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還有靶子嗎
軍火之路:戰爭之王的崛起 妹妹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之前與橋嘉交談的年輕人,帶著兩個看上去十分精幹的保鏢步入陰涼處。年輕人健談,主動掏出香菸,遞給橋嘉,被拒絕後自顧自地點燃一根,笑道:“這鬼天氣簡直要把人熱死。因為都是熟人介紹的,我就不跟你客氣了,能讓我看看貨物嗎?”
橋嘉聞言點頭,走到皮卡車後鬥,開啟車蓋拿出幾個槍袋,又拿了些子彈。他望向年輕人和他的保鏢,示意道:“你會用嗎?”
年輕人急不可耐地拉開一個槍袋,看到裡面的AKM,他嫌惡地“咦”了一聲,隨即丟到一旁。AK74也沒能引起他的興趣,直到他開啟FN-SCAR的槍袋,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天哪,終於見到了真傢伙,還有5.56和7.62兩種口徑的替換模組,專業,真專業啊!”
看著年輕人笨拙地嘗試拆卸並組裝好FN-SCAR,換成7.62毫米的射擊元件,橋嘉搖頭走上前,迅速完成組裝後,將一盒子彈推向他:“先付錢,然後就可以試槍了。SCAR全套五萬美元,AKM只要一千,AK74稍微貴一些,兩千塊。子彈不分口徑,每發一美元。”
年輕人不在意地揮手讓一個保鏢去車上取錢。當保鏢將裝滿現金的皮包放在桌上後,另一個保鏢突然指著裝有手槍的帆布包問:“手槍多少錢?”
橋嘉從包中取出一把M1911,遞給保鏢說:“兩千塊,不講價。確定購買就可試槍。”
保安仔細地拿著槍檢查,熟練地拆解後又重新組裝,快速拉動槍栓測試後,他確認道:“槍應該沒問題,但這些槍都沒有編號……”
橋嘉聞言,輕笑搖頭說:“要不要我幫你註冊一下?或許還能申請持槍許可之類的?”
保安原是軍人,對於這類非法交易有些不適應。被橋嘉這麼一頂,他愣了片刻,隨後點頭承認:“是我的疏忽,只要槍透過了測試,我們就收下。”
聽到保安竟為年輕人做決定,橋嘉饒有興趣地看向緊緊抱著SCAR不放的年輕人,提議:“那就試試吧,你們自已選目標,還是我來設定些靶子?”
“還有靶子嗎?”
橋嘉看著一臉好奇的人們,走到一根鋼管的側面,用力踢向地面一處小型捲揚機的機械鎖定裝置,遠處頓時響起噼啪聲,數個大小不一的簡易鐵靶彈起。
由於靶子的底座是彈簧,它們不斷左右搖擺。橋嘉不再需要這個靶場,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更遠、更隱蔽的新靶場。見他們興趣濃厚,他索性讓靶子現身:“那就玩玩吧,你們盡情發揮。”
年輕人的家庭財富橋嘉難以揣測,但肯定不少,因為他的那塊手錶常出現在炫耀財富的圖片中。
橋嘉雖不瞭解戴數十萬在手腕上的感覺,但他清楚這是出手闊綽的客戶,且這類客戶通常不會有問題,如果條件允許,他會盡力滿足。
看著精心設計的靶位和地上的射擊線路,兩位保安交換了眼神,再看看腰間掛著快速拔槍套的橋嘉,眼神中多了幾分敬意。這裡是個典型的手槍與步槍混合實戰射擊場,最遠的靶子在200米開外,射擊路線經過精心規劃,只是缺乏障礙物來明確路徑。
關鍵在於,靶子是移動的,大幅快速晃動大大增加了射擊難度。一般人打固定靶就已經夠難,能在這種場地遊刃有餘的,無疑是高手。
年輕人對此竅門並不懂,只覺得晃動的靶子讓他頭暈。他迅速將20發子彈壓入彈匣,調整到連發模式,關閉保險,用力扣動扳機……
“砰砰砰砰……”
“啊……”
年輕人三秒內就打空了一個彈匣,在步槍空倉掛機後,他愛不釋手地抱住SCAR,讚歎道:“真是一把好槍!太爽了,絕對過癮!”
