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寧娜緊靠著她的長劍,從剛才的激烈戰鬥中緩緩挺直了身體。她的呼吸略顯急促,心裡清楚地意識到楓丹城正在遭受厄裡那斯的侵襲。她知道,假如能單獨面對那異獸,或許能和平的解決問題,畢竟她熟悉它的本性和弱點,足以嘗試溝通。這個想法讓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出發回城。

然而,就在她準備邁步時,身體突然背叛了她的決心,四肢失去了力量,她幾乎要跌倒。幸運的是,一雙溫暖的手臂及時托住了她的肩膀。

“您沒事吧?”一個關切的聲音問道。這聲音來自一名棕發青年,他腰間繫著代表著巖元素力量的神之眼。

芙寧娜回以一個感激的微笑:“謝謝,高哲,我沒事。”

高哲眼中帶著擔憂,目光落在她腰側的傷口上,那裡用白布包裹著,血跡斑斑,顯然傷口還未完全癒合。

“水神大人,您應當先歇息……”高哲認真地勸說道。

芙寧娜輕輕地搖了搖頭,打斷了他的話,她掙脫了高哲的扶持,聲音雖顯虛弱卻充滿了決斷:“現在不能休息,必須立刻前往楓丹城……”她邊說邊用手撫著額頭。

她環顧四周,對著聚集在她身邊的純水精靈和周圍的軍士們下達命令:“我們返回城中,新的戰役即將到來。”隨後,當士兵們開始忙碌地準備返城,整理戰備時,芙寧娜毅然飛身而起,穿越雲層,直奔楓丹城而去。她的身影逐漸在天際線上變得模糊,最後消失在淡藍色的天空中。

高哲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芙寧娜離去的方向,內心湧動著複雜的情緒。就在這時,他感覺肩膀上有輕輕的一拍。

“鐮重。”他轉過身,看到的是言談舉止頗為文雅的熊妖鐮重。鐮重以憨厚的微笑安慰他,熊掌依舊放在高哲的肩上:“兄弟,她是神明,別想太多了。”

高哲露出一絲苦笑,點了點頭,他與這位同伴並肩步行,共同踏上了返回楓丹城的路。他們心中都清楚,在他們即將面臨的戰鬥中,除了彼此間的相互支援,水神的力量將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

在水仙十字院的庭院裡,小男孩雅各布與副院長貝瑟·埃爾頓坐在蒼翠的老橡樹下。斑駁的陽光穿透新綠的葉縫,灑在他們面前的石桌上,彷彿給這平靜的畫面塗上了金色的筆觸。四周迴盪著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笑聲和遠處樹林間此起彼落的鳥鳴,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和諧的圖景。

貝瑟的目光柔和而深邃,她看著這些自由玩耍的孩子們,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她知道,自己即將離開這片充滿溫馨記憶的地方,這讓她的心中不免湧起一絲哀愁。

她從口袋裡輕輕取出一枚精緻的墨綠羽飾,這是她珍藏已久的寶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羽飾散發出微妙的光澤,就像是承載著歲月的沉澱和未來的希望。

她遞給雅各布時,手勢溫柔而緩慢,彷彿是將一份重要的責任交付給他。“雅各布,這枚墨綠羽飾並不是給你的禮物,”貝瑟柔聲說,“這是一個信物,是我們相約再見的證明。你要好好儲存起來,等我回來的時候,如果看見它變髒了,我會傷心的。”

雅各布的小手緊緊地握住了羽飾,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貝瑟無限的敬愛和信賴。儘管年紀輕輕,他卻能感受到這份信物背後沉甸甸的意義。

“我會等你回來。”雅各布的聲音雖然稚嫩,卻堅定而充滿期待,他的眼睛閃爍著不移的信念。

貝瑟看著他,臉上綻放出溫暖的微笑,她輕輕地摸了摸雅各布的頭髮,那是對純真之情的回應。她心中湧現出一股深深的感激,因為在她心靈的旅途中,這個孤兒院和這些孩子們,已經成為了她最珍貴的家人。

貝瑟起身,她的身影在陽光下拉長,給了雅各佈一個鼓勵的微笑後,轉身離開。小男孩雅各布仍舊坐在那棵老橡樹下,手中緊握著那枚墨綠羽飾,眼神堅定而深沉,默默守候著未來某一天,貝瑟歸來的時刻。

就在此時,納撒尼爾·皮克曼的聲音打破了庭院的寧靜:“貝瑟,你真的要這麼做嗎?”他的聲音中帶著擔憂。

貝瑟停下了腳步,她轉過身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毫不猶豫地回答:“深淵怪物不會自行退散,楓丹的每個孩子都值得一個和平的未來。”

