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行禮問安之後,就徑直坐在了自已的位置上,還是從前寵妃的架勢,好像奪封號和禁足的事從未發生過一般。

倒是齊妃率先開口:“許久不見華妃,倒是依舊光彩奪目啊!”

華妃輕笑一聲:“是啊,女人的容貌,不就是這幾年的事嗎?我資歷淺,自然和齊妃比不了。”

齊妃:“你......”

華妃卻不理她,眼神直接刺向甄嬛:“莞嬪,好久不見,最近可好?”

甄嬛坦然回答:“娘娘說笑了,昨日宮宴上還見過,怎麼能說好久不見,拖娘娘的福,臣妾一切都好,勞娘娘掛念。”

“是啊,本宮可是,日日都掛念著你呢。不過莞嬪今日怎麼不是和惠貴人一起來的?你們不是情誼甚篤嗎?”

華妃說到後面,臉上已經有些挑釁和得意了。

華妃從不覺得後宮有真正的姐妹,她一直覺得,沈眉莊和甄嬛形同陌路是必然的結果。可她不知她們二人真正陌生的原因並不在皇上,而在於華妃自已。

惠貴人開口:“不過不順路罷了,華妃娘娘雖然禁足良久,倒是耳聰目明呢!”

華妃輕哼一聲:“許久不見,惠貴人倒是越加伶牙俐齒了。”

幾個人撕吧的差不多了,皇后才開口:“好了,華妃你如今既然復位了,那便是皇上看重你,你要好好伺候皇上,不要辜負皇上的心意。”

“是,臣妾明白。”

散了早請安,眾妃都在往外走,皇后身邊的剪秋過來請明蘭:“盛嬪娘娘留步,我們皇后娘娘,想請您去說說話。”

明蘭心中疑惑,面上卻只是恭順地進去。

皇后正在翻一本字帖,瞧見明蘭進來:“你來了,坐吧,繪春,上茶。”

明蘭拿起茶輕抿一口:“娘娘這裡的茶,清香撲鼻,格外不錯呢。”

皇后輕笑:“盛嬪喜歡就好。”

“不知娘娘喚嬪妾前來,所為何事?”

“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聽聞盛嬪頗通史書,本宮正好有些問題,想請教盛嬪。”

明蘭連忙起身:“請教不敢當,嬪妾不過是認得幾個字,不當睜眼瞎罷了,實在算不上通曉史書。”

“你別謙虛了,日前你和莞嬪在御花園,關於戚夫人和呂后的一番宏論,讓本宮對你刮目相看呢。”

明蘭後背忽然冒出一陣冷汗,那日亭中只有她們幾人,皇后是如何知曉的?這宮中到底有多少皇后的眼線。

“臣妾不過隨口幾句玩笑罷了,娘娘記在心裡,臣妾惶恐。”

“坐吧,動不動就站起來,也不嫌累。”

明蘭聞言才坐下,皇后接著開口:“盛嬪昨日主動開口,諒解華妃,是真心的嗎?”

明蘭也不知道這個問題該怎麼說,只能斟酌著開口:“臣妾剛進宮便受華妃娘娘磋磨,後來翊坤宮罰跪,又險些失子,若說心中無半點波瀾,自然是假的。”

皇后玩味地看著明蘭:“哦?是嗎?那你為何要和皇上開口,給華妃復位?”

“是因為,臣妾聽聞,陛下如今前朝要用到年大將軍,臣妾雖然是後宮女流,卻知曉國事為上,為了安撫軍中將士,臣妾一已之身,受點委屈不算什麼。重要的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能夠順心如意,於大事助益。”

“不錯,你倒是很知輕重,不過本宮也有個問題。”

“還請娘娘賜教!”

“盛嬪精讀史書,本宮想問問,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臣子,當如何自處?”

“嬪妾不才,只知唐朝有一將軍名李績,唐朝開國征戰過程中,無數功臣立下汗馬功勞,唯有李績一人得以善終。論他自處之道,便是謹記為臣本分,不恃功挾傲,恪守禮數,始終如履薄冰,終得善果。”

“那若是這李績居功自傲,目中無人,該當如何呢?”

“自然是以下犯上,國法處置。”

“說的好,那盛嬪以為,年羹堯,是哪一種呢?”

明蘭立馬起身行禮:“嬪妾不敢,後宮不得妄議朝政。”

“罷了,不議便是,那就說這李績,若是唐太宗想讓這李績合情合理地消失,該當如何?”

