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天牢
文風親自派人護送文帝回宮。
待文帝回宮後,文風腳步匆忙返回天牢內。
他吹了聲口哨,召集金蛇衛兄弟,吩咐道:
“爾等將天子進入天牢,
親自審問逆賊郭宗義。
的訊息悄悄地傳出去!”
話落,手下的兄弟眸中閃著精光,抱拳問道:
“統領,您是想引蛇出洞,請君入甕?”
文風欣賞地看著他,笑著說:
“郭宗義一族乃長安城的小氏族。
數年來雖犯有上百件不法事情。
但並不夠得上謀反,誅族之罪。”
文風說到這裡,掃視眾人,繼續道:
“某剛才旁聽聖上和郭宗義的話。
覺得聖上的話有理,其背後有人。
要是無人支援,他不敢明目張膽,
仿造文書,走私和私藏兵器在家。
利用職務把兵器交給前朝餘孽!”
話音剛落,一名金蛇衛小旗抬頭,小聲地道:
“統領,咱們還沒證據證明郭宗義幕後有人。
咱們兄弟只從他妻子口中得到他謀反罪證。”
文風披風一展,眼眸朝亮光的方向看去,沉聲地道:
“無妨,只要天子天牢親審的訊息傳出,
定會讓長安城很多人的議論,暗探們
知曉就會把這個訊息傳給各家主子。
咱們就能從中獲利,找出幕後之人!”
文風的話說完,金蛇衛們拍手叫好。
一人趁機恭維文風:
“統領的計策真高,如此一來。
咱們就躲在暗處,張網以待。”
文風聽後,微皺眉,語氣嚴厲:
“諸位,金蛇衛一向唯皇命而行。
既然聖上信任,將此案交給咱。
咱就得對得起聖上的付出信任。
多做事,少說奉承話,違者罰!”
話落,那人抬起頭,直接對上他的眼眸。
那人背後生汗,跟著眾人,齊聲拜道:
“吾等謹遵聖命!”
說罷,金蛇衛兵分三路,出了天牢,各行其事。
半盞茶後,文風來到死囚牢附近,遠遠望去。
他想了一會,吩咐獄卒道:
“來人,傳某家之命,天牢內守衛增加兩倍。
死囚牢內每隔一刻巡邏一次,小心外人進入。
犯人的食物必須檢查,緊緊盯住他們的動向。
不得擅自靠近犯人,防止犯人奪器自盡!”
話說完,他還是不放心,語氣嚴肅地道:
“這次的犯人不一般,乃是聖上點名的欽犯。
若有半點差池,爾等就等著聖上治罪吧!”
話落,守在死囚牢門口的獄卒齊聲道:
“不敢不敢,吾等謹遵大人的教誨!”
文風聽後,點點頭,轉身就走。
就在他離去的一瞬間。
一名獄卒朝他抱了抱拳,小聲地道:
“啟稟統領大人,天牢內守衛不足。
怕是無法做到每隔一刻巡邏一次。”
話音剛落,文風低頭一思,抬頭看他:
“守衛不足,咱調巡防軍來此。
欽犯逃走,那就是汝等失職!”
話落,眾獄卒心神一凜,抱拳答道:
“唯,吾等遵令!”
文風見此,轉身出了天牢。
他騎著寶馬,帶著幾名手下,來到城守司。
文風下了馬,邁步進去,從懷裡摸出令牌:
“金牌在此,皇上有令。
調兩千兵馬看守天牢。
直到謀逆之案結束!”
話落,城守司統領袁旻注視著令牌,抱拳道:
“喏,謹遵聖旨!”
袁旻說罷,眼神一凝,開口道:
“副將軍唐臨,帶領兩千兵馬,
遵從聖旨,速去天牢看守!”
