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市春夏秋冬分明,夏季時因為地處於中原偏北,既沒有南方的溼熱,也不比北方的乾冷。南方可能排水系統好一些,船隻也比較多,北方可能會降水相對較少,這座從來沒有遭受過長時間降水的城市,不到一週就淹到了二樓的高度。
這場全球性的長時間大排量降水,就好像地球在用雨水重新清洗一樣,大自然的威力是小小的人類無法抵擋的。
程元元一開始也會想,去不同的地方應對災難會不會更好過一些。即使不考慮一大家子老老小小,萬一其他地方有變動呢?要是北方雨水其實也沒有小多少,等到極寒反而更冷了?南方會不會更嚴重?
更何況家是一種能給人帶來安定感的地方,即使這個地方在未來可能住不了多久,她們也願意在這裡度過前期的風風雨雨。現在有了空間,到時候她們也可以隨時就回到家,這個真的是空間讓他們非常驚喜的地方。
如果在暴雨時期想要好過一些,除了家裡裝修需要購買的烘乾機等物品,還要多買些傢俱,床和沙發這類吸水材料會變得很潮,有條件的話還是放到空間晾曬更換一下。
連續下雨一個月後,空氣會變得十分潮溼,天花板和都會冒出一層層水,可以用吸水墊等放在牆角等易堆積水處進行吸水。各種防水膜、乾燥劑、雨衣雨鞋雨傘等雨具也要備好,衣物購置一些速乾衣和防水的衝鋒衣以便更換,還有潛水裝置也必不可少。雨季日曬不足,得買一些人體所需維生素,和大排燈用以適當補充光照。下雨時光線也不好,外出需要強光手電筒,家裡也應該留些蠟燭以作備用。還要囤足夠的淨水片、濾芯,足夠的燃料來燒水。
雨季時,因為出行不便,出警人員也不足,導致出警速度大大減慢。昏暗的天像是被一層黑紗籠罩著,雨水也掩蓋了太多痕跡,這讓很多不法分子有機可趁,社會秩序也不再和太平時期一樣穩定,姦殺劫掠事情數不勝數。一直到極寒後,zf狠狠懲戒了一波重大犯罪分子,才相對安寧一些。
這也是自重生以來二人一直強調要鍛鍊身體,末世之後才能有自保的能力,自衛反擊致使人死亡在這之後已經不算什麼大事。
雨季後期氣溫逐漸降低,降水量在某一天逐漸減少,太陽也出來了。人們當時還以為這種日子要結束了,為此歡呼雀躍。沒想到這樣的日子才不過兩天,第三天就突降冰雹,無數在外的人被砸的頭破血流。氣溫也在一夜之間由零度左右降低到零下三十度,還沒退的水一夜間就凍了起來,有許許多多的人沒反應過來的人也在睡夢中失去了生命。
從這之後又開啟了長達一年的極寒時期。這一年大雪小雪不斷,好在冰雹出現的次數不是很頻繁,否則零下六七十的溫度,房屋一旦被砸破了門窗,抑或質量太差被大雪壓塌的房子,根本無法起到保溫作用。人一旦不將自已包裹好就暴露在室外,不出十分鐘就會凍僵,半小時基本就停止心跳了。更何況h市往年最低溫不過零下十幾度,根本沒有多少人有足夠的防寒裝備。
她們這次專門在家裡盤了幾個炕,為此專門的找了人加錢才給做的,還購買了大量的無煙煤等燃料。考慮到家裡頂層會有積雪和冰雹,購買了大量的化學融雪劑,還加裝了一層可拆卸的防護網。
除此之外,購買了一大批各種大小的防寒服、人造皮草、帽子手套圍巾、護目鏡、各種襪子和雪地靴等等,暖寶寶、熱水袋甚至紙尿褲也沒少買,畢竟這樣的溫度潑水都能立刻成冰,而人有三急,若是在外行動就只能忍受。還購買了一些電熱毯、保溫杯、厚棉被等居家用品。
極寒時期大家除了領救濟糧就是在屋內蜷縮在一起取暖,多睡覺減少飢餓感,這導致很多人被入室搶劫後,屍體都凍硬了也無人知曉,直到高溫後發出了腐臭氣味才被人發現。
一件衣服、一口熱湯都能成為大家爭搶的物件,這次有條件了,還要多裝些扯線可連線的攝像頭,在門口隱蔽處和明面上都裝上一些,有必要的時候發出警報聲,同時也可以隨時掌握外界動向。
大家還分開去不同的藥店將各類藥品都買了一些,怕引起他人注意,每一次也沒敢買太多,好在家裡人多,去的店也多,再堅持買個把月的,家裡應該就不缺藥物儲備了。
在極寒到來的一年後,氣溫終於有了回升的預兆,但好景不長。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溫度就從零下六七十回升到了零上五六十度。每天穩定三到四度的回升讓人還沒來得及適應,就一路爬升到了人無法忍受的熱。
程元元一家住在16層,第一年的降雨一直淹到了6層左右的高度,第二年還未褪去就凍上了,並且由於積雪的緣故,h市的地平上出現的大都是在8層以上的建築物。程元元家地處h市的北邊,這邊屬於新城區,建築物大都是十幾二十層以上的高層,像她們這個小區,能出現在冰層上的建築都是9層以上的了。南區是老城區,矮舊的樓房多,有些小區地理位置高,即使這樣,極寒後也凍到了6層以上的高度,而這裡很多都是最高七層樓的老樓,能在這裡住下的人少而又少,因而很多新城區的小區不得不接納了老城區來的民眾。
高溫後很快就恢復了末世前的地平高度,但長期的浸泡使得大多數房屋都酸臭不已。加上高溫在樓房內更難以散去,zf組織了大家清理出了地下車庫,迫於高溫,大多數人不得不屈居地下。地下的人多,味道也更是讓人難以忍受,為了生存,一塊角落的陰涼處都能讓人打起來。
加上地下沒有隱私和安全性可言,還是有一部分人在家中不願下來,程元元家就是這樣,不過當時家裡只剩下他們二人了,在家可以說苟延殘喘了,每天爬樓領生存物資就耗盡了二人的力氣。其實按照他們的身體情況來看,就算沒有碰到地震恐怕也支撐不了太久了。
話說回來,程父程母在裝修時已經購買了一批太陽能發電板,目前已經裝了上去,剩下的都在空間記憶體著,有需要及時更換。其次,空調、空氣清淨機、電飯煲、冰箱、風扇和各類燈具等家電都沒少買,畢竟壞了也沒有人力物力能夠修理。程元元還買了一個巨大的製冰器,打算在極寒時期大量的囤積,這樣在高溫時即使在沒有電的地方也能舒服一些。
一些出門好用的小風扇、薄荷味的口罩、冰涼貼、降溫噴霧等小東西也沒少買,畢竟每天出門領物資爬樓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平時爬16層就已經夠累了,更何況是高溫時期。
為了應對高溫之後的蟲災,程家已經安裝了多個紗門紗窗,還買了水泥打算將下水封死,以防從管道爬上來的蚊子蟑螂等,門口的消毒區也是層層把關,紫外線防毒燈、殺蟲劑、養蜂人穿的蜂衣(可抵禦蚊蟲)、防護服和大量的消毒液都準備好了,勢必不讓蟲子出現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在外出時也不用受到蚊蟲叮咬。
裝修完工後,她們打算將空間的錨點與家中一幅畫相連線,這樣程顧兩家觸控到畫就能進出空間,這也意味著程元元和顧時安可以隨時透過回到空間返回家中,只不過目前不便使用,等到遷移後也可以把這三層樓放置於空間內一同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