粉。

“柯景騰好酷,我一定要去支援哥哥……”

“柯景騰配不上沈佳宜,我宜才是永遠的女神…...”

“呸!樓上的眼瞎,沈佳宜一看面相就是綠茶,才不配擁有我家騰騰……”

“大家快看,這有個大花痴……”

——————————

“我去,討論熱度這麼高?看來這片真的要火啊!”

趙東辰一邊刷著論壇,一邊拍案狂笑。

“立刻給我聯絡各大院線,讓他們必須給我把排片量搞上去,否則,我要發飆咯!”

趙東辰轉頭對身邊的助理吩咐道……

七月十六日

早九點。

在林康和葉秋兩大導演首映禮結束後,暑期檔的排片量也最終出爐。

《香積寺》以45%的排片量穩居第一。

沒辦法。

論導演名氣,林康最大!

論演員咖位,《香積寺》也是一騎絕塵。

論投資額,《香》以三億投資遙遙領先,比第二名《天怒》多出兩倍多。

再加上盛唐傳媒恐怖的財力,哪家院線也不敢得罪。

《天怒》則以35%的排片屈居第二。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畢竟《天》的投資額只有八千萬,和《香》還是有很大差距。

再加上葉秋的名氣也比林康低了半個身位,要不是內部觀影后《天怒》口碑很好,排片量還得往下調。

這兩部影片就拿走了八成的排片率,剩下的三部影片的處境可想而知。

這就是電影業殘酷的一面。

贏家通吃!

弱者連喝口湯都是千難萬難。

《智勇小福神》因為是動畫片,主要觀眾是12歲以下的兒童,這類影片每年寒暑假票房都還不錯,所以獨得10%的排片。

田小來導演頗有名氣,同時因為和網友的罵戰,讓他有了不小的熱度,死磨硬泡之下,他也給自已要了7%。

《那》雖然短時間內熱度頗高,但卻只拿到了3%的排片量。

這很符合周奕現在的地位。

沒經驗,沒名氣,沒投資。

這種情況下,連趙公子的面子也不好使。

你家縱然背景深厚,但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規矩。

平時大家捧著你沒問題,但到了動真格的時候,誰的面子也沒用,一切得按規矩辦。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