橋嘉當然明白這是把好槍,他的萬能工具箱出品的槍械精度幾乎可以忽略誤差。
他甚至特意調整了槍械的一些配件尺寸,以減少其顯眼度,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人類製品。在製造AKM和AK74時,他更是參照實物模型,完全符合阿菲卡的標準。然而,即便如此,年輕人手中的scar依然不遜色於大型工廠的精良之作。顯然,年輕人對槍械頗有研究,技巧嫻熟,否則初次射擊就採取連發方式,很容易導致肩部受傷,甚至摔倒。
看著年輕人滿臉喜悅,橋嘉笑道:“你喜歡就好。”此刻,年輕人深信橋嘉的能力,左手緊握scar,右手與橋嘉重重相握,道:“狼哥名副其實,這款我收下了,還有手槍和十把AK74。scar的兩種Noto彈分別要5000發,手槍子彈各1000發,5.56的AK74彈藥也來5000發。”
說著,年輕人將裝滿現金的皮包推向橋嘉:“狼哥,這十萬作為定金,東西請送到礦場,運費你開,我不議價。”橋嘉心中估算,這筆交易總價不到九萬,對方卻直接給出十萬定金,真可謂豪氣沖天。但他明白,生意歸生意,從SD到南SD路程遙遠,風險不小。略微權衡後,橋嘉提議:“連運費一共十五萬吧,五天後我會去南SD,那時把東西給你送過去。”
年輕人對金錢毫不在意,他愛不釋手地撫摸著scar,然後看向橋嘉:“狼哥,你那裡有沒有雷明頓700這樣的狩獵槍?我想弄一把好槍打獵。”橋嘉點頭應允:“沒問題,總共二十萬,十萬定金,十萬尾款。我會負責送到,並由你們驗收後付款。”
聽到橋嘉答應得如此乾脆,年輕人開心地再次握住他的手搖晃:“狼哥,你救了我一命。在阿菲卡這種鬼地方,如果不是這些吸引我,我根本不會來。我叫盧俊,狼哥以後叫我小盧或俊仔。我可能會在西南科爾多凡地區待上一段時間,如果有其他需求,狼哥一定要記得找我。”
誰說富二代都傲慢無禮?這位盧俊給橋嘉留下了極好的印象。至於他為何被送到阿菲卡,橋嘉並不關心,只知道他是個絕佳的客戶。注意到盧俊身邊的保鏢欲言又止,橋嘉揮手道:“無需提及我的名字,原因我也不做解釋。認識我的人都叫我‘胡狼’。”
橋嘉明確了他的立場,大家彼此瞭解不深,無需一開始就坦誠相見。
盧俊似乎對橋嘉的態度毫不在意,反而讚賞他的專業度。
盧俊謹慎地收起屬於自已的SCAR,從槍袋中取出一把M1911手槍,笑道:“我對這個很熟悉,要不要我們比試一番?”見橋嘉似乎對此不感興趣,盧俊咂了咂嘴:“一千塊如何?每人一千,贏者全拿。”
橋嘉看著盧俊的熱情,搖頭笑道:“那就玩玩,但我從不與人賭局,更不會賭博。”隨即,橋嘉不容盧俊反駁,指向仍在搖擺的靶子:“每人六十發子彈,三十個靶子,命中數多者為勝。”
盧俊聞言,瞄了眼搖曳的靶子,表情略顯尷尬:“在這兒,有些靶子可能夠不到吧?”
察覺到老闆的猶豫,保鏢中的一位中年平頭開口道:“我先來,太久沒摸槍,不知狀態如何。”
橋嘉理解了中年保鏢的意思,微笑著在地上摩擦幾下,扯出一條綠色絲帶,拉動後,一條指示路徑的綠色標記從沙石中顯現,以S形繞過所有靶子。
回到車內取來幾盒手槍子彈,橋嘉拿出四枚Bolata 92F彈匣別在腰間,笑道:“作為客人,我先來吧。”
說完,橋嘉站在射擊位,閉目深呼吸,瞬間拔槍,連射八槍擊向十米外的四個靶子。接著,他沿著綠線衝刺五米,對準側前方的小靶連續射擊,更換彈匣,再射擊……
奔跑、射擊、奔跑、暫停、射擊……橋嘉的動作流暢如行雲流水,那份熟稔自如,甚至消解了射擊時的緊張氣氛。
盧俊覺得橋嘉非常出色,但不清楚其過人之處何在。於是,他碰了碰身邊的中年保鏢:“祥哥,你覺得他和你相比如何?”
