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宅男陳俊的帶領下,我終於也成為了一個遊戲宅,陸續入手了索尼PS4,微軟XBOXONE,任天堂Switch等各類遊戲機,總之主機御三家都有,各類新作和經典遊戲也順便體驗遊玩了一番,多有感慨。

總結一下這個波瀾不斷的2018年遊戲界,不乏我吐槽各個遊戲廠商的開發策略和營銷策略,有不少廠商暴露出坑蒙玩家的罪惡行徑,例如專注手遊氪金,各類加強版年度版黃金版遊戲層出不窮等。

1.遊戲預熱太早:《最後生還者2》和《死亡擱淺》

過早預熱導致玩家期望過高,例如索尼PS4獨佔遊戲的《最後生還者2》和《死亡擱淺》,玩家從一開始公佈的驚喜,到一年一年的播片演示,如果遊戲在公佈後一年發售,預熱時間可謂剛剛好,可這些遊戲公佈至今兩年還未發售,想必製作組的壓力也很大,而玩家看畫餅畫多了還沒做出來吃,肯定會感到焦慮,可能會導致遊戲正式發售後不能滿足玩家心目中的期望。

2.開始專注手遊:《暗黑破壞神:不朽》

在之前結束的暴雪嘉年華2018上,最後壓軸宣佈的居然是一款手遊《暗黑破壞神:不朽》,現場公佈之後並沒有得到暴雪預料中雷鳴般的掌聲,而是玩家的質問:“這款遊戲是遲到的愚人節玩笑嗎?”

3.遊戲版本和DLC太多,價格太貴:《最終幻想15》

遠的就有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最終幻想15皇家版》,其內容包括《最終幻想15》,遊戲DLC季票和皇家版DLC追加內容,還不包括2019年DLC追加,估計玩家再等等,說不定還有個皇帝版,附帶所有DLC內容,不知道首發300+入的初版遊戲玩家有何感想,不過可以用“先買先享受,後買享折扣”搪塞過去。

近的說說育碧的《刺客信條奧德賽》,特典版,豪華版,黃金版,典藏版,終極版等,當然價格也不一樣,有的版本帶季票DLC內容,有的帶特典,有的帶手辦,總之買遊戲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或者乾脆等帶所有DLC的黃金版年度版之類再買。

4.遊戲微交易氪金內容太多:《星球大戰:戰爭前線2》,《中土世界2戰爭之影》,《真三國無雙8》

很多遊戲微交易會在給予有錢玩家優勢情況下對普通玩家造成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限於多人遊戲不公平,也包括單機遊戲的完美型收集者的強迫症等等,例如《星球大戰:戰爭前線2》,《中土世界2戰爭之影》,還好這兩遊戲之後改良了氪金內購和微交易系統。

《真三國無雙8》也算一個吧,畢竟DLC季票都有2了,可能還有季票3這類玩意。

5.買貴的特殊版遊戲提前玩:《殺手2》和《古墓麗影:暗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一些新遊戲多出一個特殊獎勵,那就是你購買了更貴版本的遊戲,可以提前1至2天遊玩,例如近期發售的《殺手2》和《古墓麗影:暗影》。

6.趕工發售,首日補丁容量驚人:《輻射76》

一些遊戲發售日當天就立馬首日補丁,還不帶斷的,例如貝塞斯達的網遊大作《輻射76》,其首日補丁容量就高達55GB,而更新前這遊戲預載就有45GB,相當於實體版遊戲盤裡面都是無用檔案,只是給你替換個版本而已,當然目前《輻射76》現在還在更新補丁搶救中。

7.吃老本自毀IP:《真三國無雙8》

我前面舉例了的《輻射76》就是一個典型,節約成本利用輻射4的素材框架做的一個網遊,希望能賺點粉絲錢,但弄巧成拙的是玩家並不買賬,還有一個典型就是《真三國無雙8》。

雖說遊戲行業競爭很強烈,需要思考創新來滿足舊玩家,吸引新使用者,但技術沒達到,以為做個開放世界就可以力挽狂瀾就大錯特錯了,無雙系列粉絲其實不需要《真三國無雙8》假大空的開放世界。

其實無雙系列製作人只需要給玩家精美的武將人設,豐富的武器系統,紮實的劇本演出就行,而不是看今年流行開放世界,就做開放世界。

並不是所有遊戲都適合開放世界,並不是所有無雙玩家都喜歡開放世界,創新可以,但捨棄本源的創新就是自毀IP行為。