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秀琴成親,雖說是三媒六聘禮該有的禮數是周全了,可就這麼靜悄悄的跟我過了,還是有些委屈了她。”

“我娘說要好好吃一頓,你們可別做飯啊,天兒冷沐淮身體弱,你們也不要往這邊來,這大雪透涼呢。”

“好了我給你們送過來。”

李二牛也穿的跟粽子一樣,裹的嚴嚴實實的,但整個人精神抖擻如沐春風,嘴角都要裂到後腦勺去了。

一邊和秋意他們說話,一邊忍不住的笑。

心中算是淺淺的理解了秋意和沐淮兩口子,平日裡跟裹了糖一樣的日子了。

那可本就是裹了糖嗎?

秋意冷的很,雪掃完了恨不得縮屋子裡都不出來,聽到李二牛這話也不客氣,毫不猶豫的點頭。

“那就麻煩二牛哥了。”

說著狹促的朝他眨了眨眼。

“哥,收收你的嘴角,臉都要給笑爛了。”

李二牛:……

好不收斂的看著秋意。

“說的你沒笑的跟智障過一樣……”

說完,快速轉身跟後面有鬼攆一樣,在雪地裡蹦躂著跑了。

秋意:!!!

果然是娶了媳婦兒的人啊!膽子都變大了!!

中午

李二牛帶著秀琴一起,把飯菜放在揹簍裡,兩人深一腳淺一腳的踩著雪到秋意他們家。

外面的雪一直沒停,張桂花到底年紀大了,昨晚上折騰那一下今天也不想出門了。

是以也沒跟著過來。

索性兩家離的近,沒多會兒就到了,秋意和沐淮兩人不時的就會在門口看一看。

遠遠的看他們過來,就到門口等著了。

沐淮把秋意的手夾自已胳肢窩,站在前面給秋意擋風。

秀琴被李二牛拉著手,在雪地裡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

因為她是臨時過來的,從家裡帶的衣服都是蘆花填的,新衣裳還沒做。

她身上穿的是李二牛的衣裳。

寒風吹著有點冷,可她的心卻是火熱的。

想起相公婆婆的體貼,秀琴只覺得自已先前那十幾年的苦都值了。

這樣的日子,她就是做夢都不敢這麼做。

眼看著就要到秋意家了,秀琴掙扎著要把手抽回去。

“看著不成樣子。”秀琴含羞帶怯的輕聲說道。

李二牛憨憨的笑著,不讓她把手抽回去朝前面努了努嘴。

“這有啥,你看看。”

李二牛示意自家媳婦兒往秋意他們院子看。

就看到秋意手縮在沐淮咯吱窩裡,整個人人被沐淮摟在懷裡一樣,兩人笑眯眯的也不知道秋意說了什麼。

看的秀琴目瞪口呆。

“也不是啥多出格的事兒,自已開心最重要。”

李二牛低聲和秀琴說著,實際上耳朵都臊紅了。

這還是當初他提醒秋意時,秋意說的。

當時他還不能理解,但也尊重,當然主要是不尊重也沒辦法。

如今倒是理解幾分了。

總想把所有偏愛讓所有人知道。

秀琴聽到李二牛這麼說,低著頭也是臉頰緋紅,大雪天的被李二牛拉著的手都溢位了密密的細汗,但到底沒再抽出去。

兩人一到院子,秋意就把手沐淮咯吱窩裡抽了出來,快步迎了出去。

“嫂子,祝你和二牛哥百年好合早生貴子啊。”秋意邊走邊笑的說道。

沐淮見狀連忙跟上在身後護著,生怕她在雪地裡摔了。

秀琴連忙從身上摸了個紅紙包的紅封遞給秋意,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謝謝妹妹。”

秋意詫異的看著手裡的紅包。

“我已經成親了啊,我也有紅包嗎?”兩輩子她都沒參加過啥婚禮,不知道有這規矩。

她只知道小孩兒會有。

咋成親了也有?

“當然有,你是咱妹子咋能沒有,快收下吧。”

除去秋意之前混鬧的時候,李二牛就沒見過秋意疑惑不解的樣子,彷彿她什麼時候都是啥都知道一樣。

如今看著她這樣,稀罕的不行,連忙笑道。

秀琴又給沐淮遞了一個過去。

沐淮護在秋意旁邊給她擋風呢,眉目溫和片刻不離秋意,神色繾綣。

看到秀琴遞過來的紅包,愣了愣隨即無聲的笑了,雙眼亮晶晶的看著秀琴把紅包接了過去。

秀琴昨晚回去,李二牛和張桂花兩人就和她說了秋意他們這邊的情況。

見狀笑了笑。

四人一起進了屋,剛一坐下秋風就遞了兩個紅包過去。

秋意也把準備好的禮物,遞給秀琴。

“嫂子,你和二牛哥新婚,本該給你買新的當賀禮,只是這下著大雪人也沒法出去。”

“這根簪子,我沒咋帶過,你可別嫌棄。”

李二牛成親是臨時起意,秋意也沒準備啥,從首飾匣子裡挑了根原主戴的比較少的銀簪子。

也沒啥盒子,撕了一溜紅布綁在上面,算是意思意思的包裝了一下。

秋風是長輩,他的紅包秀琴收了,可在看到秋意拿出來的簪子嚇了一跳,連忙推了回去。

“這麼好的東西,咋能給我。”

那可是銀簪子!那麼好看,他們村兒裡可沒幾個小娘子能有。

就是有的那都是壓箱底的東西,就這麼給了她。

秀琴心中感動的不行。

“咋了,嫂子嫌棄不是新的?”秋意佯怒的說,隨即瞪了旁邊的李二牛一眼。

“二牛哥,還不快給嫂子戴上。”

李二牛可知道這些東西,在秋意那裡是個啥地位。

看秋意一拿就拿那麼根銀簪子,也是嚇了一跳,下意識也想拒絕但被秋意那麼一瞪,又看了眼秀琴光禿禿的頭髮上,啥也沒有。

心中愧疚,到底還是伸手把簪子接了過去,給秀琴戴上心中已經打定主意等雪化了就帶秀琴去買簪子。

“好看!”

李二牛憨憨的看著秀琴笑道。

秀琴頓時羞的不行。

他們這邊其樂融融,村子裡的氣氛就有些沉重了。

夏偉和夏氏他們坐在火邊,兒子媳婦兒還有孫子也都坐在旁邊。

全都裹緊身上的衣服,灶裡兩根柴火慢慢燒著。

“早上有多少家……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