被問及的祥哥愣了下,無奈搖頭:“我比不上他,至少在槍法上我肯定不是他的對手。你看那些靶子雖然搖晃,但他總能兩發命中心臟,而且彈孔幾乎都在一個橙子大小的範圍內。”
看著靶子上密集的彈痕,祥哥感慨道:“這傢伙是頂尖級別的槍手,射擊速度極快且精準,三十米內我肯定不是他的對手。”
盧俊聞言,驚訝地問道:“這麼厲害?這傢伙莫非是特種部隊出身?”
祥哥瞥了一眼正在收集靶場彈殼的橋嘉,搖頭道:“他肯定沒當過兵,你看他持槍的姿勢和行動方式,根本沒有任何軍隊痕跡。”
接著,祥哥認真地看著盧俊,道:“然而,這樣的人才最令人畏懼。一個自學成才能練到這種程度,既說明他天資過人,也表明他對目標有著極強的決心。否則,很少有人能忍受那種枯燥的訓練。”
“老闆,打靶並不難,移動靶也並非無法掌握,但很少有人追求將子彈精確命中同一位置。要麼他有射擊強迫症,要麼他對自已的要求超越常理。”
祥哥熱情款待盧俊大老闆,在自家靶場暢享了一番。橋嘉最後負責清理現場,駕車駛入沙漠。
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中疾馳了大約半小時,橋嘉找到一片相對平坦的區域。前方八百米處,有幾棵枯死的樹和一塊歷經風雨侵蝕的巨大岩石。橋嘉再次搭建起從靶場帶來的簡易遮陽篷,然後驅車來到巨石前,用紅色噴漆在石頭上畫出靶心。
最後,他將十幾個人形鐵靶用鐵絲懸掛在樹上,橋嘉駕車回到遮陽篷下,取出他改良過的SVD,趴在防水布上。首先,他使用測距儀測量距離,得出753米的資料。
橋嘉透過15倍鏡對準巨石上的靶心,深呼吸幾秒後扣動扳機。“砰”的一聲槍響後,他立即拿起望遠鏡搜尋彈著點。對於800米外的目標,射手往往難以預知子彈的落點,因為瞄準鏡視野有限,看不太清楚。因此,專業射手通常會有觀察員協助,提醒射擊位置。
遺憾的是,橋嘉沒有觀察員,一切都得靠他自已。透過更清晰的望遠鏡,他發現子彈落在靶心上方一米,偏左40厘米的位置。這與他的預期不符,因為他的SVD經過調整,200米內的歸零校準已做好。橋嘉並未調整瞄準鏡,而是按照網路上的建議,射擊時略微上抬。\"
然而,他發現子彈的軌跡與預想截然不同,在753米的距離上,竟然沒有出現下墜。理論上講,這是不可能的。儘管橋嘉對自已的電磁槍管充滿信心,但他還沒到認為它能違揹物理定律的程度。
然而,現實卻讓橋嘉感到無比振奮。他手中的這把專為朱吉設計的彈藥,配合加長了5厘米的電磁槍管,使得他在800米左右的距離內,SVD仍能保持直線軌跡。
經過幾次試射後,橋嘉驚喜地發現,這把槍的子彈在850米後才因速度衰減和空氣阻力開始下墜,而其有效射程則可延伸至1200至1400米左右。
至於最大射程,橋嘉並未去探究,他認為超過2000米的目標,應選擇其他武器而非SVD。這對這把老式槍械來說,簡直是難以置信的資料。
即使與頂尖的旋轉後拉式朱吉步槍相比,SVD也毫無瑕疵。這並非一個維度的產物,因為即使是新手,只要手不顫抖,也能在800米內擊中目標。
在橋嘉最擅長的200米至400米區間,這把槍的精準度無人能及,達到了0.1角分,幾乎無誤差。但當射擊距離擴充套件到800米,由於習慣和訓練不足,橋嘉會出現偏差,通常在籃球大小的範圍內。
超過這個距離,需要考慮彈道和風偏時,橋嘉的表現便不盡如人意。問題並非出在槍上,而是人為因素。
由於對高倍瞄準鏡射擊不熟練,橋嘉在狹窄視野中尋找目標顯得十分不適。不過,這些問題可以透過努力克服。更大的挑戰是對槍支和子彈軌跡的陌生感,需要大量練習和適應。然而,明顯的是,橋嘉在800米的射擊上能迅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