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赤縣市鎮

杭州有九個縣,其中只有錢塘、仁和兩縣靠近城郭,被稱作赤縣。而赤縣所管轄的鎮市有十五個。例如,嘉會門外的地方被稱為浙江市,北關門外被稱為北郭市、江漲東市、湖州市、江漲西市、半道紅市。西溪地區被稱為西溪市,惠因寺的北邊和教場的南邊被稱為赤山市,江兒頭地區被稱為龍山市,安溪鎮前被稱為安溪市,艮山門外被稱作範浦鎮市,湯村被稱作湯村鎮市,臨平鎮被稱作臨平市,城東崇新門外被稱作南土門市,東青門外被稱作北土門市。現在,這些鎮市之所以如此繁榮,大概是因為自從南渡以來,杭州作為行都已經有兩百多年了,人口眾多,商人的買賣交易量是以前的十倍,人來人往,不是其他郡縣能比的。

都市錢會

銅錢是歷代都使用的貨幣,自漢唐以來,全國各地都通用。在宋朝開寶年間,銅錢上鑄的文字是“宋通元寶”,到了寶元年間則變成了“皇宋通寶”。近代以來,錢幣上都鑄有年號,景定年間鑄造的錢幣上文字為“景定元寶”。朝廷因為錢幣流通不暢,在杭州增設了鑄幣廠,以方便錢幣的流通使用。南宋都城臨安的錢幣市場上,一貫錢原本應該包含一千文銅錢,但實際上只有七十七文,而近年來民間更是減少到了五十文作為一貫錢在市場流通。政府部門又印製了“會關子”,從第十五界到第十八界都在市場上流通。到了鹹淳年間,賈似道做丞相的時候,進行了改革,增印了金銀關子,規定用第十八界的三貫錢來兌換一貫金銀關子,這種新幣制在全國範圍內流通。自從金銀關子頒行之後,各行各業、市場物價普遍上漲,錢幣的價值就相對貶值了。

團行

市場上被稱為“團行”的,大概是因為官府回購而得名,不論東西大小,都設團行,即使是醫卜工役,也有官府指派的差事,這與本行相同。然而,雖然是官府指派的徭役,但如果官府僱傭並支付錢米,反而勝過民間的僱傭工資,因此工役們也都高高興興地去。其中也有不適當的行業,如酒行、食飯行等,只是借用了這個名頭。有被稱為“團”的,如城西花團、泥路青果團、後市街柑子團、渾水閘鯗團。也有被稱為“行”的,例如官巷方梳行、銷金行、冠子行、城北魚行、城東蟹行、姜行、菱行、北豬行、候潮門外南豬行、南土北土門菜行、壩子橋鮮魚行、橫河頭布行、雞鵝行。還有被稱為“市”的,如炭橋藥市、官巷花市、融和市南坊珠子市、修義坊肉市、城北米市。

例如,橘園亭書房、鹽橋生帛市場、五間樓泉福糖蜜市場,以及荔枝圓眼湯等物品的市場。其他工役人員,有的被稱為“作分”,如碾玉作、鑽卷作、篦刀作、腰帶作、金銀打作、裹貼作、鋪翠作、裱褙作、裝鑾作、油漆作、木工作、磚瓦作、泥水作、石工作、竹工作、油漆工作、釘鉸工作、箍桶工作、裁縫工作、修香澆燭工作、造紙工作、冥器製作等工作類別。又有其他被稱為“行”的,如買賣珍寶的被稱為骨董行、鑽珠子的被稱為散兒行、做靴鞋的被稱為雙線行、開浴堂的被稱為香水行。

大概杭州是行都之地,萬物聚集,各種行業和市場都有,從和寧門外到觀橋下,沒有一家不進行買賣,行業分佈最多,這裡只說其中的一兩個,最典型的是官巷花作,聚集了許多奇異飛鸞走鳳、七寶珠翠、首飾花朵、冠梳和錦繡羅帛、銷金衣裙、描畫衣領等,工藝極其精巧,前所未有的東西這裡都有。還有兒童玩具等物品,也有專門的銷售場所,每天街市上的貨物,不知道有多少。