他的話說完,從一旁閃出一名虎背熊腰的漢子。
那漢子手扶長刀,拱手領命,跟隨文風而去。
不消片刻,唐臨帶著兵馬趕到天牢。
文風和唐臨兩人一聲令下,除金蛇衛
和皇上以外,任何人不得進入天牢裡
上千兵馬將天牢圍的水洩不通。
這架勢讓路過這裡的百姓停下腳步,
眾人聚在天牢門口議論著:
“百年難遇啊。”
“上一次還是宮變的時候。”
“難道又發生了什麼大案?”
........
隨著百姓的言論,以及金蛇衛散佈的訊息。
整個長安城內數萬百姓對此案高度關注。
天牢內,文風一邊看著案卷,一邊聽手下回報:
“啟稟統領,吾等已按照您的吩咐,
把天子親審此案的訊息傳遞出去。
沒多久這訊息,長安城人盡皆知!”
文風合上案卷,注視手下,鼓掌道:
“不錯,兄弟們辛苦了!”
話落,手下面色一紅,拱手道:
“統領,下一步咱們怎麼做?”
文風站起身,目望遠處,悠然地道:
“等!”
手下不解,問道:
“統領,這是何故?”
文風眸中寒冷,笑著道:
“自然是等大魚跳出來,
咱們才好一網打盡!”
手下聽後,恍然曰:
“屬下明白,這就去告之兄弟們!”
文風袖袍一揮,沉聲道:
“小柳,跟兄弟們說。
暗中盯著各路暗探們。
看看有多少人和郭家
有關聯的,順藤摸瓜。
找到他們,先別動手。
盯住他們,等某命令!”
小柳答應,頷首而言:
“屬下明白!”
說罷,小柳一拉黑巾,
快步離開天牢向東而去。
文風定睛而望,默默地看著他的身影離開天牢。
他走到案桌前坐下,繼續低頭看著案卷。
此刻,文風的眼中透過一絲金光,聲音一低:
“氏族、前朝餘孽,
我們的博弈開始了,
爾等放馬過來吧!”
......
就在文風專心審案之時,
長安城,諸多朝臣的府邸,
他們聽到市井裡百姓言論,
以及暗探們回報的訊息。
朝臣們眼裡透出不可思議之色。
眾臣譁然,一邊叫囂“天塌了”
一邊提筆寫著奏摺,送入宮中。
然而,太監們將朝臣們的奏摺
送到御書房,文帝開啟瞅了眼。
好傢伙!
之前是御史臺、刑部的官員領頭,
最多捎帶大理寺和延尉府的人。
現在一上來就是三省的官員領銜,
緊隨其後是六部,三法司成了陪襯。
文帝掃了一眼,就讓太監拿下去封存。
他內心冷笑:
以為這樣,朕就會妥協。
爾等想從中拿走問案權,
好隱藏謀逆案的真相!
哼,朕早就把爾等看透。
爾等的心一半在家族上。
能夠為國為民之輩太少。
若不是天下寒門子弟太少,
朕恨不得把你們全都下獄,
然後重開科舉,選拔幹臣!
想到此,文帝緊蹙眉,面露厭惡之色:
“傳朕口諭:朕偶感不適,罷朝兩日。
來者一律不見,有事上書送入宮中!”
話落,太監張華眸露精芒,恭敬地答道:
“老奴謹遵聖上之命!”
說罷,他帶著兩名小太監,匆忙離去。
少時,張華從外而進,喘著氣道:
“稟聖上,老奴已將您的話傳給眾臣和王孫。
諸人反應正常,對上奏彈劾一事未有不滿!”
文帝聽罷,冷哼一聲:
“這些人還幻想著朕,
罷免文風監拿入獄。
簡直是在做美夢!”
話音方落,文帝眼眸微瞥,吩咐張華:
“張華,朕抽不出身來,
你去天牢裡傳句口諭,
讓文風不要顧及言論。
專心審案,抓幕後人!”
說罷,文帝眼睛緊盯著張華,叮囑道:
“快去快回,不要讓人看到你和文風交談。
朕之口諭,也只能文風知曉,不可外傳!”
張華聽後,毫不遲疑地道:
“喏,老奴遵命!”
他說完此話,朝文帝施了一禮,
轉身走出御書房,向宮門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