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爐中的火焰如同一頭狂野的猛獸,吞吐著熾熱的烈焰,舒桐秋整個人的注意力如同磁石般被牢牢吸附在爐火之上,他全神貫注地操控著煉器爐內的溫度和靈力流動,對那塊看似普通的黑鐵進行著精細而深奧的鍛造。

在煉製葵等靈器的過程中,器絡佈局講究簡潔有序,它們在同一平面內呈單線排布,每一條器絡都相互分離,互不干涉,保證靈器能夠順暢地傳導單一的靈力,從而實現基礎的功能與攻擊方式。而壬等靈器的煉製則更上一層樓,其器絡構造更為複雜精妙,不僅要保持在同一平面內,還要設計出相交的節點,這種交織的網路結構使得靈器能夠容納和激發更豐富多元的招式和變化,極大地提升了靈器的實戰效能和潛在威力。

此刻,舒桐秋手中的黑鐵在經歷了一系列精準而繁複的冶煉後,終於褪去了其原始的粗糙外表,雜質逐漸剝離,白鐵的本質逐漸顯露出來,不僅亮度逐漸提升,體積也在緩慢收縮,變得更加緊湊且純粹。儘管白鐵目前看似混沌一團,但在舒桐秋無數次的錘鍊與調整之下,他已巧妙地將白鐵內部的導靈物質有規律地匯聚和排列,形成了一絲絲、一段段錯落有致的器絡雛形,但此刻的器絡並未急於構建交叉的複雜網路,而是按照某種內在的規律在緩緩推進。

當舒桐秋完成白鐵的初步處理後,他果斷地將這塊白鐵暫時放在一旁繼續接受高溫的煅燒與淨化,同時,他又從置物臺上拿過那塊珍貴的流炎素金,小心翼翼地將其投入煉器爐中。流炎素金在熾熱的爐火中慢慢熔化,化為一團閃耀著獨特光芒的金紅色熔團。舒桐秋明白,接下來的關鍵步驟便是對流炎素金進行同樣的鍛造過程,去除其中的雜質,使其純度得到昇華,並與白鐵相結合,共同打造出一件獨樹一幟的壬等靈器。

另一邊,羅衝沅的動作同樣迅疾且穩健,他的煉器手法如同一部精密的機械運作,每個環節都嚴謹有序。在將精心挑選的各類靈材逐一投入煉器爐中後,羅衝沅控制著爐火的溫度與強度,確保每種材料都能夠充分熔鍊而不損傷其內含的寶貴導靈物質。熔鍊完成後,他毫不猶豫地將熔融的合金取出,以雷霆之勢投入到下一步的器胚鍛打工序。

羅衝沅採取的這種方式,雖然較為傳統,但卻以其紮實可靠、細緻入微的優勢,得到了許多資深煉器師的認可。他透過不斷的敲擊與揉捏,逐步調整器胚內部的結構,使得原本混合在一起的導靈物質能夠在一次次的鍛打中被分散開來,再依照特定的器絡模式重新組合排列。這種工藝要求極高的耐心和精確度,力求將每一條器絡都排布得恰到好處,確保每一條器絡內部的靈氣傳輸速率均衡一致,從而使整件靈器在使用時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所有靈材的力量,同時也保障了靈器整體的穩定性與永續性。

羅衝沅的眼神專注而深邃,他的雙手在火光與錘影中舞蹈,每一次落錘都似乎在訴說著他深厚的煉器功底與卓越的技藝。他知道,只有這般一步步踏實而細膩地操作,才能賦予即將誕生的這件靈器獨一無二的生命力,讓它在未來的戰鬥或使用中彰顯出強大的力量與堅韌的靈魂。

隨著時間的推移,透過反覆的鍛打,羅衝沅已經成功地將熔鍊後的合金逐層拼組出了複雜而有序的器絡結構,這份精心構建的器絡網路宛如一張巨大的能量網,能夠有效引導並強化靈力在靈器內部的流通。當下,羅衝沅自信滿滿地準備進入塑形階段,即將合金打造成他心中理想的靈器形態。

與此同時,舒桐秋仍在與流炎素金進行艱苦的鬥爭。流炎素金是他未曾觸及過的材料,其獨特的性質和處理方法對他來說無疑是一項新的挑戰。相較於熟悉的白鐵,舒桐秋在處理流炎素金時起初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動作較羅衝沅慢了下來。但他並未氣餒,憑藉著堅強的毅力和對煉器藝術的執著追求,舒桐秋不斷摸索、嘗試,漸漸掌握了流炎素金的特性,手中的動作也開始加速,效率也開始提升。

羅衝沅觀察著舒桐秋尚在努力處理流炎素金的過程,心裡暗自得意,“哼,舒桐秋你終究會為自已的冒進付出代價的!我自知你必定會想著煉製壬等中品的靈器來壓制我,但我又何嘗不是,這些年為了贏這一局,我採用了最笨的辦法選了最簡單的錘型靈器來煉製,為此我早已不知試過多少種不同靈材之間的配比,方才讓我找到最合適的靈材配方,哪怕是被人笑做只會煉製錘子的煉器師我亦不曾放棄堅持。你看著吧,即使是同等的壬等中品靈器,即使我只能煉製出一個錘子,只要我能充分發揮它的效能,也必能在最後的較量中擊敗你,因為我手中的錘子,凝聚的是我這些年對煉器之道的理解與無數次實踐的成果!即使天賦不如你,我亦可以用最笨的辦法彌補回來!”