鋪席

杭州的大街,從和寧門外一直到朝天門外的清和坊,南到南瓦子的北面,這一帶被稱為“界北”。中瓦子前的地方被稱為“五花兒中心”。從五間樓往北,到官巷南街,兩邊大多是進行金銀鹽鈔引的交易,店鋪前陳列著金銀器皿和現錢,這些被稱為“看垛錢”,這些錢主要用於榷貨務算清鹽鈔引,還有各種金銀器皿的打造,種類繁多,數不勝數。

從融和坊的北面到市南坊,這一帶被稱為“珠子市”,如果進行買賣,動輒就是上萬的數量。另外,還有富貴人家的當鋪,城內外至少有數十家,他們的收入和放貸都以千萬計。

以前杭州市場上有很多名家店鋪,比如中瓦前的皂兒水,雜貨場前的甘豆湯、戈家的蜜棗,官巷口的光家羹,大瓦子的水果,壽慈宮前的熟肉,錢塘門外的宋五嫂魚羹,湧金門的灌肺,中瓦前的職家羊飯、彭家油靴,南瓦子的宣家臺衣、張家的元子,候潮門的顧四笛,大瓦子的邱家篳篥等。這些都是從淳化年間就傳承下來的有名店鋪。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有名的店鋪,如貓兒橋的魏大刀熟肉,潘節乾的熟藥鋪等。這些店鋪分佈在杭州的各個角落,從大街到小巷,店鋪接連不斷,沒有一間空屋。每天清晨,街道兩旁就會有浮鋪開始營業,各種買賣熱鬧非凡,直到午飯前才會結束。

杭州是四方輻輳的地方,與外郡不同。所以商販們往來不斷,道路上人潮湧動,從無空閒之日。各種商品,如舊紙幣和羽毛等,都有專門的店鋪進行銷售,其他店鋪的種類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杭州的坊巷橋道錯綜複雜,院落眾多,城內外人口數十萬,數不勝數。每個地方都有茶坊、酒肆、麵店、果子店、彩帛店、絨線店、香燭店、油醬店、米店、飯店、魚肉店、醃臘店等各種店鋪。那些經商的家庭,往往會在店鋪裡買現成的飲食,因為這樣更加方便快捷。

天曉諸人出市

每天交四更的時候,各個山寺觀已經開始鳴鐘,菴舍的行者和頭陀會打著鐵板或木魚沿街報曉,他們各自負責不同的地方。如果天氣晴朗,他們會說“天色晴明”,或者報告“大參”、“四參”、“常朝”或“後殿坐”;如果陰天,他們會說“天色陰晦”;如果下雨,他們會說“雨”。這樣做的目的是通知各個官員、聽差、虞候、上名衙兵等人,以及各個部門上班的人,讓他們知道天氣情況,以便前往各自的工作地點服務。即使是風雨霜雪天氣,也不敢缺少這一環節。

每個月的朔望以及遇到節日的時候,他們會沿門乞討齋糧。最繁忙的是大街上的一兩處麵食店和市西坊的西食麵店,這些店鋪會通宵營業,買賣不停,直到天亮。這是因為金吾衛並未禁止夜間的公私經營,所以人們會在這裡吃夜宵。

御街的店鋪聽到鐘聲就會起床,開始售賣早點,比如煎白腸、羊鵝事件、糕、粥、血髒羹、羊血、粉羹等。冬天,他們會賣五味肉粥、七寶素粥,夏天則會賣義粥、饊子、豆子粥。還有浴堂門賣麵湯的,有浮鋪早賣湯藥二陳湯,以及調氣降氣並丸劑安養元氣者。也有賣燒餅、蒸餅、餈糕、雪糕等點心的人。這些人會趕早市,直到午飯時間才結束。同時,各行各業的商鋪都會前往都市進行清晨的買賣。

