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

“孫先生,免禮,我們坐下說吧。”南柯直接打斷孫承宗行禮,伸手示意他坐下。

“謝陛下。臣觀剛才出去的官員,是工部徐尚書,陛下今日去火器製造局,聽聞欣然而歸,可是有所收穫?”

“是有一點吧,不過今日請先生您來不是為了這個,還是那件事。”

南柯不想在其他事情上廢話,希望直奔主題。

“我覺得雖然朝廷大臣們和內閣都激烈反對,但是我們仍舊必須要爭取他們的同意。因為我們不可能直接發中旨,否則這個計劃就真的是遙遙無期了。”

在明朝,皇帝的旨意是可能會被大臣駁回的。例如六部給事中,這些七品小官就有這樣的權力。皇帝儘管也可以直接發中旨,不需要朝臣同意。可是最後的執行者還是他們,就算是中旨,如果他們不不願意執行,或者說故意拖延,做恐怕也等同於無。

(禪魚小貼士:中旨。古代官府文書名稱。凡頒降御筆或聖旨,不經中樞機構而直接交付有關官府執行,稱中旨。中旨是皇帝乾綱獨斷的表現,但是往往很少有皇帝會下這樣的旨意。因為這也意味著皇帝沒有爭取臣子的同意就決定執行這件事。如果皇帝自已本身在執行官員沒有足夠多的心腹,那這道中旨極有可能執行不暢,甚至最後不了之——資料來源網路搜尋,僅供參考)

“遺憾的是,原本這件事如果是一開始交給您來做,我們渾水摸魚,恐怕已經成功了。由於我的冒進,現在已經打草驚蛇了。”

“陛下想的太過於悲觀了,其實不一定必須要渾水摸魚,光明正大的陽謀未嘗不可。”

孫承宗,捋了捋自已的斷須,“陛下,如果我們讓他們從你議論對錯進入議論選擇,然後再放幾個他們不能夠接受的選項進去,他們就只能同意我們的選擇。”

孫承宗的話通俗易懂,一下子就開啟了南柯的格局。

南柯想到了讀書時在課本上看到莊子和惠子討論魚的故事。故事開口,莊子說魚很快樂,惠子一直逼問他人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沒辦法解釋,最後詭辯說你既然都問我怎麼知道魚感到快樂,那就是知道我知道,既然知道我知道還問,我只能告訴你我在橋上知道魚兒感到快樂。

“好,先生真是好辦法。”

話說出口,南柯自已也感覺到不對勁,臉一熱急忙解釋:“抱歉先生,口誤了,我是誇獎先生的辦法好。”

“哈哈,沒關係,陛下無需如此。”孫承宗也忍不住被皇上少年心性給逗樂。

另外,皇上對他由衷的尊敬,猶如天邊的雲霞,直接延伸到他內心最深處。

“既然如此,不知道陛下是否有合適的選擇給出來呢?”

南柯知道,孫承宗這是在考驗自已。臣子考驗皇上這是大逆不道,但是老師考驗學生便是理所當然。

南柯略微思索,決定把剛才和徐光啟商量的事情告訴了孫承宗。

“嗯,‘匠人為官’這件事,必然會在朝廷裡面掀起萬丈狂瀾。只是這件事情,陛下也是所想之一吧。”

皇上提出的大膽創新,也是讓孫承宗古井不波的心也被震撼一下。

讓一字不識的匠人也能夠擁有做官的資格這件事實在太過荒誕,哪怕是一個空頭銜,也不能夠被朝廷百官所接受吧。

憑什麼呀?我十年寒窗苦讀取功名,還不一定能做官。你一群匠人,只不過會點技藝就能夠當官?

這個事只要在朝廷裡面提出來,必然會面對各種狂風暴雨。這件事提出來必然能夠打百官一個措手不及,增加陛下的登州計劃透過率。

可是,他看著陛下非常認真為他講解,他預感到恐怕陛下是真的想要這個。

“被孫先生說中了,不過這件事情其實並不是特別著急,我已經有了讓朝廷接受的理由,就等時機來到。現在提前提出來,也還可以。不知道孫先生您有什麼好的想法?”

“陛下,臣覺得陛下可以下旨起復一個太監。”

“太監?”南柯有點摸不著頭腦,什麼樣的太監,能夠讓朝廷官員這樣害怕?

孫承宗看到皇上陷入苦思冥想,說出了字“魏”。

“魏忠賢!”南柯看到孫承宗沉重的點點頭。

確實,這真的是一物降一物。魏忠賢在朝廷官員嘴裡,真是談虎色變。就算南柯已經將十幾個大臣凌遲,可是其給百官的威懾力仍舊是不如魏公公。

魏公公儘管“勞苦功高”,但是他“貪汙受賄”,罪無可恕,最終還是被髮配鳳陽。

“先生這招釜底抽薪!高明!”南柯激動的一拍桌子,直接站起來。

……

一處酒樓內,幾個官員從朝廷內溜出來休息。這是明代官場不成文的規定了,起源很大程度歸咎於朱老闆的拼命壓榨。不過大家都遵守的偷懶可以,不能耽擱工作的底線。也沒有出什麼大亂子,皇上也選擇了預設。

“黃侍郎,你聽說了嗎?皇上今天去火器製造局了。臨走的時候,還賞賜徐尚書午膳了。”

對面的黃侍郎晃著著扇子,“寧員外郎,皇上肯定是希望徐尚書能夠在開放海禁的事情上支援他罷了。不過這個徐尚書可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他自已的工部裡面還有人不服他,自顧不暇,陛下找他也是徒勞無功。”

寧員外郎,看了一眼周圍,壓低了聲音,“黃侍郎,喬尚書的意思是?”

黃侍郎看到對方這樣小心,嘴角露出不屑,只是被扇子擋住,對面的寧員外郎不能看到這一幕。

“無論如何,海禁絕對不能開!”

開玩笑,皇上居然想要廢除海禁,甚至大力發展海禁,如果那樣,我們這些官員還有誰來孝敬呢?

皇上呀皇上,這物價是在漲滴,工資卻一直不變,還時不時罰俸祿。咱們官員好不容易有一個豐厚的收入來源,您就要橫插一手。這讓我們怎麼活嘛,如果把我們逼急了,那也只能老規矩集體請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