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映襯得御膳房精心烹製的佳餚更為色香味俱全。宜修身著素雅旗裝,落座于田青元右側一同共進午膳。

宜修適時提到了兩位皇子的近況,言辭間流露出母性的慈愛與關懷:“皇上,四阿哥弘曆已從圓明園接回宮中,與五阿哥弘晝一同安置於阿哥所。臣妾身為婦人,只能予以阿哥們起居照料,學業上的事情還需皇上多費心。”

見宜修提到四蛋和五蛋,雖然他們已經十一二歲,田青元也準備讓他們感受一下完整的童年,雖然不至於像原主一樣,每日五更便開始學習,微微一笑:“皇后所言極是,朕已安排翰林院學士每日上午為他們傳授經史文學,午後跟著師傅們練習騎射,騎射結束後學習滿蒙......以此錘鍊品性,期望他們早日成為國家棟梁。”

皇后宜修聞聽田青元如此詳盡而周全的安排,眼中不禁泛起欣慰之色,她微微欠身,以示敬意與贊同:“皇上思慮深遠,如此教誨之道,實乃遵循祖宗遺訓,兼顧文武之道,既可涵養阿哥們的博雅學識,又能鍛鍊其剛健體魄,實乃為我大清儲君之典範教育。臣妾深感皇上用心良苦,亦願竭力輔助,確保兩位阿哥在生活起居上無後顧之憂,專心致志於學業與修身。”

田青元輕輕點頭,對於目前僅存幾顆幼苗,她還是十分上心的:“宜修素來賢良淑德,朕深知你對阿哥們的關愛與教誨必能細緻入微。朕也計劃定期召見阿哥們,親自考察他們的學業。”想想今年已經十八弘時,田青元也有點頭疼如何安置他。手指輕點桌角,“至於三阿哥弘時,今年已經十八了,朕十八的時候已經在辦差了!”

宜修目光流轉,唇角微勾:“皇上洞燭機先,見識超群。然三阿哥弘時,自開蒙以來便潛心研習典籍,寒來暑往,筆耕不輟。實......”

對於三蛋,田青元深感其身為雍親王胤禛之長子,自幼便在皇家尊榮與嚴密呵護之下成長,猶如溫室中的奇葩,未嘗經風雨,未歷世態炎涼。才會如此單蠢,“朕欲送弘時去軍中歷練。”揮揮手打斷宜修絞盡腦汁得為三蛋說好話。

宜修對田青元此舉訝異,但很快便明白其中的道理,“皇上思慮深遠,臣妾深感欽佩。弘時雖在宮中研習經史,然正如皇上所言,未經世事磨礪,恐難真正體悟書中之道。軍中歷練,不僅能使其親身體驗到國家安危之重,將士艱辛之勞,更能砥礪其意志,培養其勇毅果敢之氣,實乃錘鍊人品、增長見識的絕佳途徑。”

田青元滿意地點點頭,眼神中流露出對宜修理解與支援的讚賞。她接著道:“朕亦有此意,欲令弘時先從基層做起,不以皇子之尊而享特權,而是與其他士卒一同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親歷行伍生活,體察軍紀嚴明、同袍情深之況。待其根基穩固,再逐步接觸軍務,參與戰策研討,乃至隨軍出征,實地領略戰場風雲。”

宜修頜首贊同,補充道:“皇上此策,既能讓弘時親歷軍旅生涯,又能使其在實踐中領悟治國御兵之理,實為一舉多得。臣妾願協助皇上,提前為弘時做好身心準備,使其能更好地適應軍中生活,不負皇上厚望。”

安排好幾位皇子,只剩下還在吃奶的一個溫宜公主,田青元鬆了一口氣。見宜修臉上雖掛著笑意,但眼底青黑,即使用了厚厚的脂粉仍未遮住。太后囑託選秀,撫育陽皇子皇女,華妃復寵,以及繁雜的宮務種種壓在這個女人的心頭,但他們是這大清最尊貴的夫妻,既然承擔了此份榮光就要承擔它帶來的責任。

田青元輕輕執起宜修的手,溫言道,“宜修近日勞心勞力,朕看在眼裡,疼在心頭。六宮之事雖重,但切勿為此疏忽了身子,朕身邊不能沒有你。”

宜修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她柔聲回應:“皇上言重了,身為後宮之主,料理六宮、輔佐皇上乃是職責所在,縱有辛勞,亦不足掛齒。只是選秀在即,宮中諸事繁雜還需華妃妹妹協理。”

田青元親自為宜修盛了一碗燕窩粥,碗中燕窩絲絲分明,點綴著幾片嫩黃的蜜桃,香氣嫋嫋,令人食慾頓生。她將粥碗遞至宜修面前:“此粥養顏滋補,宜修且慢用,稍解疲乏。”

宜修接過燕窩粥,輕聲道:“皇上如此體貼,妾身心中甚暖。另選秀一事,既是太后所託,亦關乎我大清後繼有人、社稷安穩,妾身自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與皇額娘厚望。”

田青元點頭讚許,選秀之事歷來歸皇后負責,如今她和宜修感情甚好,不欲交由年世蘭操辦。“選秀之事,不僅在於選美,更在於選賢。所選之女需品性端莊、才情出眾,能助朕分憂解難,而非徒增宮闈紛擾。宜修你素來識人精準,朕深信你定能選出堪配皇家的秀女。”說罷,她夾起一箸翠綠的清炒時蔬,放於宜修碟中,繼續道:“這清炒時蔬爽口解膩,宜修可多食一些。”

宜修品嚐著田青元賜予的菜餚,口中鮮美,心中更是熨帖。“皇上所言極是,選秀之事,妾身定會嚴把品行關,以才德為重,確保選出的秀女能為皇家增輝,為後宮添彩。至於宮務,妾身就託付給華妃妹妹了,避免因選秀而有所疏漏。”

田青元聽罷,滿意地點點頭,她舉杯邀宜修共飲,笑言:“有宜修在側,朕無憂矣。”宜修欣然舉杯,與田青元輕輕相碰,二人目光交匯處,盡是柔情和默契。

田青元放下酒杯,又道:“選秀在即,朕尚有一慮,便是如何妥善安排華妃。華妃家世顯赫,又頗具才情。如今年羹堯征戰西北,數次上折問安,對華妃十分惦念。朕欲請宜修你多加提點,摒棄前嫌,助其調整心態與諸妃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