在經歷了無數次枯燥的鍛打後,舒桐秋終於成功剔除了流炎素金內部的微細雜質,使其純淨度達到了理想狀態,並將流炎素金的器絡佈置得井井有條,猶如一幅精心繪製的微型靈力圖譜,每一絲導靈物質都被精準地編織在了預先設定的線路之中。

緊接著,舒桐秋在靈覺的指引下,慎重地將經過流炎素金小心翼翼地置入了大塊白鐵的核心位置。巧奪天工的是,那塊白鐵內部早已被精心雕琢出一個尺寸恰到好處的凹槽,彷彿專門為迎接流炎素金的到來而準備。當流炎素金穩穩地嵌入白鐵凹槽的瞬間,彷彿兩者間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親和力,其內部的器絡自然而然地相互勾連,形成了一種和諧共生的狀態。

舒桐秋心中暗自慶幸,一股喜悅與欣慰油然而生,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流炎素金與白鐵之間的器絡已渾然一體,宛如血脈相連,成功實現了無縫對接。他心中輕輕感嘆了一聲:“成了!”這一刻,他繃緊的精神稍有鬆弛,懸在嗓子眼的心臟也悄然落下。

而此時此刻,在觀禮臺上的各路強者同樣敏銳地捕捉到了這關鍵一刻的變化,他們透過靈識感應到那團融合了白鐵與流炎素金的合金內部已然呈現出高度和諧的靈力迴圈系統,無不為之讚歎。他們紛紛點頭,對舒桐秋這一環節的操作給予了肯定。

剛剛完成了至關重要的合金融合步驟,舒桐秋並無絲毫停歇,他知道接下來的任務同樣至關重要。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拿起了煉器錘,開始了對這團特殊合金的鍛打塑形。此刻,在那團合金內部,已經穩固成型的器絡就像是深深烙印在麵糰核心的一枚硬幣,不論麵糰如何搓揉變形,這枚硬幣始終堅守在原位,不受任何破壞。

而白鐵與流炎素金,就如同兩種顏色迥異的麵糰,只有透過反覆的拍打、擠壓與磨合,才能讓這兩者在物理層面達成深度交融,進而實現靈力與物質層面的完美結合,打造出一件前所未有的強大靈器。舒桐秋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系列繁複而又精細的工序之中,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決心與期待,只為在最終時刻,展現出那驚豔全場的傑作。

不多時,兩位煉器師憑藉精湛的技藝和默契的配合,先後完成了各自手中的靈器胚胎的初步塑形工作。他們在熾熱的火焰邊耐心等待著,直至靈器胚胎逐漸冷卻至適宜的程度,以便進行下一步至關重要的工序——器陣篆刻。按照煉器界的規矩,只有當靈器的品質達到了壬等以上,才能夠在其表面鐫刻器陣,以提升其威力和功能多樣性。

修士在實戰中使用這類高等級靈器時,自身所蘊藏的靈力如同源泉一般供給靈器,而靈器內部的器絡結構就如同傳輸通道,負責將修士釋放的能量高效地傳輸至靈器的每一個角落。鐫刻在靈器表面的那些器陣,則扮演了能量轉換與輸出的關鍵角色,它們能在特定條件下啟用,引導並強化修士施展的各種招式,極大地擴充套件了修士在戰鬥中的戰術選擇與應對能力。

此刻,二人各自手持一把特製的刻刀,那刀身在靈力激盪之下不時閃爍出柔和而深邃的靈光,映照出二人專注的臉龐。雖然兩人所採用的篆刻手法不盡相同,但都展現了那種行雲流水般的自如與從容,顯然是歷經無數次的錘鍊與實踐,方能如此遊刃有餘。

在圍觀者屏息凝神、充滿敬畏的注目下,兩位煉器師幾乎同時結束了各自的器陣篆刻工作,那一刻彷彿時間在他們的技藝面前停滯。緊接著,他們再次將篆刻好器陣的靈器胚胎投入熾烈的器爐中進行高溫定型,確保器陣與胚胎完全融為一體。

之後,他們又迅速將定型後的胚胎浸入各自精心配製的獨特淬火液中。舒桐秋的淬火液呈現暗紅色,猶如熔岩流淌,而羅衝沅的淬火液則清澈如海,泛起湛藍之色。當胚胎接觸到淬火液的一剎那,原本平靜的液體立即劇烈沸騰起來,伴隨著滾滾熱氣與奇異的光輝,彷彿在見證著靈器誕生的最後一道洗禮。

