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日子依舊不緊不慢地過著。
這天,鄧悅溪從鎮上辦完事情回家,正蹲在院子裡清洗衣物。突然間,\"咚咚咚\"一連串急切的敲門聲打破了寧靜。點點受到驚嚇,低聲吼叫著,警惕地望向院門。
\"別怕,點點。\"鄧悅溪安慰它道,並迅速擦拭乾淨雙手。然而,敲門聲再度響起,\"咚咚咚\",似乎比之前更焦急。鄧悅溪加快腳步走向門口,同時回應道:\"來啦!\"
站在門外的正是滿臉焦灼、氣喘吁吁的秦安山。他一見鄧悅溪開門,便迫不及待地開口:\"鄧悅溪,能不能把你的腳踏車借給我?曉曉發高燒了,村裡的大夫說沒有藥,得趕緊去鎮上才行。\"
鄧悅溪看著神色慌張、滿頭大汗的秦安山,心中不禁一緊。她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道:\"車就在屋裡,我這就去推出來。\"說完,她轉身飛奔進屋子。
進入屋內,鄧悅溪利用這個短暫的間隙,悄悄進入空間取出了一包兒童專用的退燒藥。然後,她迅速撕開包裝,將藥片倒在一張紙上,仔細包裹好,緊接著推出腳踏車來到院外。
秦安山焦慮地在門口踱來踱去,他的眼神時不時望向門外,似乎在期待著什麼。終於,當他看到鄧悅溪走出來時,立刻迎上去準備接車。
\"等一下!\"鄧悅溪喊住了他,並從包裡掏出一包退燒藥遞給他說:\"這裡面有一些退燒藥,如果情況變得非常嚴重,可以先吃這個頂著。\"
秦安山感激地接過藥品說道:\"太感謝您了!\"然後便毫不猶豫地跨上車座,火急火燎地疾馳而去。
看著秦安山遠去的背影,鄧悅溪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擔憂之情。在此前的幾個月裡,她曾多次給秦安山家裡送去過各種生活用品。每一次見到曉曉那個可愛的小女孩時,她總是滿臉笑容、甜美地向自已問好。
後來,鄧悅溪瞭解到曉曉其實是個早產兒,體質比一般孩子要虛弱許多。對於普通人來說普通的感冒和發燒也許熬一熬就能扛過去,但對曉曉而言卻很容易引發肺炎。
想到這裡,鄧悅溪完全理解了秦安山此刻如此焦急的心情。與此同時,郭嘉禾內心也充滿了懊悔,她責怪自已不該帶著孩子出門。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他們夫妻二人並沒有可以信賴的親人幫忙照看孩子。畢竟又有誰會願意全心全意地照顧一個體弱多病的小孩呢?
幸運的是,這兩個人心底都有幾分盤算。他們捐獻了大部分家產,並特意託人打點關係才來到此地。同時,他們也暗自留下一些錢財以備不時之需。平日裡對曉曉靈呵護備至、關懷有加,因此曉曉靈幾乎沒有生過大病。
……
次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鄧悅溪便打算前往山上割豬草,並順道尋找一些野味作為食物補充。她輕輕地推開那扇破舊的大門……
\"啊!\"鄧悅溪突然發出一聲驚叫,原來她看到門前蹲著一個人,嚇得她差點舉起竹筐砸向對方。
定睛一看,原來這個人正是秦安山。他渾身溼漉漉的,彷彿剛從水裡撈出來一般,身上還沾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而在他身旁,則停放著鄧悅溪那輛破舊不堪的腳踏車。
秦安山見到鄧悅溪走出來,艱難地站起身子。由於長時間保持蹲著的姿勢,他的雙腿早已麻木不堪,忍不住呲牙咧嘴地跺了跺腳,試圖緩解腿部的不適。
\"對不起,讓您受驚了。\" 秦安山佈滿血絲的雙眼凝視著鄧悅溪說道:“鄧悅溪啊,昨晚多虧了您那副藥呀!當我們趕到醫院時,正巧缺了消炎藥,如果再趕往縣城取藥,恐怕孩子根本經不起這樣來回奔波和折騰。所以當時迫不得已便先用了您的藥。沒想到僅僅過了半個小時,孩子的體溫就降下來了。今日前來呢,就是想詢問一下,您是否還有剩餘的藥物呢?”
秦安山眼神充滿渴望與期待地望向鄧悅溪。
“有的,請稍等片刻!”鄧悅溪聽聞二話不說,急匆匆轉身回屋取藥。
進入屋內後,鄧悅溪迅速從空間取出一盒消炎藥、一盒感冒藥,並額外準備了三包退燒藥。她仔細檢查每種藥品的包裝是否完好無損之後,便匆匆忙忙走了出去。
“這裡,給您!這盒白色的是感冒藥,每次服用一片,每日兩次;黃色的則是消炎藥,每次一粒,同樣也是一日一次。這個小紙袋裡裝的是退燒藥,如果發燒嚴重就服下一包,但需注意,服用過一次後,必須間隔六個小時才能再次服用第二包哦。”鄧悅溪耐心且細緻地向秦安山講解每種藥品的具體用法及劑量。
“記住了嗎?可不能吃錯啊!”
秦安山雙手緊緊握著那幾包藥,像是握著什麼稀世珍寶一般,他抬起頭,眼神堅定地看著鄧悅溪,使勁點了點頭,用低沉而又嚴肅的聲音說道:“記住了,謝謝。”
說完,秦安山緊緊咬住嘴唇,彷彿要用盡全身力氣般,深深地鞠了一躬,身體彎成了一個近乎直角的角度,向鄧悅溪表達著最真摯的謝意。接著,他轉身快步離去,似乎一刻也不想多停留。
望著漸行漸遠的秦安山,鄧悅溪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輕輕嘆了口氣,搖搖頭,暗自感嘆這個時代給予人們的種種磨難。這些被迫住進牛棚的人,他們揹負著莫須有的罪名,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困苦。
鄧悅溪對於這段歷史的瞭解,僅僅侷限於小說、學校教育以及老人們的口口相傳。畢竟她未曾親身經歷過那樣的歲月,因此很難真正感同身受。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陌生感,讓她對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充滿了同情和憐憫之情。
儘管如此,鄧悅溪依然竭盡所能地去幫助他們。她知道,自已的力量雖然微薄,但每一次小小的善舉都可能成為別人黑暗中的一絲亮光。在這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她期盼著那些被冤枉的人們能夠早日得到平反,重歸正常的生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