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兩個揹簍、一個小籃子以及賣豆腐換到的雞蛋、豆子之類的東西,外加一堆銅板。

林枝讓兄弟兩個揹著揹簍,她和大丫則挑著空擔子回了家。

“把雞蛋打碎放粥裡頭一起熬了吃。”

到家後,林枝把雞蛋拿了出來交給了三小隻。

原先她是想割點肉回來給大家補一補的,後來想了想還是沒有下手。

才賺了點錢,先要規劃完再打算,畢竟這個家一窮二白,處處都要花錢。總不能賺一文花一文吧?!

“一百四十八、一百四十九、一百五十。”

數了好幾遍,確定沒有數錯後,林枝把上次賣豆腐賺的十八文錢拿出來和今日的放在一塊。

現在的她可是有著一百一十八文鉅款的林枝了。

“放哪裡好呢?”

“放這吧。誒,不行不行……”

“還是放這吧……”

“不行。”

……

這錢一多,藏起來就沒那麼方便了,林枝放了好幾個地,感覺都不安全。

這些可都是辛苦錢,被偷了她可沒地哭去。

翻來覆去,最後她在一個箱子裡看到一紮紅繩子。

那是這一家子分家搬過來這裡住的時候買來用作喬遷之喜剩下的。

林枝打了一盆水,將銅板全部倒進去搓洗乾淨,再用布把水分吸乾,最後用紅繩子把銅板串起來。

她一共串了四串,每串二十個銅板。

這是她一邊串一邊試戴的最適合的重量,把它們戴在脖子上不累人,繩子的長度放長一點,用領子一遮擋外人難以發現。

串好了銅錢項鍊,林枝再次試戴了一下,感覺既不安全又不舒服。

想了想,她又抽出了繩子,用繩子把銅板一個一個的固定好,這樣一來銅板就不會因為晃動而擱到人,因為加了一根繩子,這新出的項鍊也就沒那麼容易斷。

“不錯,不錯。”

林枝滿意的看著自已的傑作,如法炮製的把另外三根項鍊。

“你們過來。”

三小隻已經把晚飯做好了,正在挑選明日做豆腐用的豆子。

聽到林枝喊他們的聲音,三人停下手中的動作走進屋裡去。

“把門關上。”

屋子的門破破爛爛的,關不關其實差別不大,風能吹進來,有人在外面推,一點力氣就能把門推倒。

此門裝飾太過於實用。

林枝只是想防一下外人的視線,對它沒有太大的要求。

“給。”

新鮮出爐的項鍊來到了新主人的手裡。

大丫不可置信:“這是給我們的?”

“對,一人一串,快戴上去看看。”林枝笑眯眯的先把自已的那一串戴了上去。

大郎和二郎毫不遲疑的把項鍊給戴上去。

這二十個銅板,從前他們打賞給下人都嫌棄,現在卻是他們珍貴的財產。

“怎麼不戴上去?不喜歡嗎?不喜歡也沒辦法,你先將就著,等以後有錢了,娘帶你去銀樓買個好看的。”

屋內光線昏暗,林枝看不清大丫的神情,只知道她低著頭,像是不情願一般。

“沒有,娘。我很喜歡。”大丫立馬反駁,迫不及待把項鍊給戴了上去。

她只是激動而已。

她長那麼大第一次碰到銅板,總感覺不真實。

“喜歡就好。錢財不外露,你們可要保管好,日後有什麼地方需要用的上的時候還能救個急。”

三人懂事的點頭應下了,再三檢查自已的項鍊有沒有外漏。

林枝欣慰的笑了。

風險分攤出去,那感覺真的好啊!

這一晚,一家四口都睡得香甜。

這一日他們趕路太累是一個原因,還有個原因就是他們胸前的那一串項鍊。

穿越過來的第五天。

家裡的三小隻還是像往常幾日那樣,在林枝起床前把豆腐弄了出來,只等她起床吃完早飯後就去售賣。

“今日做得不多,你們不用跟著我去。你們三個有空就去撿些柴火回來,我們家還欠這張大娘家的柴火沒有還呢。”

三小隻是有空的。

楊家分家時就分了一些田地給他們這一房,但是除了那幾分旱地還保留,剩下的都賣了錢給原身丈夫治病去了。

所以,除了家中這些瑣碎的家務活,他們很閒。

林枝穿越過來後他們才忙著做豆腐,沒來之前除了在家發呆就是在家發呆。

空閒時間多得總是讓這三人胡思亂想,現在有點事情做還好些。

三小隻結伴同行去撿柴火,林枝則拎著豆腐去村裡的八卦中心。

今日做的豆腐,只有十來斤左右,林枝自已就能拎得動。

村裡的市場已經飽和了,這十來斤豆腐,林枝估計在自已村子都賣不完。

不過無所謂,她今日主要任務也不是賣豆腐的,而是打探附近幾個村子情況的。

八卦中心一如既往的熱鬧。

林枝拎著豆腐過來,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加入了他們的話題,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她該打聽的都打聽到了。

“楊老三家的,昨日我在集市那裡看到你們賣豆腐了。”

聊著聊著,突然話題就突然轉到了林枝身上。

“是嗎?你昨日也在集市啊?可能是因為昨日我找的攤位太偏僻了,我都沒看到你。”林枝自顧自的說著。

“你那位置確實是挺偏僻的。”那村民附和道:“不過你也厲害啊,那麼偏僻的位置,那客人也那麼多,居然早早就收攤了。”

說到這,這村民用著以為很小的,實際卻是整個場所的人的說話音量說著悄悄話:

“給我們說說,昨日你到底賺了多少錢。”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就轉到了這邊。

林枝心中不悅,表面卻還是很耐心的回答:“哪有錢賺哦,除去本錢就賺點辛苦費,連買一斤肉都不夠。”

她的話大家很明顯都不相信。

“楊老三家的,都是鄉里鄉親的,有什麼好瞞著我們呢,大方說說唄。”

林枝暗地裡翻了個白眼。

心中沒有點數的人,無論是哪輩子她都討厭。

林枝沒有正面回她的話,而是找了其他話題搪塞了過去。

話題轉移,除了剛開始的那位村民抓著這個話題不放外,其他村民就聊其他的八卦去了。

林枝被那個村民追問得煩不勝煩,最後找了個藉口溜回了家。

望著林枝離開的背影,那個村民不忿的碎碎念:

“呸,小氣吧啦的,賺幾個錢了不起啊,你不想和老孃說,老孃還不想和你說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