令人稱奇的是,在淬火的過程中,淬火液很快就在靈力的作用下變得清澈透明,彷彿所有的雜質與多餘的元素都在一瞬間被萃取而出,只留下最純粹的力量滲透進胚胎深處,賦予即將成形的靈器更為強大的潛力與效能。

完成淬火這一重要工序之後,羅衝沅和舒桐秋二人小心翼翼地從各自調配的淬火液中抽出已經凝固成型、散發出獨特光澤的靈器,他們目光炯炯地審視著各自的作品,逐一檢查每一道紋理、每一個器陣是否完好無損,並且確認靈器的整體結構和效能沒有因淬火過程出現任何瑕疵。確認無誤後,兩人遵循煉器古法,再次將靈器投入器爐進行最後一次回火處理,這次回火的目的在於消除淬火帶來的應力,使靈器達到最佳的硬度與韌性平衡狀態。

在緊張而莊重的氣氛中,羅衝沅首先完成了回火流程,他鼓足勇氣,用靈氣充斥著雙手,雙臂用力,從熾熱的器爐中緩緩抽出了一把碩大的戰錘,這便是他傾注心血打造的“八方戰錘”。他穩穩地將戰錘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石臺上,任其自然冷卻,期間羅衝沅謹慎地環繞戰錘走動,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和感受著戰錘的氣息與質感,直到確信它已徹底完成所有煉製環節。

隨著戰錘的溫度逐漸降低,羅衝沅挺直身軀,胸膛飽滿,高舉起他的右手,聲音洪亮地宣告:“羅衝沅,八方戰錘鍊制完成,品階——壬等中品!請各位裁判查驗!”

此言一出,整個觀禮臺乃至更遠處的觀眾席上瞬間爆發出了驚訝與讚歎之聲,人們難以置信,在這場煉器大賽中竟會出現一柄壬等中品級別的靈器。

這柄八方戰錘不僅僅因為壬等中品的品階引人注目,更因其使用的材料和工藝讓人歎為觀止。它融合了多種珍貴礦石和靈材,鑄就出深邃如海洋一般的藍色基調,錘體部分由堅固的長方體型構造而成,四個立面以及頂部、底部均分佈著繁雜的器陣,這些器陣猶如波紋般延展,與錘體表面的紋理相得益彰,既美觀又實用。戰錘的握杆設計也獨具匠心,仿照魚鱗形狀進行雕刻,不僅增強了握持的穩定性和舒適度,還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握杆前端與錘體的連線部位格外粗壯,增加了錘體的承受力;握杆中段則適度變細,方便成年人雙手握持時的靈活操控;至於握杆尾部,巧妙地設計有一大一小兩個箍頭作為結尾,這樣的結構進一步提升了戰錘的整體協調性和美感。

整個八方戰錘透露出一股磅礴大氣的氣質,無論是材質選用、器陣佈局,還是造型設計,都充分體現了羅衝沅在煉器領域的深厚造詣和獨到眼光,使得這把戰錘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正當觀眾們的注意力被羅衝沅所展示的八方戰錘深深吸引之際,另一邊,舒桐秋也在關鍵時刻完成了靈器煉製的最後階段——回火。他穩健地從熾熱的器爐中取出精心煉製的盾牌,輕輕地將其放置在石臺上,任由其自然冷卻。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中,舒桐秋同樣滿懷自信地宣佈:“舒桐秋,千巖盾煉製完成,品階——壬等中品!請各位查驗!”這句話猶如平地驚雷,又一次令觀眾席上的人們震驚不已,尤其是鐵花堂的一眾子弟,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爆發出一陣熱烈的喝彩與掌聲。

舒桐秋所煉製的這面千巖盾,規格約為三尺半長,兩尺寬,其設計別出心裁,下端特意做出向外凸出的三角形尖角,彷彿要破風斬浪,而上端則內斂含蓄,形成了一個微微內收的角度,整體看去,如同兩個立體的長菱形互相咬合而成。

盾牌整體色澤為淡雅的白金色調,顯得華貴而不失沉穩。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盾牌正面,舒桐秋以陽刻技法精心雕琢出一隻栩栩如生的金色虎首,虎首瞪圓雙目,口張巨顎,獠牙畢露,那份逼人的氣勢彷彿隨時都能躍盾而出,撲向敵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理震懾。而盾牌的背面中心則設有一個堅固舒適的握把,握把同樣經過精細的雕琢和設計,上面篆刻著繁複的紋路,與盾牌正面的紋路相互呼應。

儘管相較於某些大型盾牌,舒桐秋的千巖盾尺寸並不算龐大,但正是這份適中的大小,加上其剛毅方正的設計風格,更顯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和堅不可摧的防護力。這面千巖盾不僅是舒桐秋煉器技藝的卓越體現,更是他在實戰應用與藝術審美相結合方面的一大突破,讓在場觀眾不由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