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現在這情況到底該怎麼辦?這批貨得趕快想辦法脫手啊!”吳忠寶滿臉焦慮地靠近詢問。
“我哪知道該怎麼辦!”王海用力一拍桌子,咆哮出聲。
吳忠寶被嚇得一抖,雖然心中暗自埋怨,但也明白此刻不是計較的時候。
“五萬件T恤啊,我怎麼會頭腦發熱進了這麼多!真是鬼迷心竅了。”王海懊悔不已,此刻腸子都悔青了,若能重新選擇,他決不會如此冒險。
三十多萬的貨款如同巨石般壓在心頭,眼瞅著已是八月底,天氣轉涼後,這些夏季服飾還能銷售幾天?倘若到下月底還無法清倉,等到十月份氣溫下降,誰還會購買?
堆積如山的三十多萬貨物不僅讓他週轉困難,連進貨的資金鍊也斷裂了。
更要緊的是,這筆錢還包括一部分借款,利息還不低。
原本寄希望於熱銷之後迅速回本還款,現在卻全盤陷入困境。
他自家的小店就算是在銷售旺季,平均每天能賣出十件T恤就已經算是業績突出,一個月頂多也就賣出三百件。要想賣掉六萬件,簡直是天方夜譚。
“快,快點去找其他傳呼臺和傳呼機廠,看能不能找到銷售渠道。”王海心急如焚,這批T恤若不能儘快出手,他的生意就徹底垮了。
吳忠寶點頭答應,兩人立即關店動身前往中觀村附近的市場尋找可能合作的傳呼機生產廠家。
另一邊,在王海店鋪關門的同時,江山也得到了這個訊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顯然,王海還未意識到幕後黑手正是他自已,否則此時早該怒氣衝衝地找上門來。
若是王海冷靜分析,就會發現高利貸借款、大量庫存積壓以及原以為會熱賣的商品突然滯銷等狀況,這些特徵與不久前江山的母親郭秀蘭所遭遇的問題極為相似。
這一切,其實是江山精心設計的圈套,而王海卻毫無察覺地跳了進去。
“朱野,我們可以開始行動了。”江山喚來朱野,整理了一下衣裝,夾著公文包,帶著朱野走出了門。
不同於王海使用假進貨單欺騙郭秀蘭,江山採取的是真單據,只不過他的進貨單並非指短期內交付的產品,而是按照他的安排後續生產的款式。這一招,讓王海誤入了圈套之中。
兩個人搭車來到如今還算郊區,但未來勉強可以稱為市中心的地方——大風服裝廠。
得知有大客戶一次性訂購五萬件T恤的訊息後,大風服裝廠的廠長姜林立刻親自出門迎接,畢竟這樣的訂單量幾乎抵得上他們一兩個月的總銷量,而且對方給出的付款期限較為寬裕,使得他們在支付完王海的訂單之後還有餘力完成新的生產任務。
姜林面帶笑容地看著江山,熱情地問道:“江山老闆,您今天過來是準備啟動生產了嗎?”
江山也微笑著回應道:“確實打算開始生產了,但在那之前,我有個生意上的提議想跟姜老闆商量一下。”
姜林見狀,顯得十分配合,點頭道:“您請講,對於大客戶的需求,只要我們能做到,一定會盡量滿足。”
江山接著詢問:“我想了解一下,貴廠一個月大致能有多少產品的銷售量呢?”
姜林略顯尷尬地笑道:“實不相瞞,江山,我們廠的生產能力若是全力以赴的話相當可觀,只是說到銷量,您這次的訂單已經足夠我們應付兩個月的銷售額了。”
江山聽後微微點頭,心中已有定數,深知沒有穩定銷量支撐,工廠也不會盲目生產。
“那麼,姜老闆,我建議咱們可以簽訂這麼一份協議:接下來這一個月內,貴廠的所有生產線只負責我們訂單的生產,若有額外的生產需求,我們會另外付費,但在此期間,貴廠不得接受除我之外的其他生產訂單,你覺得如何?”江山提出了自已的合作方案。
江山看向姜林,笑容滿面地發問。
姜林微微蹙眉,覺得江山這個要求確實有些奇特,但他思索了一下,考慮到自家廠子目前銷量不佳,即便沒有江山這個承包要求,完成了這批訂單恐怕也要暫時停產。
再加上江山承諾如有額外生產還會追加費用,如此看來,這個看似怪異的要求其實並無害處。於是,姜林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江山的提議,卻未曾料到,僅僅一週之後,他會為此後悔不已。
江山眼底閃過一絲狡黠,迅速與姜林簽訂了合同,並鄭重其事地將合同交予朱野妥善保管。
姜林望著江山,臉上露出一絲無奈:“江山老闆,現在是不是可以說說具體要生產什麼樣的T恤了?”
江山頷首,向姜林索要了一張白紙,在紙上繪出了若干圖案和文字,一邊比劃一邊詳述他的生產要求:“我要做的這種T恤,不再簡單叫它T恤,我稱它為‘文化衫’。”
在這個時代,文化衫的概念還未出現,市面上大多隻有純色T恤,幾乎沒有印花圖案。江山就是要在北京掀起一股文化衫的潮流,進而影響全國。
姜林雖然聽明白了江山的意思,但仍帶著困惑問他:“江山老闆,您真覺得這樣設計生產出來的衣服能賣出去嗎?”
江山胸有成竹地回應:“這個您就不必操心了,我相信這款產品一定會大受歡迎。再說,我已經付了六萬塊的定金給您,還有什麼可不放心的呢?”
一旁的朱野對此深表贊同,提醒姜林他們已經支付了相當於總價三分之一的高額定金,要知道以往價值一百多萬的傳呼機專案,江山都能一分錢不花就順利接手。
姜林聽著兩人的話,內心百感交集,心想他們明明只付了三分之一的定金,卻表現出彷彿付了全款般的底氣十足。
然而,既然已與江山達成協議,合同也已簽訂,姜林便決定不再糾結此事,以免破壞雙方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