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星洛買房子,自然就接觸到了李嬸子和他那個在港城的兒子李興華。

李興華一身西裝革履,港味十足。

可能是因為要回到國內,便沒有打領帶吧,不然的話,妥妥的暴發戶嘴臉。

“鄭小姐,這房子當然能賣的啦!你看這地段,上街最中心.....\"

“請喊我鄭同志!能不能講大陸話?別啦啦啦的,明明是出口貨,怎麼回來都成進口產品了呢?”

“哈哈哈!”李嬸子也聽不慣兒子這學的不倫不類的港風話,見兒子被這小同志滿眼嫌棄的數落,笑的前仰後合。

李興華“啦”了一半,接下來的話直接就轉成了粵語:“我們粵省和港城說話本來就很像的好吧?不管出口進口,反正吧,這房子你要是要的話,一口價,五千.......”

就在鄭星洛準備一口答應的時候,他又在後面加了“港幣”二字。

鄭星洛在心裡換算了一下,現在的匯率,大概是一比三,也就是說,這破房子他竟然要一萬五。

一萬五在這個年代是什麼概念?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 ,就是個天文數字。

鄭星洛一下子清醒過來,她現在覺得,五千海幣都不值,就這房子,算了吧,再看看別的。

聽完她的價格,鄭星洛嫌棄的白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在那邊住久了,就忘了本了?哼,我覺得五千海幣都貴,你竟然要港幣,我不要了。”

說完,便轉過臉看向李嬸子:“不好意思,李嬸子,打擾了,買不起。”

李嬸子一聽,便狠狠瞪了李興華一眼,笑著說道:“你別聽他瞎說,他就是在那邊待幾天,不知道自已有幾斤幾兩了,瞎趕時髦呢,

姑娘啊,張傑她們在村裡也待了兩年了,知道我這人什麼樣,這樣吧,你若是真的想要,一千五,這房子就給你了,要不是我們搬走就不準備回來了,怎麼也不會把根賣了。”

這個李嬸子說的倒是個實誠價,一看就是真的想賣,不像那個李興華滿嘴跑火車。

現在深市,還只是一片小平原,小漁村,到處空蕩蕩的,又是水塘又是河坑,還有破隧道,亂石橋,普普通通的七十年代南方小村莊。

哪怕是改革開放的政、策下來,人們只要能去對岸,在對岸站穩腳,肯定還是迷戀對岸的繁華,不想回來這邊。

前些年饑荒的時候,逃港的人足有上百萬,也就是現在管的嚴了,人們生活好些,才相對穩定了,不往對岸竄了。

對於將來寸土寸金的港城,鄭星洛也有一定的想法,她也想趁現在在那邊置辦下產業,這才後世,可是大財富。

李興華一聽他老母一上來就把價格壓的這麼低,很是嫌棄的吧咂嘴,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在港城學的生意經,回了這邊,簡直是一點兒用武之地也沒有。

那邊講究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做生意的都是把價格抬到虛高,再讓人砸價,最終無論降多少,都會讓人歡天喜地的將東西買走,他還能大賺一筆。

在這邊,價格稍微高一點就把人嚇跑了,真是毫無彈性。

鄭星洛和李嬸子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說著房子的事,李興華只能百無聊賴的在一旁轉圈圈,根本沒人搭理他。

最終,房子以一千三百五的價格敲定下來,就這樣的價格,李嬸子還覺得挺滿意的。

畢竟,這時候,蓋一套青磚大瓦房也不過是幾百塊錢,何況這兩層小樓房,也不完全都是青磚蓋的,半磚半土坯,也就是空間大一些。

也就是這時候,鄭星洛才知道,這房子不是純粹的青磚瓦房,虧她還覺得佔了大便宜,也就是這個李嬸子實在,實話實說,不然的話,光看正面,還真是看不出來。

房子價格談好,接下來就是辦手續。

這個李興華雖然看上去不著調,但是,不愧是兩邊跑的奸商,對於其中的道道門清,別人不知道要問多少遍,跑多少趟的流程,他一套下來,就搞定了。

在牛大鳳她們目瞪口呆的見證下,鄭星洛拿到了新鮮出爐的房產證明,臉上笑開了花。

李興華不屑的撇撇嘴:“這破房子,看把你美的,你要是看過港城的高樓大廈,就會知道,這就是豬窩。”

李嬸子照著李興華就是一巴掌:“臭小子,你就是在豬窩長大的,沒這豬窩,還沒你這頭滿世界撒歡兒的豬呢!”

“哈哈哈!”

鄭星洛和牛大鳳她們都大笑起來。

要離開的李興華,見鄭星洛出手便能拿出一千多塊買他們家的豬窩,心裡也活泛開了,笑呵呵的靠近鄭星洛:“嘿,小丫頭,想要去對面看看的話,吱一聲,我有兌換港幣的渠道,給你打骨折。”

一般人想要兌換港幣,那可是太難了,也就有了一定的私下渠道,就跟黑市似的,看來,李興華就有這樣的門路。

鄭星洛笑望著李興華,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正愁怎麼過去呢,現成的親戚不就來了?

李興華被鄭星洛滲人的眼神看的心裡直突突:“你怎麼這麼看我?當我沒說。”

說完,他就要趕緊離開。

鄭星洛上前,攔住李興華,“彆著急啊,咱們好好聊聊。”

之後,二人走到一旁聊了起來,一臉懵的李興華遞給鄭星洛一張寫了電話號碼的紙條,走的時候還不停的回頭看,她怎麼敢說能讓他進貨的事情呢?她怎麼可能有比港城還要先進的東西?

待他們母子走後,牛大鳳上前,笑著拍了鄭星洛肩頭一掌,“行啊,星洛,一來就有了家,我們幾個,在這兒混了這麼久,都沒想著在這邊生根發芽。”

鄭星洛看看她們三個,提醒道:“要生根,就趁早,不然的話,再想生根,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接下來的日子,鄭星洛專心的整理起這小樓房,進去之後才發現,後牆和左邊的牆,都是用土坯壘成的,只是,用報紙糊的嚴實,不撕開,根本看不出來。

一樓雜貨鋪,收拾乾淨,找木匠打了貨架,剩下的就是擺貨了,二樓,兩間小臥室,一間做了針灸室,客廳一角,弄了箇中藥櫃,擺了張桌椅,白色十字門簾一掛,直接就成了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