和寧門的紅杈子前面會買賣各種精細的異國蔬菜、各種美食,以及酒、醋、時令水果,還有海鮮等物品,這些都會讓街市熱鬧非凡,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就像汴京的景象一樣,非常令人滿意。孝仁坊口的水晶紅白燒酒,因為其香軟可口,入口即化,所以曾被皇室召喚。六部前的丁香餛飩,味道精細,尤其美味。早市上供應的膳食種類繁多,無法一一列舉。從內後門到觀橋下,無論大街小巷,無論晴雨霜雪,這種熱鬧景象隨處可見。

夜市

杭州城的大街小巷,買賣日夜不停,直到夜裡的三四更天,遊人才開始稀少;到五更鐘響,賣早市的人又開店鋪了。大街上賭博的遊戲,有糖蜜糕、灌藕、應時的鮮果、模仿的花果、魚鮮豬羊蹄肉,以及細畫絹扇、細色紙扇、漏塵扇柄、異色影花扇、嵌金的裙子、緞背心、緞小兒、嵌金帽兒、逍遙巾、四季的玩具、沙戲兒。春冬季節賭博銷售的有玉柵小球燈、奇巧玉柵屏風、捧燈球、快行胡女兒沙戲、走馬燈、鬧蛾兒、玉梅花、元子槌拍、金橘數珠、糖水、魚龍船兒、梭球、香鼓兒等物。夏秋季節則多是撲賣青紗、黃草帳子、挑金紗、各種巧妙的香袋兒、木犀香數珠、梧桐數珠、藏香、細扇、茉莉花盆兒、帶朵茉莉花、挑紗荷花、滿池嬌、背心兒、精巧的竹籠、蟋蟀籠兒、金桃、陳公梨、炒栗子、各種果子和四季的景物等,這些都是預先進行賭博銷售,作為賞心樂事的必需品。

衣市有李濟賣酸文,崔官人相字攤,梅竹扇面兒,張人畫的山水扇。在五間樓前的大街坐鋪中瓦前,有位帶著三朵花的老婆婆在賣茶,她敲響盞,拍板叫賣,大街上游玩的人看了,無不哂笑。又有人須賣糖,有福公個背張婆賣糖,有洪進唱曲兒賣糖。又有人擔著水斛兒,裡面有魚龜頂著傀儡面兒舞賣糖。有白鬚老兒看親箭鬧盤賣糖。有標竿十樣賣糖,仿效京城古本十般糖。賞新樓前有仙姑賣食藥。又有經紀人擔著瑜石釘鉸金裝架兒,共有十架,在孝仁坊紅杈子賣皂兒膏、澄沙糰子、乳糖澆。壽安坊賣十色沙團。眾安橋賣澄沙膏、十色花花糖。市西坊賣螺滴酥,觀橋大街賣豆兒糕、輕餳。太平坊賣麝香糖、蜜糕、金鋌裹蒸兒。廟巷口賣楊梅糖、杏仁膏、薄荷膏、十般膏子糖。內前杈子裡賣五色法豆,使用五色紙袋兒盛裝。通江橋賣雪泡豆兒、水荔枝膏。中瓦子前賣十色糖。還有瑜石車子賣糖糜乳糕澆,也都曾經被官府傳喚,都是仿效京城的叫賣聲。白天市場也進行買賣。

此外,還有夜市的各種物品,中瓦前的車子上賣香茶和各種不同的湯,獅子巷口有玩耍的魚賣,罐子裡有雞絲粉,七寶科頭,中瓦子武林園前有煎白腸、灌腸,灌肺嶺賣輕餳,五間樓前賣餘甘子、新荔枝,木簷市西坊賣焦酸餡、千層兒,又有人沿著街頭盤叫賣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兒、羊脂韭餅、糟羊蹄、糟蟹,又有人擔著架子賣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臘肉、細粉科頭、姜蝦、海蟄等,清汁田螺羹、羊血湯、各種麵食等,各有各的叫賣聲。

