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節

龍棲山

朝聞鶯啼夜鳴鵑,

去時青絲白髮還。

往來風雨如相送,

不覺歸影盡人間。

賞析:朝聞鶯啼夜鳴鵑, 在這一句中,詩人描述了清晨和夜晚的不同景象。朝聞鶯啼,鶯鳥在清晨啼鳴,這是春天常見的景象,代表著生機和活力。而夜晚,鵑鳥的鳴叫則帶有一種哀怨和寂寞的氛圍。透過這一對比,詩人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變遷。

去時青絲白髮還。 這一句中的“去時”指的是時間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暫。青絲白髮則是生命的變遷,青絲代表年輕時的容顏,白髮則是年老之後的象徵。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歲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深刻感慨。

往來風雨如相送, 詩人在這句中透過“往來風雨”來比喻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風雨無常,人生的經歷也是如此。但是,“如相送”表明詩人對於生活的接受和理解,即使有風雨,也是生命旅程中的一部分,需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

不覺歸影盡人間。 這句話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詩人透過“歸影”來暗示人生的歸宿,生命的終點。人生的旅程最終會走向盡頭,就像影子在夕陽下漸漸消失一樣。這裡的“不覺”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喚起人們對於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整首詩以清晨和夜晚的景象為背景,以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變遷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透過對於自然景象的描繪和抒發內心的情感,詩人讓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第六百零七節

相思雲

雲抵相思月抵雲

風止山前木有痕

落花幾回生殘意

一時幽夢寄紅唇

賞析:這首詩的主題圍繞著離別、思念、夢境和愛情展開,具有濃郁的唯美主義色彩。

**雲抵相思月抵雲**: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於相思之情的深沉。雲和月都是飄渺的事物,常常被用來象徵離別的情感。抵的意思是接近、靠近,表達了相思之情之濃烈,似乎雲都無法抵擋這種強烈的思念。

**風止山前木有痕**:這句話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風止,山前,木有痕,這些都是靜謐的場景,暗示了離別之後的寂寥和無痕可尋的感覺。風停了,山前空無一物留下痕跡,這種空曠和無痕也許與詩人內心的落寞和無奈相呼應。

**落花幾回生殘意**:這句話運用了花落的意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花朵凋零,幾經滄桑,留下的只有殘餘的思念和情感。生殘意,意味著感情的殘存和堅守。詩人透過這句話表達了對於離別和時間流逝的感慨,以及對於愛情的執著和堅持。

**一時幽夢寄紅唇**:最後一句話將夢境和紅唇聯絡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意境。幽夢代表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夢境和幻想,寄紅唇則可能暗示了對於愛情和美好的嚮往。整句話可以理解為詩人將自已的幽夢和情感寄託在紅唇之上,表達了對於愛情和美好的追求和渴望。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於內心情感的表達,營造出了一種充滿離別、思念、夢境和愛情的意境。詩人藉助自然界的意象,將自已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六百零八節

相思門

逐日向夢林

飛花往來身

一片心頭恨

獨守相思門

賞析:這首詩的每一句都充滿了深厚的意境和情感。

1. \"逐日向夢林\" 這一句以動詞“逐日”開篇,給人一種跟隨太陽一天天的動態感覺。而“夢林”則暗示了一個虛幻的場景,夢境中的森林,可能代表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憧憬和嚮往。整句表達了詩人對於追逐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嚮往美好未來的心境。

2. \"飛花往來身\" 這句中,詩人透過“飛花”這一意象,展現了春天花開的景象。花瓣在空中飄舞,往來穿梭,與“身”這一詞相呼應,暗示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詩人可能借花的飛舞表達了自已在世間流連的心情,感受到自然與自已的親近與共鳴。

3. \"一片心頭恨\" 這句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憤怒或者怨恨情緒。“一片心頭恨”形象地描述了這種情緒的強烈和集中。這種恨很可能是對於某種無法改變的事實或者命運的不滿,也可能是對於別人的背叛或傷害的憤怒。這句話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鬱和沉重的色彩。

4. \"獨守相思門\" 這一句將詩人孤獨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獨守”暗示了詩人的孤獨,而“相思門”則可能是詩人內心中一個意象,代表著思念之門,詩人孤獨地守護著這扇門,表達了他對於愛情或者親情的思念和等待。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象、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夢想追求、自然景象、內心情感的思考和感悟。每一句都充滿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使得整首詩具有了詩意的韻味和美感。

第六百零九節

黃鶴樓

仙人已去自悠然,

黃鶴樓上觀青山。

落花依稀隨流水,

蒼天未改舊時顏。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意境深遠、富有禪意的古風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1. 仙人已去自悠然, 這句話描繪了詩人的心境,他以\"仙人\"象徵超脫塵世的存在已經離去,但他心中仍然是悠然自得的。\"自悠然\"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不受外界干擾的心境,與詩人內心深處的平靜相契合。

2. 黃鶴樓上觀青山。 詩人站在黃鶴樓上,眺望遠處的青山,黃鶴樓作為武漢的地標,被用來增強詩意的表達。青山象徵著自然的壯美和恆久不變,與詩人內心的寧靜相呼應,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3. 落花依稀隨流水, 這句話描繪了自然景象,落花隨著流水飄蕩,形成了一幅恬靜、優美的畫面。\"依稀\"一詞暗示了落花隨水流而去的悠遠感,與詩人內心的超然境界相得益彰。

4. 蒼天未改舊時顏。 這句話表達了對歷史的回顧和對自然的認同。\"蒼天\"象徵著宏偉壯闊的自然,\"舊時顏\"指的是過去的容顏,表達了儘管歲月變遷,自然依然保持著昔日的面貌,與詩人內心對自然恆久不變的理解相呼應。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清麗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自然的敬畏與讚美。

第六百一十節

長霞

一杯濁酒寄天涯。

往來飛鳥問人家。

落日長霞馳俊彩,

碧水流光似年華。

賞析:這首詩似乎是一首意境深遠的詩歌,寄託了詩人對於人生、自然、時光流逝等主題的感悟和思考。

1. \"一杯濁酒寄天涯。\" 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在孤寂中對遠方的思念和嚮往。濁酒可能代表著凡俗的生活,而寄託於天涯,意味著詩人心中的遠方憧憬。這種孤寂與嚮往的情感透過濁酒與天涯的對比更加突顯。

2. \"往來飛鳥問人家。\" 這句話中的\"往來飛鳥\"可能代表著時光的流逝,飛鳥來來往往,象徵著歲月的變遷。而\"問人家\"則暗示了人們對於時光流逝和生活的思考與感嘆。這裡的\"人家\"可以理解為人類社會,也可以理解為個人內心深處。

3. \"落日長霞馳俊彩,\" 這句話描繪了落日時分的壯麗景象,長長的霞光似乎在天空中賓士,馳騁著自已的色彩。\"俊彩\"可能指的是美麗的色彩或是光輝,將日落的景象表現得更加絢麗動人。

4. \"碧水流光似年華。\" 最後一句以一種柔美的意象作為結尾,將碧水和流光比喻為光陰流逝的歲月。\"年華\"代表了時光的流逝,而碧水流光則暗示了時光的美好與不可逆轉。整句話似乎在暗示人生的短暫與寶貴,讓人不禁對時光的流逝產生思考和感慨。

綜上所述,這首詩透過對於濁酒、天涯、飛鳥、落日、碧水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於生命、時光、遠方的思考和感悟,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