納撒尼爾被貝瑟的信念所打動,他的心中湧起了共鳴:“好,我們一起!”他決定與她並肩作戰。

貝瑟繼續前行,她的步伐堅定,走向她的命運——斯彭西安號。她站在那艘等待她指揮的旗艦甲板上,目光穿透海霧,凝視著那些白色鐵甲艦隊。這些準備迎接戰鬥的精英戰士們,象徵著力量與勇氣,正等待著她的號令。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加速流轉,戰爭的陰雲在不遠的海域匯聚。厄裡那斯巨獸和它率領的深淵獸潮正如洪水般向萬水之源湧去,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它們的剪影顯得愈發駭人。而斯彭西安號,作為最前線的堡壘,炮火轟鳴,煙霧四起,貝瑟·埃爾頓,這位正義之國的海軍將士,在這片海域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貝瑟站立在斯彭西安號的甲板上,迎接著新的一天。然而,這個風高雲淡的早晨,不同尋常地被黑色的影子所籠罩。她的目光穿透遠方聚集的烏雲和海平面上漸漸成形的敵影。深淵的獸潮宛如黑色的巨浪,每個波峰都是飢餓的深淵生物,它們眼中閃爍著毀滅的慾望。

隨著兩軍距離的不斷縮短,身披白色鐵甲的艦隊緊張卻有序地進入戰鬥準備狀態。貝瑟的聲音冷靜而堅定地在艦隊中迴盪,下達著指令。白色艦隊的炮管嚴陣以待,瞄準了深海的威脅。每次炮火的轟鳴,都是對和平渴望的宣言。海面上,水花與火光、硝煙交織成戰鬥的序曲。

深淵中的巨獸以其堅硬如巖的面板挑戰著艦隊,只有最準確的重炮火力才能突破它們的防線。士兵們汗水與海水交融,他們揮舞著武器、控制著炮臺,眼中燃燒著不屈的鬥志。貝瑟從高處審視著戰場,隨時準備根據戰況做出關鍵的決策。

晝夜更替之間,深淵的獸群似乎無窮無盡。戰場上,敵人的屍體染紅了海水,但似乎總有更多的怪物應召而至,源源不斷地加入戰鬥。腥風血雨中,斯彭西安號成為了一座堅固的浮動堡壘,象徵著楓丹人最後的希望和榮耀。

一些小型的流血狗利用其數量和速度優勢,試圖進行近身攻擊。它們像是夜幕下的幽靈,難以捕捉,迫使楓丹計程車兵們進行更加精密的協作。舵手和瞄準手之間默契的配合,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精確的命中,他們的團結是楓丹人堅強意志的象徵。

正當深淵獸潮被一一擊退,戰場上的氣氛開始出現轉機,海面上卻突然陷入了一片不祥的寂靜。士兵們感覺到了一種壓抑的緊張,空氣中瀰漫著新的、更為邪惡的力量的預兆。這是厄裡那斯,深淵之主的氣息,它攜帶著整個深淵的憤怒和仇恨,準備覆滅楓丹的最後一線希望。(事實上厄裡那斯只是在玩)

貝瑟站在甲板上,她的眼神堅毅,從未顯示出畏縮。她如同一柄銳利的劍,靜待出鞘。在她的指揮下,炮火繼續轟鳴,夜空被點亮,士兵們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對勝利的渴望。戰場上的殘酷與壯美交織,構成了一幅悲壯而宏偉的畫面,展現了楓丹人的堅韌與不屈。

隨著海上的角鬥愈發激烈,即便是被譽為不敗的白色鐵甲艦隊也開始顯露疲態。而厄裡那斯的威脅,彷彿是末日的先兆,巨大的身影破水而出,其龐大如山嶽的軀體在茫茫的大海上投下了一片巨大的陰影。

它那由無數黑暗鱗片構成的身軀,每一次尾巴的擺動都引起天翻地覆的巨浪,海水在它的力量下形成了可怕的漩渦。厄裡那斯的咆哮中,包含了足以撕裂天地的怒意。

就在這股力量全面爆發的關鍵時刻,楓丹海軍面臨了它們不得不直面的苦難。深淵獸潮計程車兵們,以厄裡那斯為尖兵,如同暗夜中躍出的惡鬼,不斷侵蝕著艦隊的防線,使楓丹的勇士們面對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士兵們的警報聲此起彼伏,猶如驚濤駭浪中的急促鼓點。“敵襲!”的呼喊在甲板上回蕩,緊張與恐慌在空氣中迅速蔓延。突如其來的混亂之中,數艘戰艦遭受了厄裡那斯的直接打擊。這些碰撞異常猛烈,鐵甲艦在這股力量面前變得不堪一擊,紛紛沉入海底,壯烈犧牲。