大街上還有夜市賣卦的:蔣星堂、玉蓮相、花字青、霄三命、玉壺五星、草窗五星、沈南天五星、簡堂石鼓、野庵五星、泰來心、鑑三命。中瓦子浮鋪有西山神女賣卦,灌肺嶺有曹德明易課。又有人沿著街道賣卦,如心鑑及甘羅次、北運算元等。還有人叫喊著“時運來時,買莊田,取老婆”的賣卦者。有人在新街融和坊賣卦,名叫“桃花三月放”的。其餘橋道坊巷,也有夜市賭博銷售果子糖等物品,也有賣卦人沿街叫賣,如頭頂盤擔架賣市食,直到三更還不停。冬天即使是大雨雪,也有夜市盤子銷售。到三更以後,才有提著瓶子賣茶的。冬天,有人擔著架子賣茶,饊子慈茶才開始過。大概是因為都城人公私忙碌,深夜才回家的緣故。

諸色雜貨

在住宅裡,如果養馬,每天都有人提供草料;如果養狗,就提供餳糠;如果養貓,就提供魚和泥鰍;如果養魚,就提供小蝦。如果需要修理或維護一些東西,比如路釘、鍋銚、木桶、鞋子、帽子,或者需要修補冠帽、梳子、給牙梳染色、串珠子、清洗鹿胎冠子、磨剪刀、磨鏡子等,街上時常有提供這些服務的人,可以隨時叫他們。比如說,有人專門為各家店鋪提供印香盤服務,他們每天都會去店鋪印香,然後每月收取香錢。有人專門為人家提供飲用水,他們都有固定的主顧。也有人每天清掃街道、處理垃圾,會定期得到一些錢作為酬勞。

在小巷、街道和市集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種手藝人,他們有的拿著大斧砍柴,有的修扇子,有的打製器皿,有的修灶臺,有的提供燃料,還有挑擔子賣各種物品的,如油、掃帚、雞籠、拂塵、竹柴、紙張、生薑、各種瓜果蔬菜等。還有賣泥制的風爐、小缸灶兒、各種銅鐵器具如銅銚、銅罐、熨斗、火鉗等,還有各種家用器具如桌椅、床、交椅等,以及各種瓷器、碗碟等。此外還有各種文具如硯臺、筆墨、書架等,還有各種麻線、鞋面、領子等縫紉用品,以及各種化妝品如粉、胭脂等。

還有人挑著擔子或者抬著盤子,在街頭買賣各種魚、蝦、蟹等海鮮,以及生熟豬羊肉、雞鴨等肉類,還有各種下飯菜餚、乾貨、蔬菜等。早晨還有賣二陳湯的,飯後有提供茶水服務的,飯前有賣小吃如饊子、小蒸糕的,中午有賣糖粥、燒餅、饅頭、春餅等各種點心。

四季都有賣各種時令鮮花的,春天有賣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天有金燈花、茉莉、葵花、榴花、梔子花,秋天則有茉莉、蘭花、木樨、秋茶花,而冬天有木春花、梅花、瑞香、蘭花、水仙花、臘梅花等。更有人用絲綢做成各種花朵,沿街叫賣。街上的商品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還有許多賣兒童玩具和食品的,如戲劇糖果等:行嬌惜、宜娘子、鞦韆稠、糖葫蘆、各種果子、吹糖人等,還有各種形狀的糖和糕點,以及雞頭擔兒、罐兒、碟兒、小酒器等各種小玩意兒,甚至有影戲線索、傀儡兒、獅子、貓兒等玩具。沿街叫賣的還有各種兒童食品:麻糧、錘子糧、鼓兒餳、芝麻糖等,種類繁多。

新春時節,官府會派人清理街道,搬走道路上的汙泥,保持城市的整潔。每戶人家的生活廢水,也有人每天來收集。杭州人口眾多,很多小巷裡的居民家中沒有廁所,只用馬桶,每天都有專人來清理,這些人被稱為“傾腳頭”,他們各自有固定的客戶,如果有人侵犯了他們的客戶,他們會與侵犯者爭執,有時甚至會鬧到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