話說到這,說著是不議朝政,結果句句都是朝政。

明蘭感覺汗都快下來了,本想打個哈哈過去,可是一想到皇后此意是要收拾華妃,若是自已也能參與其中,也算是給淳兒報仇了,於是定了定神。

迎著皇后的目光,直直開口道:“捧殺。”

皇后忽然笑了:“好啊,好一個盛嬪,你果然是極其聰明的,本宮沒有看錯你。”

明蘭當即跪倒在地:“只要皇后娘娘吩咐,臣妾無有不應。”

皇后開口道:“年夫人前些日子大病一場,皇上為了表示恩賜,特派了太醫問診,想來這些日子又會不適,太醫是一定要去的,本宮又有頭疼的老毛病,病發時非得太醫施針才好。”

明蘭聽明白了皇后的意思,當日給年羹堯夫人看病的太醫估計早已在藥裡動了手腳,只等著再次發病,束手無策,再請太醫,屆時皇后生病無人醫治。

官眷患病而讓國母不得醫治,果然是捧殺的好手段。

這是讓明蘭在裡面散佈訊息,這樣的事,皇后自已就能幹,非得喊上明蘭,可不就是給明蘭一個交投名狀的機會,希望她從此依附皇后。

隨即開口:“年將軍為國征戰,自然夫人生病是大事,不能寒了將軍的心,娘娘貴為國母,自然有容人的雅量,臣妾定會給各宮姐妹常念娘娘的恩德。”

皇后也沒想到明蘭一點就透,自已從前居然是小看她了,小小年紀,為何會有這麼深的城府,心裡想著,面上雖然笑著,卻對明蘭已經有了警惕之心。

皇后:“你心思縝密,果然不錯,對了,既然來了,去看看六阿哥吧,最近又長大了些本宮有些累了,想歇一會。”

明蘭立馬起身行禮告退。

出了房門,剪秋親自盯著明蘭去看六阿哥,防止她和六阿哥過分親近,在景仁宮裡帶路,明蘭跟在身後,忽而見到一個極眼熟的太監經過,明蘭覺得這張臉很熟悉,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已經在瘋狂回想到底是誰。

說是讓明蘭看六阿哥,其實也沒看幾下,就被請走了。

明蘭回去的時候,一路走一路想剛才的小太監,進到延禧宮的那一瞬間,立馬想到了,這是陵容頭一次侍寢那天,和寶娟低語的小太監,明蘭記得他那天來的時候,是......帶了幾盆......玉臺金盞!

明蘭想到此處,連忙和翠微低語幾句,讓她去太醫院和花房問問。

翠微聞言立馬出去。

回來的時候一臉凝重:“和娘娘猜的一樣,那花有問題,接觸之後會讓人發抖。”

明蘭點頭:“好啊,原來是皇后,她好深的心思,皇上之前說她頗通藥理。原本是救死扶傷的東西,卻被她用來算計,果然是好極了。”

翠微悄悄開口:“那娘娘還答應和皇后娘娘合作?”

明蘭苦笑道:“事到如今,我還有的選嗎?六阿哥給了她,皇后和華妃分庭抗禮,我有皇子,又身在嬪位,如此顯眼,哪能這麼簡單獨善其身,不過就是讓自已手裡沒有髒活,不讓皇后拿住把柄就是了。”

走到這一步,明蘭倒有些佩服前世的那個婆婆小秦氏了。

她曾說過:“近了這個,必定遠了那個,不遠不近的,又顯得冷淡,這中間分寸的拿捏,足夠寫滿它一百個科考場。”

當日奪嫡之爭如何慘烈,她卻能守著寧遠侯府這麼大的爵位,在武將出身,軍中威望甚好的基礎下,獨善其身,她才是最能在這宮裡好好活下去的。

如今到了明蘭手裡,就算是活了兩世,還是不如這個婆婆。

明蘭自嘲笑笑,自已確實是道行差一些。

自從華妃復寵之後,皇帝的寵愛又集中在華妃和甄嬛兩人身上了。

有時候皇帝倒是會來看看明蘭,不過明蘭也不大說話,只是做好自已后妃的本分,皇帝只覺得她不過是貌美寡淡,也無甚趣味,所以明蘭雖有寵,卻不多,足夠她在宮裡好好活下去就是了。

眼看要入夏了,皇帝又提起說去圓明園避暑,明蘭如今也算是高位嬪妃,又是皇子生母,是夠格去圓明園的,雖然在外人看來是榮寵,可是明蘭自已心裡卻是想留在宮裡,和雲貴人兩個樂得自在。

到了出發那一日,雲貴人看著有些賭氣:“你如今也不一樣了,皇子生母,又是盛嬪,自然是該去好好避暑,我就留在宮裡熱著吧。”

明蘭有些好笑:“姐姐說的這是什麼,我巴不得留下陪姐姐呢,在宮裡多自在,要不姐姐去和皇上說,讓我留下?”