“所有船隻,注意閃避!”貝瑟在通訊器中的聲音清晰、平靜,彷彿是在風暴中的燈塔,指引著方向。儘管如此,局勢依舊急轉直下,艦隊在不斷的攻擊下損失慘重,海面上的殘骸和戰士的吶喊交織成一副悽美的畫面。

貝瑟站在艦橋上,手緊緊抓著扶手,她的眼神透過玻璃窗戶,目睹著一幕幕悲劇的發生。她的內心每丟失一艘艦船就像被劃開一道口子,痛徹心扉。但她也知道,此刻任何情感的流露都是奢侈的,她必須保持冷靜,因為每位海軍士兵都明白自己的使命——

為了家園而戰,直至最後一刻。

在絕望的陰影籠罩下,貝瑟·埃爾頓深知,她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決策時刻。她轉向副官,目光堅定:“準備最後的戰鬥。”隨即,楓丹海軍的炮火如同狂怒的交響樂,密集地射向厄裡那斯。夜空中,那怪異的巨獸身軀被痛苦的亮光點綴,它的憤怒呼嘯挑戰著天空的寧靜。在貝瑟的心中,只剩下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保衛家園,哪怕代價是她的生命和所有的夢想。

斯彭西安號的船歌在海風中戛然而止,它的最後一曲頌歌在硝煙的繚繞中靜待演奏。貝瑟站立在艦橋上,她的身影如山嶽般穩固,彷彿即將到來的風暴與她共存,她的氣場充滿了不可動搖的力量。

戰鬥進入了決定性的階段,短暫而激烈。士兵們似乎已經預感到了即將發生的事,但他們的眼神中並無慌亂或恐懼,只有對貝瑟深厚的信任以及純粹的勇氣。他們明白自己所守護的,不僅是領海的邊界,更是內心深處那份永不熄滅的尊嚴和信念。

厄裡那斯的龐大身軀和它帶領的深淵海潮不斷地挑戰著未來的希望。但在貝瑟的指揮下,斯彭西安號成為了一座行進間的堡壘,堅若磐石。即便壯烈的犧牲在即,楓丹的勇士們依舊用生命譜寫著忠誠的篇章。

隨著日夜的交替,漫長的戰鬥消磨著士兵們的意志,但斯彭西安號的船歌依然在海風中迴盪,喚起戰士們心中的平靜與堅定。厄裡那斯在海面上的橫衝直撞幾乎不可匹敵,它的每一次撞擊都讓人心驚膽寒。

當命運之鐘指向了最後一刻,貝瑟·埃爾頓做出了一個英勇且令人震驚的選擇:將斯彭西安號轉變為衝向厄裡那斯的致命一擊。雖然全艦的官兵明白這代表著與世界的永別,卻沒有人後退,因為這正體現了他們保衛家園的誓言,他們至死不渝的承諾。

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斯彭西安號以其全部重炮的轟鳴聲宣告了最後的決戰。船身變成了衝鋒的利箭,碾軋級的齒輪、重炮和衝角在貝瑟的指揮下焚燒起終極的火力。艦上計程車兵們面色莊嚴,他們與命運緊緊握手,勇敢地迎接著最後的時刻。

撞擊發生的那一刻,時間彷彿停滯。貝瑟·埃爾頓,這位無畏的女戰士,帶著斯彭西安號投身於海淵,與厄裡那斯共同沉沒於深海的暗影之中。激起的巨浪宛如炮彈的輓歌,穿透了天與地。

當斯彭西安號迎來了決定性的時刻,海面上的火光宣告了一個英雄的終章。貝瑟堅定的選擇讓她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楓丹人民的記憶中。她的形象在白色艦隊的殘骸中飄蕩,成為了一尊經受時間考驗而永不消逝的雕像,激勵著後人繼續守護著這片她深愛的土地。

楓丹的海域恢復了表面的平靜,但水下的暗流卻是永久的哀愁。貝瑟·埃爾頓和她的白色艦隊不僅為國家建立了屏障,更用自己的犧牲證明了真正的英雄主義——

英雄不僅僅是聖潔無瑕的存在,他們是那些以行動踐行誓言的普通人。貝瑟的傳說,在每一次海浪輕拍的聲音中,將會永久地迴盪在每位楓丹子孫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