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停更,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方面:作品的構思尚未成熟,有些故事到底該不該寫,敢不敢寫!無法定奪。
一方面:寫作是業餘,由於重新開始新的工作崗位,每天八天上班,由於比較累,回來晚上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寫作。
要等參賽的左右落下帷幕以後才有專一的心機了。3月底前,等待吧,群經的讀者們!
老丁又一次飛回北方生物科技大學,詳細瞭解前期攻關的過程,雖然老丁不是DNA程式設計領域的高手,但是都屬於生物技術範疇,他還是有底氣的;
目前看應該是技術力量不足,研究人員的經驗和理論上,尚無突破性進展,另外指定的工藝技術和裝置都落後。透過向上級請示,從國外高薪聘請了幾個DNA專家,同時購買了一批新的裝置,開始全新的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新的轉機很快就到了。
來自歐共體的一個專家叫做約翰賽克的,他長期專門從事腫瘤和各種癌症的DNA病變研究,已經總結出很多有一定臨床效果的經驗,所以他提出了,借用到該專案中。
腫瘤和各種癌症的DNA病變,很多都是由於K-Myc基因的擴增或過度表達所致,它屬於多種物質可調節的基因,基因可以易位,它參予細胞凋零和復生,極大促進細胞快速分裂,使細胞無限增殖,獲永生化功能;
由此制定了一套DNA重新編輯的技術方案:把K-Myc基因定位於染色體8Q24、LG-h、k、λ等DNA鏈的基因位點上,分別在14Q-32、2p-13和 22Q-11,在BL細胞中往往出現K-Myc基因位點與LG基因位點之間的易位,即K-Myc易位到LG位點的高活性轉錄區,從而組成一個高轉活性的重排基因。
當再次啟動K-Myc轉錄後,K-Myc表達會顯著增強,促進細胞高速惡變,植物就能夠高速成長;
科研小組在他的指導下,就這樣,選擇了睡碗蓮、水芙蓉和藍藻體進行了上百次的交叉實驗,最終獲得了非常滿意的結果,生長速度提高了八到十倍倍之多,按照實驗的資料進行大資料模擬模擬,原來需要12個月才能達到鼎盛期水芙蓉1到2個月就達到,對於藍藻的實驗則非常之快,原來需要24小時培養,現在只需要2~4個小時就完成。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這個成長的速度在到達峰值後,不是快遞衰減。而是緩慢衰減,目前還沒實驗完成徹底停止的情況,衰減期比較長,這樣,植物生長和繁殖速度很快,又不容易停止,專家們就擔心,會不會導致水體植物生長過盛,過大從而引起另外一種生態危機?
老丁從所未有的興奮,臉上洋溢著欣慰的微笑,拿起電話就給墨子然打過去:
“老墨呀,成功了!”;
“什麼?...是什麼成功?”墨子然拿著電話,這回輪到他疑惑,上次還剛剛說遇到極大的困難,聽語氣就覺得是喜訊,所以轉瞬就立馬高興起來,問道:“慢慢說,慢慢說,哪個難題攻破了”;
“是生長的速度問題攻破了,實驗條件下已經完成10倍、100倍甚至指數級別的超高速度生長”老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