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華樓,蘇雲嵐帶著打包好的飯菜徑自去了青石街,最近報社才剛剛步入正軌,有很多事物要忙,趙大哥通常都會在報社呆很久。

雲山報社門口人來人往,不少貨郎挑著擔子來進一些報紙,帶到附近鎮上和鄉村都賣得很好。

往年,雲山縣是沒有這麼繁榮的消費的,今年,雲山縣建了個大的造紙廠,用工很多,紙張更是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各處都不愁銷量,當地人很是掙了一筆錢。

同樣的情況在各地都有發生。

雲山日報作為大趙第一份報紙,其模板是各地借鑑的樣本,報社內眾人都希望越辦越好。此時,骨幹成員正討論生活版塊出現的問題。

看到蘇雲嵐,趙無淵讓她進去,也談談自已的看法。

蘇雲嵐將食盒先放在一邊,問道:“是有什麼問題?”她看了今天的日報,報道的是卓家和池家的小少爺在書院帶人打架的事,而起因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場烏龍。卓家小公子帶著下人鑽狗洞偷溜出書院,回去的時候,卻見狗洞被人拿大石頭給堵住了,他只得從正面進,被書院的先生逮了個正著,事後有人告訴他,他出去後看到池家小少爺在狗洞旁出現過,就以為是對方故意對付他,讓他出醜被先生罰,於是逮著機會和人打了一架。結果兩人雙雙被抓到書房受訓,最後書院先生才告訴卓家小少爺,因這段日子書院學生從狗洞偷溜出去的事增多,所以夫子們特意把狗洞堵了,他們還想今天不知抓到的是哪個倒黴蛋呢,沒想到是卓家這個頑皮的小公子。卓小公子頂著一臉淤青欲哭無淚。

事情描寫的生動有趣,讓人捧腹不已。

還有一則訊息,寫的是縣城附近的米家村出了一件奇事,米家老太爺年近八十,在壽宴上多吃了一個肉丸子,被卡住當場沒了,家人給他佈置靈堂,白布孝頭都準備好了,結果停了兩天,他小女兒回家哭喪,抱著他狠狠哭了一場,又把人哭活了。家人還以為老人詐屍,害怕得哭爹喊娘,事後才知老太爺活了。孝子賢孫們表情怪異,紛紛把白布撤了,棺材收好,老太爺至今活得好好的,只是再不貪吃肉丸了。

這種鄉野間的奇聞軼事很受普通老百姓的歡迎,雲山日報一經推出,不過短短數日就街知巷聞,被雲山縣百姓接受。

但云山日報的幾個編輯此時卻愁眉不展。

主編衛君書皺著眉頭說道:“蘇姑娘,日報最近能報道的事越來越少了,鄉野間本來發生的軼事就不多,記者們跑遍附近鄉村,也沒找到幾件可報道的。且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雲山日報,時人注重聲譽,沒人想成為日報上被八卦的一員,最近連地痞無賴行事都收斂了很多,普通百姓之間更是要多和氣有多和氣,打架罵架的事幾乎都絕跡了。記者們去到鄉下,也受到了不少村民的抵制,他們對自已村的事諱莫如深,不願交談,許以小利也不行,似乎受到族老們的警告,不得往外說……。”

編輯許為興也說道:“還有官府版塊,可報道的事也不多,政策幾乎幾個月才能出一個新的,而縣衙軼事,陳大人也對把官府之事傳之大眾頗為忌諱,覺得時間一長,恐怕會損害官府的威信……。”

蘇雲嵐所有所思,這時,編輯中唯一的一位女子柳先玉微笑著道:“先玉素日聽聞蘇姑娘大才,想必蘇姑娘此時已經有了解決方法吧?”

這話一出,在座的幾位編輯眉頭都皺了皺,趙無淵更是不悅地看了女子一眼,柳先玉毫不在意,對上蘇雲嵐好奇投過來的視線,自我介紹道:“小女子不才,京都六品才女,先祖父曾跟隨鎮國大將軍征戰南北,家父現客居鎮國將軍府,教導小公子四書五經和兵書謀略,小女子才氣平平,之前一直跟隨皇后殿下左右,是殿下欽賜的六品女官……今天和蘇姑娘第一次見面,小女子有禮了。”說著,柳先玉朝蘇雲嵐行了一個才子禮。

蘇雲嵐回了一禮,打量著這位叫柳先玉的才女,論相貌,這位柳才女不及她多矣,但也勝過大多數姑娘,面板白皙細膩,容顏清秀可人,更特別的是她那一身書卷氣,一看就知是飽讀詩書之輩,能以女子之身晉升六品才女,勝過世間諸多男兒,所以,她身上還有一股傲氣,看人時也抬頭直視,絲毫不怯。

蘇雲嵐感受到來自她身上莫名的敵視,不知道哪裡得罪過此女,她頓了頓,正要說話,趙無淵就說道:“已到午時,大家先用完午食再繼續吧。”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許為興還誇張地摸著肚子道:“屬下肚子餓得都能吃下一頭牛了,還想殿下什麼時候結束呢……總算能吃飯了。”

蘇雲嵐一聽,不由住了口,吃完飯再說也成,不能真讓大家餓肚子。

衛君書等人行禮告退,柳姑娘離開時感嘆了句:“大皇子殿下對蘇姑娘真是有心了……。”

蘇雲嵐沒注意,等人走光後,她顛顛跑去拿食盒,向趙無淵推薦東華樓今天的菜品。

“這個魚絲豆腐煲好吃,滑嫩爽口;這個酒釀丸子有嚼頭;這個粉蒸豬肉,入口即化,一點不膩,好吃極了……。”蘇姑娘一個個介紹著。

趙無淵身為皇子什麼沒吃過,就是東華樓也是去過多次,有什麼菜品非常熟悉,但他卻十分享受少女吃到好吃的食物分享給他的心態,由著少女吸溜著口水介紹。

兩人找了個地方,一人吃,一人說,十分安逸。

蘇雲嵐就剛才會議的問題說了說自已的看法:“趙大哥,雲山日報雖然是我們雲山縣的辦的報紙,但上面刊載的內容可以不止限於雲山縣啊,其他縣,州府,甚至京城的訊息我們都可以刊登,官府的政策也是,京城出了什麼政策,其他地方執行的效果,都可以報道啊,這樣一來,可報道的就多了……。”她說道:“就是採集訊息麻煩點,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可以親自派記者去調查瞭解,也可以和各地報社合作,從他們每日的新聞中選取新聞刊登……。”

趙無淵頓了頓,眼中閃過一道暗芒,似乎想到了什麼。

蘇雲嵐還在繼續:“我覺得各地百姓不只對本地的事情感興趣,也會對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麼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