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太守府議事廳。

“報,宜城急報!”

一個士兵快步進來。

“快,呈上來!”

戰報送到襄陽太守呂常手中,他快速的開啟翻閱。

戰報上面寫著。

今日一早,斥候來報說有敵軍在夷水搭建浮橋,某得知訊息立刻帶兵阻撓,無奈兵少戰敗,撤回城中,兵馬只有一千,恐敵軍明日攻城,請太守大人派遣援兵守城。

戰報內容不多,片刻功夫呂常便看完了,他大聲問道:“呂陽出城多長時間了?”

“約莫兩個小時!”

呂常在心中估算了一下,兩個小時的時間,呂陽他們一千人即便沒有攜帶輜重,也還沒有到夷水北岸。

“立刻派快馬通知他們,駐紮在宜城,堅守城池並且弄清楚南郡來了多少兵馬!”

現在,呂常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邢道榮到底想幹什麼。

如果只是幾千人馬,那就是虛張聲勢;如果是幾萬人馬,那就是要攻打襄陽。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呂常派出了不少斥候,這些斥候騎著快馬,前往夷水去探查敵軍動向。

宜城守將在派人向襄陽彙報情況後,就動員城內百姓,組織青壯向城頭搬運雷士滾木等守城器具。

卻說邢道榮率領北伐主力才出當陽城幾十裡,就遇到了黃忠派遣過來的信使。

得知黃忠成功渡過夷水後,卻被宜城守軍發現,有了準備無法偷襲宜城,他倒是沒有不滿。

能夠兵不血刃拿下編縣,又渡過夷水守住浮橋,已經算是不錯的,只等他的大軍過去,宜城完全是個小問題。

邢道榮命令信使傳信給黃忠,守住浮橋,有機會也可以攻打宜城。

下午,黃忠在夷水北岸建好一個簡易的營寨,天就黑下來了。

好在輜重已經運過來了,他便下令火頭軍埋鍋造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派去後方的信使回來,黃忠一邊用飯,一邊召見信使。“主公怎麼說?”

“將軍,主公說讓你守住浮橋,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嘗試攻下宜城!”

黃忠聽後,立即問道:“主公到哪兒了?”

“我是在當陽縣北部遇到主公的,以他們的行軍速度,相必明晚或者後日上午就能到編縣。”

黃忠揮了揮手,對信使道:“下去用飯吧!”

信使聞言,便離開軍帳。

黃忠一邊進食,一邊思考。

先鋒軍的使命,便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主力大軍掃清行軍障礙。

現在自已渡過夷水,只要攻下宜城保證糧道安全,便可直達襄陽。

保證浮橋的安全,等待大軍到來,這是保守但也是比較穩妥的,只要等到主力前來,這次北伐不管成不成功,他都是大功一件。

可是,自已年過半百,沒個幾十年活了。如果這次北伐成功,便能全據荊州,進而窺伺中原。

如此一來,自已便能揚名立萬,青史留名。

可如果北伐失敗,那就要多等幾年了。

他等不得,也沒有時間等。

只有快速搞定宜城,大軍渡過夷水便能直接兵進襄陽。

黃忠將碗中鹿肉狠狠放入嘴中,他決定還是按照自已的計劃來,攻下宜城,為大軍掃除障礙。

用過飯後,他招來部將詢問進度,得知已經制作了三十副長梯,就吩咐部將,明日一早繼續督造長梯。

次日一早,先鋒軍軍營中,才六點火頭軍就埋鍋造飯,等到大軍用完早飯後,黃忠就點了三千人出營前往宜城。

剩下一千人,在留守營寨的同時,繼續製造長梯。

黃忠領著三千人,攜帶三十副長梯氣勢洶洶的抵達宜城南門外。

早已得到訊息的宜城守將,立刻帶人登上南面城樓。

此時,他春風得意,一點也不像昨日慌張。因為城內不僅有呂陽帶來支援的一千將士,還有數百青壯。

這些青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若是讓他們出城和敵軍野戰,恐怕是一觸即潰,但是守城卻是足夠的。

有了兩千多人,只要關閉城門,即便來了五千敵軍,也休想輕易攻破城池。

三千人在宜城南門外列好陣型,黃忠即刻下令,“攻城!”

數百人扛著長梯,快速的朝著宜城城牆衝擊。

他們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扛著長梯,一部分刀盾兵舉著圓盾,護衛在扛梯子計程車兵附近。

隨後,數百弓箭手手持弓箭,緊隨其後。

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靠近護城河,用弓箭壓制城頭的敵軍,為架設長梯爭取時間。

很快,十副長梯就搭在了護城河上面,但是想要過護城河,也沒有那麼容易。

城頭上的弓箭手,專門瞄準那些扛著長梯想要過護城河的。

中箭的倒下,自然會有別人代替他繼續扛著長梯前進。

花了十多分鐘的時間,終於有一副長梯,成功的被扛到了宜城城牆下面。

半個小時後,二十副長梯,都成功的被抗過了護城河,士兵如同螞蟻一般,順著長梯往上攀爬,想要登上城頭。

這就是蟻附攻城。

每時每刻,都會有士兵從長梯上掉落下來。

有的是被雷石滾木給砸下來,有的是被箭矢射中掉落下來,有的是被城頭上計程車兵用長槍捅下來。

黃忠跨坐在戰馬上,面色冷靜的盯著城牆。士兵痛苦的嚎叫,他似乎聽不見;士兵的陣亡,他似乎看不著。

整整三個小時,持續不斷地攻城,原本應該是太陽當空,可是現在天色居然漸漸變黑。

黃忠剛剛察覺到不對,便有雨點落在他的手背上。

接著,就是越來越多的雨點落下。

糟了!

黃忠暗道一聲不好。

他不甘的看著百米之外的宜城城牆,大聲喊道:“鳴金收兵,撤退!”

聲響,方才還在奮力攻城的將士,如同退潮的潮水,快速的從長梯上跳下,然後撤離。

三十副長梯,就被他們丟在了宜城城外。

還未回營,小雨就變成了中雨。

等到回營,黃忠在親兵的幫助下,脫去披掛,卸下甲冑。

12月的雨,不會下的很大,但是卻很冷。

一旦淋雨,很容易生病。

黃忠在帳篷內烤火,他知道今日,或許明日都無法攻城了。

“讓將士們生火取暖,祛除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