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久居內院,院內轉來轉去就那幾個熟人,每日低頭不見抬頭見,早就沒有新鮮感,早些年還有一個聊得來的老媽媽,也在前幾年感染風寒救治無效走了,讓老太君非常感懷。

加上人上了年紀,總是回想年輕時候的事,可嘆無人訴說,以往還能跟自家三郎君說上幾句,後面三郎君跟著大郎做生意去了,分了鋪面和田產讓他去管理,來往的時間就少了,慢慢地也就不怎麼來了。日子久了,竟然覺得甚是無趣。

也就是數著指頭熬日子。

但是趙喜娣來了就不一樣了,她樂於傾聽,不管是老太太講多麼沒意思的話,回憶起多麼不堪的過往,趙喜娣總是當那個捧眼,妙語連珠,跟隨者祖母的心境,老太太說趣事她開懷大笑,說起傷心事她就眉頭緊鎖,說起那些屈辱史她憤怒異常,而且每每老太太回憶起年輕時候的遺憾,她總能想到法子安慰,化腐朽為神奇。

當然從老太太嘴裡也聽到了不少家族之事。

原來老太君攏共有三個兒子,老大趙安,就是趙喜娣的爹爹,從小就顯露出來經商頭腦,對於數字特別敏感,七歲就能背下九九乘法表,要知道這從戰國時期創立的精髓,很多年紀比他大的都背不下來,即便背下來也不會應用,但是趙安就是這麼厲害,等到十四歲時候他就開始自已做生意。

剛開始就是沿街賣自家釀製的豆瓣醬,肉醬,糖水點心,別說,還挺有財運。慢慢積累原始資本後,又湊錢開了鋪子,專門從揚州進參差不齊的綢緞,布料,低買高賣。家裡稍微富裕的,他就推銷時髦的料子和款式。要是追求價效比的,就推銷耐磨的料子。慢慢地從家裡百來畝水田連個富農都算不上的無名人起家,逐漸做到了鄉里有名的小地主。

後出遊去進貨,遇到了她的孃親沈輕舟,與之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趙安與沈輕舟便私定了終身,之後也是非常順利的求親,娶妻生子,再後面的經歷,和溫媽媽敘述的基本一致。

老二叫做趙立,少年時候倒是人見人誇的聰慧,所以也是因材施教,讓他在家苦讀,倒是也有進展,曾經也想過考取功名為家族爭光,無奈隨著時間推移,驕傲自滿,考了鄉試後就一直穩步不前,仗著家裡還有點閒錢,附庸風雅,沽名釣譽,鬱郁不得志,後性情大變,在外面沾花惹草,好好地一個郎君就這麼走偏了,現在就是靠著老太君和家裡大哥的扶持,在外面吃吃喝喝,不務正業。

老三叫做趙志,小兒子自然是心肝寶貝一樣,既沒有像大哥一樣從小就經商,也沒有如同二哥一樣小時候頗有學問,在旁人眼裡就是平庸之輩,可偏偏老太君偏愛他,大抵是嘴巴甜吧,趙喜娣總結。就這樣從小沒有吃過苦受過累的長大,算是一帆風順,可偏就因為沒有經歷磨練,做事總是半途而廢,時常讓大哥趙安給他擦屁股,成家後雖然育有兩個兒子,卻在事業上毫無建樹,沒辦法,老太君發話,讓趙安幫襯著,於是趙安就一人養活著全家。

趙喜娣花了幾天聽完了老太太的敘述,又自已加以總結,總結下來就是,她的祖父不到五十歲就病故了,那時候趙安也僅才二十多歲的年紀,長兄如父,加上有一些商業天賦,所以她爹很早就承擔了家裡的開支,想來確實也不易。

當然了,趙喜娣的存在除了做一個聽眾,偶爾老太君也會讓她給講講外面的所見所聞,她幾乎是知無不言,加上話語風趣,無形中,老太君總覺得這小丫頭有自已當年的風采,甚是喜愛。

這幾日她來了總是來給老太君講一本叫做《紅樓夢》的故事,裡面的女性角色多,並且都是有血有肉,各有特色,雖然趙喜娣記得不全,講起來也時常要回想,會卡頓,但老太君卻是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會提出一些問題,有些問題趙喜娣這個半吊子也沒有辦法解答。

所以與其說趙喜娣每日晚上來給老太太請安,不如說老太太每天都等著這丫頭來給自已解悶兒。

“今日怎的來的如此晚?”老太太揉著額頭問道:“可是有旁的事?”

趙喜娣笑眯眯地作福,又自個兒坐到離老太太最近的專屬圈椅上:“祖母,今日我去咱們家鋪面了,所以回來的晚了些。”

“可是去鋪面買什麼了?”

“沒有沒有。”趙喜娣擺擺手、她還是有些小孩子心性,總是配合著有一些小動作:“說出來您可別笑話我。”她故意賣個關子,還有些不好意思的吐吐舌頭。

“哦?”老太太的好奇心果然被勾了起來。

趙喜娣也不撒謊:“這些日子,孫女老受母您接濟,心裡老過意不去了。又總聽您說爹早年間和娘經商的事,心裡就癢癢,所以這些日子我有時間就去鋪子裡轉轉,看看夥計們是怎麼接待和售賣的。”

老太君立馬就懂了趙喜娣所思所想,笑容滿面地問道:“莫非你是想跟你爹一樣經商?”

趙喜娣故作羞澀:“祖母,孫女也想幫助爹爹,也想靠自已,有安身立命的本領,也想靠自已的能力所及多掙點銀錢,不至於總要祖母您接濟。”她一邊說一邊不好意思的望著祖母,眼神裡都是屬於這個年紀孩子氣的單純:“但是就怕孫女愚笨,不能幫上爹爹的忙。”

她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老太君會意,但是卻沒有說什麼,只是調開話題:“你也快到及笄之年,倒不如到時候祖母出面請人在縣裡給你物色個好兒郎,相夫教子,和和睦睦,美滿團圓、豈不是更好?何苦要勞心費神淌經商這渾水,你看著你爹爹現在小有成就,也是有三十多年的積累,而且其中的兇險多的是,旁人只看到他現在是這縣裡有名的趙員外,只看到其光鮮的一面,其中的辛苦全然不知,但是我是親眼目睹他的不易,你是個機靈的好孩子,祖母希望你找個好兒郎,輕鬆快活安穩度日。”

趙喜娣認真滴聽著祖母的話,還時不時點頭,等祖母說完後,她才緩緩開口:“祖母,您真是對我太好了,我能有您這樣慈善的祖母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祖母,我愛戴您敬重您,我也給您說說心裡話,其實您說的我都有想過,我也覺得甚好,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