“那還是算了吧,我一個人住延禧宮才自在呢。”

說著,明蘭也出發了。

到了圓明園,內務府安排她還是和宮裡一樣,和陵容住在閒月閣。

大概逛了一下,明蘭只覺得這圓明園果然比宮裡涼快清爽不少。

不過有一樣不好的,圓明園到底不比宮裡寬敞,出門三步兩步的就會遇到人,明蘭自已也覺得難搞。

甚至有時候明蘭都有些搞不清局勢。

華妃關禁閉的時候,曹貴人和甄嬛打的火熱,明蘭原想著她是轉投甄嬛手下了。可是如今華妃復位,她卻和往常一樣,照例跟在華妃身邊,華妃好像也並不知道她禁足期間的事。

明蘭也在疑惑,到底是曹貴人轉投甄嬛失敗呢,還是她已經成了華妃身邊甄嬛的棋子。

想到曹貴人的聰慧,她未必看不清華妃大勢已去,家庭助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甄嬛和明蘭這批新進宮的女子還都一個個正值妙齡,華妃眼看容顏就要老去,而且沒有孩子。

皇帝是何其涼薄冷漠的人,喜好都擺在明面上,沒有美貌,在宮裡連斗的資格都沒有。

不過明蘭這些日子耳朵也沒閒著,年羹堯已經成了前朝後宮的談資。

說他狂悖自傲,目無皇帝,群臣參奏,皇帝不置可否。

大概華妃是真的慌了,居然把自已身邊的宮女,陪嫁的頌芝送給了皇帝,企圖固寵,穩住自已和年家的地位。

明蘭想起平日那個梳著小把子頭的宮女,搖扇輕笑:“看來華妃是真的急了,從前固寵的麗嬪是何等姿色,如今慌不擇路,頌芝本不是皇帝喜歡的型別,卻也顧不得細微,直直送去了。”

翠微一邊剝蓮子一遍回應:“小主且看她大廈傾頹的那一日就好了。”

明蘭捻起一個蓮子,看著平靜無波的水面道:“是啊,眼看她高樓起,眼看她宴賓客,眼看她高樓塌。”

這日早間去皇后那裡請安的時候,老遠看到一個孩子在水邊唸書,看他的衣飾打扮,倒像是皇親國戚。

於是順口問身邊的曹貴人:“曹姐姐,那湖邊讀書的,是誰啊?”

曹貴人道:“那是四阿哥。”

“四阿哥?怎麼從前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

“四阿哥一直養在圓明園的,這是皇上的忌諱,娘娘還是別問了。”

見曹貴人不肯說,明蘭也就不問了,回來吩咐翠微去打聽打聽這個四阿哥的事。

午間翠微回來,明蘭開口問道:“怎麼樣?可打聽出什麼了?”

“奴婢問了圓明園的一個待久了的老嬤嬤,她悄悄告訴我的。說是四阿哥是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一次酒醉誤事,寵幸了一個宮女,偏偏這個宮女長相一般,卻福氣不錯,一次寵幸,便有了四阿哥。

因為這事,皇上被先帝訓斥,所以連帶著皇上也不喜歡四阿哥,一直養在圓明園,旁人也都是看皇上臉色行事,所以也都不太看重這個皇子。”

“那那個宮女呢?”

“這奴婢就不知道了。”

明蘭冷笑道:“酒醉誤事,臨幸宮女,事後又嫌宮女不夠美貌,這事還真是咱們皇上做得出來的。

我看臨幸二字倒是說好聽了,強上還差不多。如此黑白顛倒,竟說是這宮女的福氣,可憐此人現在杳無音信,只怕生死未卜。

留下的孩子說到底也是自已的血脈,竟如此作踐,最是無情帝王之家,無怪乎此。”

翠微被明蘭大不敬的話驚到:“小主快別說了,被人聽到了不好。”

明蘭也意識到自已說話失了分寸,隨即閉嘴,環視一圈之後確認無人,才放下心來。

翠微嘆口氣道:“幸虧咱們六阿哥沒遇到這事,不然小主多心疼,奴婢看了,也覺得難受。”

“六阿哥是我的孩子,我自然疼他,四阿哥也是他母親的孩子,要是知道他如今孤身一人在這樣的荊棘叢裡活著,又不知該多難受。

罷了,下次你遇著他,手裡有點心的話,分他一些,避著點人,宮裡的奴才慣是見風使舵的,他一個小娃娃,只怕衣食供應都不齊全。”

“奴婢記著了。”

翠微想了一下,又開口道:“近日,奴婢聽到一些有關莞嬪和芝答應的風言風語。”

“芝答應?哦對,華妃那個陪嫁,怎麼了,聽到什麼了?”

“就是說莞嬪娘娘當著人的面極力貶損芝答應,瞧不上她。”

“是嗎?是真的嗎?”

“說的有鼻子有眼的,碧桐書院那邊的宮人也不否認,甚至還說的很詳細。”

“連碧桐書院的人都說?那看來是真的了。莞嬪不是這麼沉不住氣的人,怎麼會呢?”

“奴婢也覺得奇怪,所以才和娘娘說一聲。”

“事出反常,必有古怪。不過,說到底是她們鬥法,咱們且看著還有什麼大戲就是。”

果然沒幾日,大戲就在明蘭面前上演了。

皇帝在九州清晏設宴,明蘭沒想到當著眾人的面,甄嬛就對芝答應開口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